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激光粒度仪是一个需要严谨和细致的过程,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以下是通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具体操作请务必参考您所用特定型号仪器的官方操作手册。
一、飞驰激光粒度仪操作前准备
1. 环境检查:
* 确保仪器放置在稳固、无振动的平台上。
* 仪器环境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如大型电机、变频器)。
* 环境温度稳定(通常要求15-30°C),避免阳光直射或空调出风口直吹。
* 相对湿度符合仪器要求(通常<80%)。
* 电源稳定,如有必要使用稳压器。
2. 仪器开机与预热:(不同品牌的激光粒度仪不同,比如FRITSCH ANALYSETTE A-22激光粒度仪采用半导体固体激光器,无需预热)
* 打开激光粒度仪主机电源。
* 打开循环分散系统(湿法)或干法分散系统(干法)电源(如果适用)。
* 打开控制电脑,启动粒度分析软件。
* 让仪器预热一段时间(通常15-30分钟,具体时间参考手册),使激光器和电子部件达到稳定状态。
3. 系统检查与清洁:
* 湿法测量:
* 检查并清洗测量窗口(通常为蓝宝石或石英材质):用无尘布蘸取无水乙醇或专用清洁液轻轻擦拭窗口内外表面,确保无污渍、划痕和气泡。
* 检查管路通畅:确保进样管、排液管、溢流管无堵塞或弯折。
* 检查循环池:清洗循环池,确保无上次测量的样品残留。
* 加满合适的分散介质(通常是纯净水、乙醇或其他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并启动循环泵排除管路气泡。
* 干法测量:
* 清洁测量腔体:使用吸尘器或压缩空气(需干燥无油)清除腔体内残留的粉末。
* 检查分散气压:确保空压机或气源压力稳定且符合要求。
* 清洁样品仓、进样漏斗。
4. 背景测量:
* 启动软件中的“背景测量”或“基线测量”功能。
* 湿法: 在循环池中只加入纯净的分散介质(无样品),启动循环或超声分散(如果用于背景)。
* 干法: 确保测量腔体中无样品,启动分散气路(通常为空气)。
* 让仪器运行足够时间(通常1-2分钟),直到散射光能量分布稳定且达到软件设定的背景质量要求(如信噪比高、能量值平稳)。背景测量是后续样品测量的基准,极其重要!
![]()
二、飞驰激光粒度仪样品制备与测量
1. 样品准备:
* 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混合均匀)。
* 根据仪器要求和预估粒径范围,确定合适的样品浓度:
* 湿法: 通常要求样品在分散介质中呈半透明状态(透光率在一定范围内,软件会有提示)。浓度过高会导致多重散射,结果偏小;过低则信噪比差。通常需要预先稀释测试。
* 干法: 通过进样器振动频率或气压控制进样速率,使仪器报告的浓度(遮光率)在推荐范围内(通常在0.5%-6%之间)。
* 湿法分散: 选择合适的分散介质(与样品不发生反应),可能需要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或调节pH值来帮助分散,防止团聚。通常需要预先制备好悬浮液并进行超声分散(注意:超声时间和功率需优化,避免打碎颗粒或产生气泡)。(FRITSCH A-22激光粒度仪的分散单元可检测溶液的PH值,且其配有大功率超声单元,可数字化调节大小)
* 干法分散: 确保样品干燥、流动性好。选择合适的分散气压(气压过低分散不开,过高可能打碎颗粒或导致样品损失)。易吸湿、易团聚样品可能更适合湿法。
2. 样品测量:
* 在软件中新建测试项目或选择已有模板。
* 湿法进样:
* 暂停背景测量状态下的循环或关闭超声。
* 缓慢、稳定地将预先分散好的悬浮液加入到循环池中(避免产生气泡)。可以通过软件实时监测浓度提示加入量。
* 启动循环泵和/或超声分散器(如果用于样品分散)。
* 等待悬浮液在系统中循环均匀,散射光信号稳定(软件通常有稳定性指示)。
* 干法进样:
* 将适量样品(体积或重量)加入干法进样器(振动漏斗或样品槽)。
* 设定好分散气压和真空度(吸样气压)。
* 软件启动测量,进样器开始振动送样,样品被分散气体带入测量区。
* 开始测量: 点击软件上的“开始测量”或“运行”按钮。
