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Momenta掌门人曹旭东发表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他认为到2026年,本土主要的辅助驾驶玩家将收敛到三家左右。
网上质疑声一片,我却比较赞同他的观点。
01
最近这段时间,因为一起又一起鬼火少年引发的事故陷入流量漩涡的小米集团掌门人雷军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除了奢侈品公司我不了解以外,几乎所有的公司,竞争策略都是性价比。”
这个观点不只适用于手机厂商和汽车企业,同样适用于作为车企一级供应商的智驾方案供应商。
再进一步拓展一下,如果把当代牛马作为一种商品,所有用人单位对牛马的需求都是“活儿好、拿得少”,奉行的不也是性价比策略吗?
![]()
再说回自动驾驶,要提升智驾系统的性价比,离不开软硬一体。
软硬一体通过芯片、软件、算法等技术的深度协同设计与优化,可以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有效地控制成本。
在智能驾驶加速成熟、大规模上量的关键阶段,软硬一体既能提升系统性能、加速迭代效率,又能优化成本结构,可以帮助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
![]()
所以,在经历过软硬解耦的中间阶段之后,进入成熟期的自动驾驶领域正朝着软硬一体的方向快速发展。
在这股潮流中,以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车企纷纷自研自动驾驶芯片,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导权,以期在打造差异化优势的同时控制长期的成本。
供应商这边,以地平线、华为、Momenta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则致力于向车企提供芯片+算法的软硬一体方案,帮助研发资源有限的车企快速获得高性能且具备性价比的智驾能力。
![]()
抛开车企不谈,现阶段,考虑到Momenta的智驾芯片已经流片成功,进入了装车测试阶段,有能力实现真正软硬一体的本土智驾方案供应商只有地平线、华为、Momenta三家。
曹旭东断言本土主要玩家将收敛到三家左右,正是结合当下的局面做的线性推演。
0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有些人认为曹掌门的发言有些武断,判断一个事物或一个行业,不应该只看它的过去和它现在的局面,还要以发展的观点,看看它的明天。
现在掌握软硬结合实力的本土智驾企业只有华为、地平线、Momenta,怎知将来不会再跑出来几家呢?
![]()
理论上当然可以,但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不可能向老天再借五百年。
先看一下现实,过去两年来,本土自动驾驶行业已经迎来了一波倒闭潮,纵目科技、禾多科技、清研微视、图森未来、中智行,破产的企业可以列一条长长的名单。
再夯实一下基本的前提,在量产乘用车自动驾驶行业即将迈入L3、三年内迈入L4的关键阶段,软硬一体是既能保证性能表现又可以控制成本的唯一路径,这是迈不过去的华山一条路。
![]()
死去的就让它们安息吧,那么,现存的玩家几乎无法再跻身软硬一体的第一阵营了吗?
是的!对自动驾驶而言,当前的主要矛盾是高阶智驾马上就要平权,高阶对应性能,平权对应成本,唯有软硬一体才能满足车企既要性能又要成本的双重诉求。
![]()
25年春节过后,比亚迪、吉利、长安们发起了以高速NOA为代表的中阶智驾平权运动。
不出意外的话,26年春节过后,它们又要再一次发起以城区NOA为代表的高阶智驾平权运动了。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蔚小理和华为系在智能驾驶领域咄咄逼人,尤其是华为几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市场教育,传统车企再不跟进,必然面临市场份额的巨大损失。
![]()
遥想三四个月后,智驾平权运动浪潮四起,唯有那些做足了准备的软硬一体玩家们才能接得下传统车企们铺天盖地的海量订单。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在马太效应下,当下的玩家格局会进一步增强而非弱化!
03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如果说在智驾方案供应商的赛道里,三名开外的选手们很难再有机会做强做大了。
那么,如果车企自研的阵营持续扩大,即便这些头部智驾方案供应商能维系当下的格局,它们能经受得住市场容量持续被车企蚕食的冲击吗?
![]()
这是一个不好直接回答的问题,遍观科技行业发展史,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很多巨头确实都被来自相近赛道的玩家降维打击了,智驾方案供应商们也曾经险些受到来自大模型巨头的冲击。
不过,马斯克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就相当于解答了问题的一半,我们把这个问题转换成一个更容易解答的问题: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了软硬一体的本土车企有蔚小理三家,怎知未来不会再出现几家呢?
![]()
先摆事实。
看看华为系的一众合作车企,除了赛力斯和江淮确实实力不济,其它包括上汽、奇瑞、北汽、广汽、东风等在内的车企都曾经具备自研自动驾驶算法和自动驾驶芯片的财力,但最终还是选择与华为合作。
![]()
再讲道理。
自动驾驶算法的开发需要海量的算力、有效的数据闭环、灵活的组织架构、与AI契合的组织文化,传统车企和一些新势力车企先天不足,导致需求和能力的错位。
自动驾驶芯片的研发不仅成本极高,需要巨大的出货量才能摊薄成本实现经济性,而且需要企业深谙自动驾驶算法里的各种细节、难点、痛点,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设计。
![]()
综上所述,有能力实现软硬一体的车企数量屈指可数。
更重要的是,自动驾驶开始逐渐成为中高端消费者购车的第一决定因素,留给车企自研算法和芯片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无论任何行业,暂时跑在前面的玩家总喜欢预测行业格局终将收敛到包括自己在内的少数几家。
不知道曹掌门这次预测会不会被打脸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