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防军事》栏目对东部战区某旅的报道中,一款国产远程巡飞弹的实弹训练画面引发热议。发射车快速部署、巡飞弹精准命中靶标,伴随燃烧杀伤效果的爆炸场景,不仅展现出强悍战力,更迅速吸引了美国媒体的高度关注,《陆军认可》网站专门发文分析,字里行间满是忌惮。
![]()
雷达杀手无人机
这款被外界称为“中国版哈比”的装备,实则是外贸型ASN-301反辐射巡飞弹的解放军自用版本,核心定位是“雷达杀手”。根据美媒披露的外贸型号参数,其全重约135公斤,采用三角翼气动设计与后置活塞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220公里/小时,滞空时间接近4小时,作战半径288公里——而这一射程实则受外贸协议限制,美媒推测,解放军自用版本打击半径远超300公里,甚至可能达到500公里,与原版哈比巡飞弹持平。
更具威慑力的是其作战性能:配备宽频反辐射与光电复合导引头,既能自主搜寻并打击敌方雷达目标,也可通过“人在回路”模式由操控人员精准控制;特制高爆破片弹头引爆后,能释放约7000块预制破片,不仅能将雷达天线与后端设备彻底摧毁,还能最大限度杀伤操作人员,让敌方防空系统直接陷入“失明”状态。
![]()
雷达杀手
这款装备的诞生,背后有着一段倒逼自主研发的经历。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以色列引进哈比反辐射巡飞弹,因性能优异计划送回以色列升级,却遭到美国以“技术扩散”为由干涉,最终升级计划夭折,原版装备被原封不动退回。这次“毁约”让我国深刻意识到关键军事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也加速了国产化版本的研发进程,最终成功推出ASN-301及自用型号。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公开实弹训练的单位是东部战区某旅——这意味着这款“雷达杀手”已在对台一线部队大量列装,将在跨海打击作战中发挥关键作用。从战术层面看,它能提供三大核心支撑:开战初期集中发射实施饱和打击,摧毁台军“强网”系统下的雷达站与防空导弹阵地,为后续战机、导弹突防“踹门破防”;凭借4小时滞空能力持续巡逻,一旦发现台军雷达重启便立即攻击,让其陷入“开机即被打、关机即失明”的两难境地;与电子战飞机、东风导弹等装备配合,构建“电子干扰+硬杀伤+火力覆盖”的立体作战体系,进一步压缩台军反应时间与作战空间。
对台军而言,雷达是空情保障、防空预警与指挥调度的核心,一旦被摧毁,全岛防空体系将彻底瘫痪,只能被动挨打。而按照解放军装备公开的传统,一款装备正式亮相公众视野时,往往已列装部队多年,且更先进的型号大概率已在研发或列装中。这一背景让美媒也不得不承认,这款巡飞弹并非台海一线最先进的反辐射武器,台军任何抵抗都只是徒劳,接受统一是唯一选择。
![]()
雷达杀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