* 数据采集: 仪器自动采集散射光能分布数据。软件会实时显示能量分布图、浓度(遮光率)和稳定性指标。测量时间通常在10秒到1分钟不等,取决于设置和稳定性要求。
3. 测量完成:
* 软件自动停止测量(或达到设定测量时间/次数后停止)。屏幕上会显示初步的粒度分布结果(体积/数量分布、累积分布、特征粒径值如D10, D50, D90, D[4,3]等)。
* 湿法: 立即将循环池中的样品悬浮液排空。
* 干法: 测量腔体排空。
三、飞驰激光粒度仪测量后处理与清洁
1. 数据保存: 保存测量结果(通常包含原始散射光数据、粒度分布数据、测试条件信息)。
2. 结果复核: 检查粒度分布曲线是否符合预期(有无异常峰?拖尾?)、浓度/遮光率是否在合理范围、残差(软件拟合误差)是否足够小。如有疑问,需查找原因(如分散不良、浓度不当、有气泡或杂质、背景异常等)并重新测量。
3. 彻底清洁系统(至关重要!):
* 湿法:
* 用纯净的分散介质多次循环冲洗测量池和管道(通常3-5次),直到排出的液体清澈透明,测量背景与初始背景接近(软件可验证)。
* 如果测量过有机溶剂或特殊样品,需要使用相应的溶剂清洗,最后再用纯净水或乙醇置换清洗。
* 再次清洁测量窗口。
* 排空系统液体。
* 干法:
* 使用吸尘器或压缩空气(干燥无油)彻底清洁测量腔体、进样器、分散喷嘴及所有可能残留粉末的部件。
* 清洁样品仓。
4. 仪器关机(按顺序):
* 关闭粒度分析软件。
* 关闭循环泵/分散气源。
* 关闭激光粒度仪主机电源。
* 关闭电脑。
* 必要时断开电源(特别是长时间不用时)。
![]()
四、飞驰激光粒度仪关键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 激光为强光源,任何时候禁止直视激光出口(即使仪器在待机状态)。遵守激光安全规范。
2. 样品代表性: 取样和样品制备过程必须保证样品代表整体。
3. 样品分散: 这是测量的核心难点! 确保颗粒在测量时处于良好、稳定的一次颗粒分散状态,避免团聚或破碎。选择合适的分散介质、分散剂、分散方法(超声、搅拌、干法气压)极其重要。
4. 浓度控制: 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结果准确性。
5. 背景测量: 必须在每次测量前或环境/介质发生明显变化时进行。背景质量差是所有测量误差的源头。
6. 正确设置光学参数:
* 折射率/吸收率: 必须正确设置样品颗粒和分散介质的折射率(实数部分)和吸收率(虚数部分)。 这是由Mie散射理论计算粒度分布的基础参数。设置错误会导致系统性偏差。对于未知折射率的样品,需要查找文献或尝试不同值看结果合理性。
* 测量范围:软件通常根据仪器配置自动确定,无需更改。
7. 彻底清洁: 残留样品是污染和下次测量误差的最大来源。务必每次测量后彻底清洁系统。
8. 定期维护与校准:
* 按照手册要求进行日常维护(如清洁光学元件、更换滤芯等)。
* 使用标准样品(如NIST可溯源标准粒子)定期进行仪器性能验证和校准。这是确保结果长期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
9. 理解结果: 粒度分布报告是体积分布(默认)还是数量分布?特征粒径值(D10, D50, D90)的含义是什么?分布宽度指标(Span)如何计算?报告结果时要明确说明。
10. 记录所有参数: 保存测试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样品制备方法(分散介质、分散剂、超声参数)、仪器设置(折射率、背景信息、遮光率)、测量结果、操作者、日期时间等。这对结果溯源和复现至关重要。
五、飞驰激光粒度仪总结流程概览
> 开机预热 -> 清洁系统 -> 测量背景 -> 制备样品(分散+浓度调整)-> 进样 -> 启动测量 -> 保存结果 -> 彻底清洁系统 -> 关机
重要提示: 以上流程是通用步骤。不同品牌(如FRITSCH GmBH, Malvern Mastersizer/Sizersizer, Shimadzu SALD等)和不同型号(湿法/干法/静置法)的激光粒度仪在操作细节、软件界面、特定功能上会有显著差异。请务必仔细阅读并遵循您所用仪器的官方操作手册和技术指南进行操作。 如有不确定的地方,请联系仪器供应商的技术支持。
希望这份详细的指南能帮助你顺利完成激光粒度分析!如果有特定仪器型号的问题,随时可以进一步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