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雨雾迷蒙,开阳县米坪乡米坪村和大坪村赤松茸种植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依托财政衔接资金支持,充分盘活当地优质土地资源,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
铺撒基料。胡晓娴摄
走进大坪村,连片的高标准农田格外亮眼,这片70亩的土地正是赤松茸种植项目的“黄金基底”。据了解,该地块是2023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果,平整开阔的地块为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2025年灌溉沟渠建设项目已全面覆盖,充足的水源为赤松茸生长提供了关键保障;加之用电便捷、交通顺畅,进一步降低了项目运营成本,让这片高标准农田成为发展特色种植的理想之选。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该项目还巧妙破解了农村生态难题,构建起“农业废弃物-食用菌-有机肥”的绿色循环链。“以前秸秆处理是难题,一把火烧了污染环境,现在可好了,秸秆能当赤松茸的栽培料,种完菌子的菌渣还能当有机肥还田,真是变废为宝!”大坪村党支部书记任达龙如是说道。
![]()
转运基料。胡晓娴摄
作为草腐菌的赤松茸,能充分利用水稻秸秆、玉米芯、木屑、稻壳等农林废弃物作为栽培料,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原料,不仅成本低廉,甚至可免费获取,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栽培后的菌渣更是优质有机肥,还田后能改良土壤,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契合国家环保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项目建成后,不仅能让我们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年底还有分红,日子肯定越过越有奔头!”李华春的期待道出了全村人的心声。据介绍,该项目将打破米坪乡单一农业产业格局,构建“粮食+特色菌菇”的多元农业体系,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下一步,开阳县米坪乡将打造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借鉴的“赤松茸经验”。(图/文 胡晓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