商悟社|张志雪
最近投资圈和教育圈都在聊段永平那1万股茅台——市值1500万,说捐就捐了,还轻描淡写一句“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市值只是暂时的”。这话听着云淡风轻,但懂行的人一琢磨,这哪是简单的捐赠啊,分明是把“长期主义”刻进了公益里。
![]()
咱先把事儿捋明白。10月底,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办了场捐赠仪式,主角是段永平捐的1万股贵州茅台股票,专门设了个“段锡明夫妇教育专项基金”,用来奖励老师和学生。别以为这是他一时兴起,段家和这所学校的缘分深着呢——他爸妈段锡明、彭建华都曾在这儿教书,父亲已经过世,母亲也退休了,相当于捐给了“父母的母校”。早在2007年,他就掏了500万美元给学校建图书馆,当时创下了江西高校单笔捐赠的纪录。
这次最让人叫绝的不是1500万的市值,而是他那句“花分红就好”。咱得算笔实在账:茅台2024年每10股分红538元,1万股就是53.8万;就算按2023年的分红标准,也有30.8万。对一所地方高校来说,这每年几十万的“睡后收入”太香了——不用费心找赞助,年年都能发奖学金、奖教金,还不用担心坐吃山空。
![]()
对比下普通捐赠就懂这套路多高级了。以前不少富豪捐钱都是“一锤子买卖”,几百万捐出去,学校逐年花完,基金会还得接着“化缘”。段永平倒好,直接把茅台这硬通货送出去,股票不动,分红续命,等于给学校装了个“公益永动机”。有高校基金会的人私下说,都在研究这模式,说不定以后会成新风尚。
更有意思的是段永平这“知行合一”的劲儿。他一直说自己是“价值投资者”,重仓茅台十几年,就算2025年茅台业绩增速放缓,有人问他会不会调低判断,他就俩字:“不会”。现在干脆捐出1万股,等于用行动表态:股价涨涨跌跌都是虚的,能持续分红的核心资产才靠谱。
![]()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这么“玩”公益了。对自己的母校浙江大学,他更是大方得很——2022年两次捐赠,先给1.7亿建教学楼,又给1亿支持学院新大楼;2023年底直接捐了超10亿,涵盖基建、人才培养各种事儿。更早的2006年,他还设了“永平贷学金”,每年捐100万美元,一连捐了14年。就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他都捐过1亿元的证券。总结下来就是:不捐虚的,要么是能生钱的资产,要么是长期兑现的承诺。
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不是“作秀”?但真作秀犯不着等17年——从2007年建图书馆到现在再捐股票,段家跟这所学校的情谊摆那儿呢。他哥哥段力平替他去仪式现场时说了句大实话:“没有这所学校,就没有段家的今天”。用父母的名字设基金,既是念养育之恩,也是续这份“江水情缘”,比单纯砸钱有温度多了。
![]()
网友的评论倒是说到了点子上:“别人捐钱,段永平捐‘摇钱树’”“这才是懂投资也懂公益,本金永远在,爱心不断流”。当然也有操心的:“千万别让学校忍不住卖了股票啊”——不过按捐赠协议,这基金专门“励教奖学”,大概率会老老实实拿分红。
其实段永平这波操作,给所有人上了一课:真正的长期主义,不止是买股票拿分红,更是把财富变成能持续温暖别人的力量。市值1500万可能会变,但每年几十万分红给学子带来的机会,只会越积越多。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这种“捐股票拿分红”的公益模式,会不会比直接捐现金更靠谱?要是你有这能力,会选哪种方式回馈社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