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06年,河南曹操真墓现世,陪葬品令人意外,展现曹操的另一面

0
分享至

2006年,河南安阳的某个村庄里,村民在地里干活时,无意中挖出了一个神秘大坑。

考古队一查,竟发现这是一座东汉末年的大型古墓!



更离奇的是,墓里出土了一块写着“魏武王常所用”的石牌,魏武王?不就是曹操吗?难道这真是传说中的曹操墓?

可让人更意外的是,接下来的每一步调查与揭密,几乎都在颠覆大众长久以来对曹操的既有印象,尤其史陪葬品

那么,古墓究竟是不是曹操墓?陪葬品又如何颠覆大众的固有认知?



神秘深坑

2006年正月,正值春节,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沉浸在浓厚的年味之中。

可就在除夕夜之后的一天傍晚,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从村子西边的地界传来。

巨响来得突然,去得也快,村里人虽然议论纷纷,但也未多加深究。

有人说可能是哪个有钱人家点了大型礼炮,也有人打趣说是“财神爷降临”。



几天后,村民老刘带着铁锹如常前往自家田地浇水,天气虽冷,但春耕在即,他不敢怠慢。

可这天的浇水却异常诡异,水刚一倒进田垄,转眼便消失不见,不管倒多少,土地依旧干裂如旧。

他顺着水流方向察看,越走心越慌,因为水全都集中流向一个地方,那里隐隐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

他拿起铁锹,小心拨开边缘的浮土,这才发现那是个直径近一米的盗洞,深不见底。



老刘虽是农人,却不是没有见识,这种情形,多半下面埋着古墓。

他急忙跑回村里找村干部汇报,随后,县里考古管理部门迅速派出专家团队,赶往现场展开勘察。

这支考古队伍,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领队,他是一位经验丰富、擅长实地勘探的考古专家。

来到现场后,潘伟斌带领队员清理盗洞周围的浮土,初步判断这座地下建筑呈现出不规则的“T”字形,其结构极不寻常。



他们发现,这座墓并非传统意义上四平八稳的方形墓穴,而是上宽下窄,整体轮廓犹如一把倒置的铁锤。

这种“铁锤形”结构,在考古学中极具辨识度,是典型的东汉晚期贵族墓特征,而非西晋或曹魏时期单室砖室墓。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座墓葬不仅保存较为完整,规模也远超普通地方官员的标准,占地之大、结构之复杂,远非寻常百姓能够承建。

考古队断定:墓主人必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



墓中石牌

正当众人忙碌地开展外围勘察时,一位考古人员在墓道附近发现一块布满泥土的石牌。

当小心清洗后,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魏武王常所用”!

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这块石牌上,因为魏武王,这不是谁都能担得起的名号。

这个称谓,历史上只属于一个人:曹操。

早在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后,东汉朝廷追封其为魏王,谥号“武”,史称“魏武王”。



不仅如此,石牌的形式也极具特殊性。

在多数古墓中,若要标示墓主人身份,常见的方式是在棺椁之内或棺椁之间放置铭文物件,很少有人将这类“名牌”放于外侧。

这一做法既大胆又罕见,仿佛是墓主刻意为后人留下的标志,又好像是有意为之的低调与警醒。

这也恰与曹操其人极具反差的个性高度契合,一方面锋芒毕露,治国有术;另一方面崇尚节俭,不事浮华。



线索进一步延伸,考古队回溯文献,对照曹操生前遗愿《终令》,其中明文写道:“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这句话的意思是,陵墓应就地势而建,不加封土,不立墓碑,不种树遮掩。

这一遗嘱,既是对自己身份的低调处理,也体现出曹操一生所坚持的唯物、务实精神。



而现场的环境正与《终令》所述如出一辙:墓地没有任何封土隆起,更无植被掩映,其外形简洁,结构清晰,一眼望去,竟仿佛与周围地形融为一体。

学术界闻讯后迅速响应,一时间,关于“曹操真墓”的讨论,几乎席卷整个考古领域与历史圈子。

许多研究曹魏历史的专家学者纷纷赶赴安阳实地考察,而各大媒体也迅速聚焦报道。

标题赫然写着:“曹操高陵初现真容?”、“魏武王遗骨重见天日”。



三具尸骨中的秘密

而打开古墓的那一刻,众人心中都怀着忐忑与期待,但没有人能预料到,眼前这一幕会如此触动人心。

木质棺椁已经不堪岁月侵蚀,在盗墓贼的侵扰下显得破碎不堪,一旁散落的陶器、兵器、碎片交错,仿佛述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入侵。

可即便在这样的破坏中,考古人员仍从残骸中找到了极为重要的线索,三具保存尚算完整的尸骨。

其中一具,是成年男性的骨骼,体态瘦长,骨架清晰,而在进一步的骨骼分析中,一个异常细节迅速引起注意。



这具尸骨的牙齿磨损严重,部分牙根甚至有明显病变迹象。

考古专家随即展开关联研究,不久后发现,这一发现竟然与历史记载中的曹操病症不谋而合。

曹操在世时便饱受头痛之苦,为此还专门请来神医华佗医治。

史书记载曹操曾得“风头之疾”,多方求医却终未痊愈,而医学研究表明,牙髓炎与根尖周病等牙疾,在未加治疗时确可引发剧烈偏头痛。



联系这具尸骨的症状与曹操的记载,几乎可以断定,这位墓中男主,很可能正是那位叱咤风云的魏武王。

随后的调查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另外两具女性尸骨。

一具年纪尚幼,骨龄约在十岁左右,个头纤细,骨架柔弱。

另一具则明显年长,骨骼显示其死时年约六七十岁,颅骨坚实,髋骨宽阔,有过孕育痕迹,极可能是生育过的成年女性。



对于那具年幼女性尸骨,研究人员众说纷纭。

史书中关于曹操女儿的零星记载也被翻出:曹操一共有七个女儿,其中较有记载的如曹宪、曹华,皆为汉献帝后宫妃嫔。

但按朝廷规定,帝妃不得与父王合葬,何况她们大多死后仍留于皇宫,因此她们与墓中女孩的身份很难对得上。

而其余女儿则无详载,若其中有夭折少女,亦未可知,无奈史料缺乏,这位小女孩的真实身份,终究成了无解的谜题。



相较之下,那具年长女性尸骨的身份则清晰得多。

考古学家将调查方向锁定在曹操正妻,卞夫人身上。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中明确记载:卞夫人卒于公元230年,时年六十余,死后合葬曹操高陵。

这与尸骨推断的年代、性别、年龄几乎完全吻合。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曹操于公元220年去世,卞夫人十年后方才辞世,那么她又是如何与曹操同葬一穴的?



对此,考古队再次对墓道结构进行了详尽勘察,果不其然,在西向墓门一侧的墓道上,出现了后期开凿的痕迹。

其位置与主道呈交错角度,且打通墓室上方填土,显然并非初建时所为。

这些迹象无声地说明:墓室在最初下葬后曾被再次开启,而开启的目的,十有八九便是为了合葬卞夫人。

一个细节令人动容,在那具年长女性的骨骼周围,依稀还有绢帛残片残留,与曹操所在的主棺位置恰成对称,仿佛夫妻依偎长眠。



陪葬品颠覆形象

值得一提的史,在古墓发掘现场,考古队原本满心期待能揭开一场“帝王级”陪葬盛宴。

毕竟,这是一位曾雄踞中原、叱咤风云的权臣,他建立魏政、割据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留下了无数让后世争论不休的野心轨迹。

而且,像曹操这样的枭雄,墓中若无满堂金银珠宝陪葬,简直不合逻辑。

可当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一件件清理出陪葬品时,最先浮现在人们心头的不是惊艳,而是疑惑。



墓室里大多数器物材质简单,大多为铁器与陶器,有的甚至上面还残留着火烧痕迹与泥垢,仿佛从未经过精细打磨。

那些铁戟、陶罐、简易石枕、粗糙陶杯,样式单一,几无雕饰,更无任何一件金银玉器的身影。

如此情形,与民间传说中“魏武王金戈玉马、陪葬如山”的想象形成了鲜明反差。

最初,考古人员还以为是盗墓贼早早将贵重物品席卷一空,可当公安部门查获盗墓团伙、追回部分被窃文物后,所有人再次陷入沉默。



连盗墓贼也未能搜出半件金银珠宝,他们缴获的,竟也只是几块刻有“常所用”的石牌、部分铁制兵器,以及几只黯淡无光的陶罐。

如果说这是一座权臣之墓,那么它的陪葬规模未免也太过寒碜。

比起当时的王公贵族甚至普通富户,这些物件的规格都显得过于朴素。

唯有那块石牌——“魏武王常用慰项石”,或许算得上其中最“值钱”的物品,而它,终究也不过是一块刻字的石枕。



这种简朴至极的墓葬风格,直接冲击了人们对“曹操”这个历史符号的既有印象。

《三国演义》中那个“宁教我负天下人”的奸雄,挟天子而令诸侯的霸主,早年设“摸金校尉”掘人祖坟的曹操,怎么会给自己留下这么一座“寒酸”的归宿?

这样的落差,让人一时间难以接受。

但随着进一步研究,学者们再次翻出曹操亲笔所撰的《终令》。

这是一份他临终前留给儿子曹丕的遗命,其中明确要求:“因高为基,不封不树,葬以薄礼。”



短短几句,竟恰与高陵的现状完全一致。

曹操不仅要求不筑高冢、不立碑树,还特意嘱咐后人不得随葬金玉珍宝。

他明知世人皆贪生怕死、崇尚富贵,却以权臣之躯示范节葬,几乎在与整个时代的丧葬文化唱反调。

而此墓所呈现的一切,正是他这一生实干与清醒的写照。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一直被传得神乎其神的“七十二疑冢”之说,也在这次考古中被彻底推翻。

原来,“七十二疑冢”的最早记载,仅来自明代诗人陆深所写的一首《疑冢》:“疑冢七十二,冢冢浑相似。”并无任何史实依据。

而真正记载曹操下葬位置的,是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和东晋《水经注》。

这些古籍准确指出魏武王高陵位置,就在如今发现墓地的西高穴村,完全契合。



一代枭雄,最终选择薄葬,不为虚荣留名,只将“常所用”几件器物随身携带入土。

这样的决定,也许更能表现出曹操那份极少被人提及的清醒与通透。

同时,这些陪葬品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真实的曹操,一个远比戏台与小说更为深邃立体的人物。

更让大家对曹操有了更多的认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被南方人的“取暖妙招”惊呆了!省钱又实用,试过后:真离不开

被南方人的“取暖妙招”惊呆了!省钱又实用,试过后:真离不开

Home范
2025-11-04 14:02:51
目前大众、博世、欧洲汽车协会已经就“荷兰夺走中国安世”表态

目前大众、博世、欧洲汽车协会已经就“荷兰夺走中国安世”表态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05 07:32:03
曼城遭重创!中场铁腰伤停4个月 本赛季仅踢55分钟

曼城遭重创!中场铁腰伤停4个月 本赛季仅踢55分钟

球事百科吖
2025-11-05 01:21:17
俄罗斯必须直面现实:归还领土100万,换取中国的全力支持

俄罗斯必须直面现实:归还领土100万,换取中国的全力支持

科技虎虎
2025-06-16 17:40:21
谷正文口中最硬的骨头,张志忠夫妇牺牲后,儿子自杀,女儿命更苦

谷正文口中最硬的骨头,张志忠夫妇牺牲后,儿子自杀,女儿命更苦

黑句本
2025-10-30 20:23:08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80后房车生活
2025-09-28 23:27:33
刘强东婚变后坦白没自信,章泽天状态好与男星看展

刘强东婚变后坦白没自信,章泽天状态好与男星看展

仙味少女心
2025-11-05 00:01:26
价格不变配置调整!大众新款宝来上市 售11.29万元起

价格不变配置调整!大众新款宝来上市 售11.29万元起

车回路转
2025-11-05 16:45:11
小米“先收钱后造车”引众怒!20万订单压垮产能,律师:涉嫌欺诈

小米“先收钱后造车”引众怒!20万订单压垮产能,律师:涉嫌欺诈

吃瓜局
2025-11-05 15:25:33
中央定调!2025年70岁以上老人,可享受这几项优待,农民也有份

中央定调!2025年70岁以上老人,可享受这几项优待,农民也有份

社保小达人
2025-10-19 11:30:07
卢指导下课!哈登空砍25+6+6难救快船!亚历山大30+4+12+3创纪录

卢指导下课!哈登空砍25+6+6难救快船!亚历山大30+4+12+3创纪录

Tracy的篮球博物馆
2025-11-05 14:33:19
面相又变了,50岁赵薇近照曝光,婚礼上用心打扮,却走不了回头路

面相又变了,50岁赵薇近照曝光,婚礼上用心打扮,却走不了回头路

银河史记
2025-11-03 14:33:02
特朗普70分钟狂提中国41次,罕见自我“检讨”,称合作比击败更强

特朗普70分钟狂提中国41次,罕见自我“检讨”,称合作比击败更强

博览历史
2025-11-04 20:10:36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一看卫生纸,就知道我是穷孩子!”女孩发宿舍对比照,现实扎心

“一看卫生纸,就知道我是穷孩子!”女孩发宿舍对比照,现实扎心

小羽叨叨叨
2025-11-04 16:31:27
“小宝探花”回顾:疯狂约会上百名女性,一人拍摄,一人贩卖

“小宝探花”回顾:疯狂约会上百名女性,一人拍摄,一人贩卖

就一点
2025-11-03 10:09:10
车船税新政11月落地!大排量车税负上涨,1.6L以下或享优惠

车船税新政11月落地!大排量车税负上涨,1.6L以下或享优惠

芭比衣橱
2025-11-04 05:34:09
女教授一个星期高烧不退,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却让她脱掉裤子...

女教授一个星期高烧不退,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却让她脱掉裤子...

历史八卦社
2025-05-19 22:39:19
怎么回事儿?安世半导体之争,荷兰竟然越谈越硬!

怎么回事儿?安世半导体之争,荷兰竟然越谈越硬!

张嘴说财经
2025-11-05 20:53:18
10月制造业PMI下跌,中国经济的“微妙时刻”来临

10月制造业PMI下跌,中国经济的“微妙时刻”来临

黑噪音
2025-11-05 05:45:03
2025-11-06 06:28:49
冰雅忆史 incentive-icons
冰雅忆史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心创作。
760文章数 3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肯塔基州州长:本州进入紧急状态

头条要闻

美国肯塔基州州长:本州进入紧急状态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家居
旅游
公开课

艺术要闻

Michal Lukasiewicz:木刻般的绘画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旅游要闻

坝河15公里游船航线开始试航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