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贵阳白内障手术专家科普:5个零成本的白内障自查法,简单又实用

0
分享至

在陪父母登高赏秋时,你可曾留意他们眼中风景是否清晰?很多中老年人总觉得视力模糊是累的,少看会儿手机就好。等到看不清路、连菜都夹不准才去检查,一查竟是白内障!贵阳白内障手术专家、贵阳华厦阳明眼科医院胡婷婷院长温馨提醒: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眼病,也是全球排名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据统计,50-60岁人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可达80%,而且常常是两只眼睛 “轮流中招”。

不过,大家也不要着急,日常生活中通过5个零成本的自查法,就能初步捕捉白内障的早期信号,快来看看吧!



01.看远看近都“糊”了

自测方法:

遮一只眼,先看远处的路牌、车牌,再看近处的书报小字、手机,换眼重复,若过程中感觉视线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整体朦胧不清,且眯起眼睛也无法缓解这种模糊感,就需警惕。

背后信号:

白内障的核心问题是眼球内的晶状体由透明逐渐变浑浊。正常情况下,晶状体能灵活调节焦距,让我们看远看近都清晰;一旦晶状体浑浊,光线无法顺利穿透,就会导致远、近视力同时下降,出现 “看什么都糊” 的情况。



02.视界偷偷“变黄”了

自测方法:

拿出一张白纸,在自然光下观察,是否感觉白纸颜色偏黄、发暗,不再是纯净的白色?平时看红色、蓝色等鲜艳颜色时,也觉得色彩变浅、不够鲜亮,整个世界仿佛蒙上了一层淡黄色的滤镜。

背后信号:

贵阳白内障手术专家、贵阳华厦阳明眼科医院胡婷婷院长温馨提醒:随着白内障发展,浑浊的晶状体可能会出现 “色素沉着”,就像透明的玻璃逐渐被染成黄色。这种 “色觉异常” 往往是白内障的早期表现之一,容易被忽视,很多人会误以为是年龄大了 “眼神变差”,实则是晶状体在悄悄发生变化。



03.老花眼突然变好了

自测方法:

之前看近物(如看书)必须戴老花镜,最近却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看清小字,甚至觉得老花镜度数 “不够用” 了。

背后信号:

这种 “老花眼好转” 的现象,很可能是白内障的 “障眼法”!晶状体变硬是会抵消老花度数,让人误以为老花眼好了。但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随着白内障进一步发展,晶状体浑浊加重,视力会迅速下降,甚至比之前更差。



04.看东西 “重影” 了

自测方法:

遮一只眼,盯近处的笔尖或远处的灯泡,是否感觉光源周围出现多个模糊的 “影子”,或者看门框时,觉得物体边缘在 “发虚”“变粗”。

背后信号:

正常晶状体是均匀透明的,当白内障发生时,晶状体浑浊往往不均匀,光线会被扭曲,单眼就能看出多个影子,这也是白内障的典型信号之一。



05.一遇强光就睁不开眼

自测方法:

太阳一晒就觉得刺眼;看灯时周围有光晕;晚上开车,对面车灯一照就会眼花,需要眯眼或躲避强光才能缓解。

背后信号:

浑浊的晶状体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增强,出现 “强光下看不清” 的情况。这种症状在夜间开车时尤为明显。



最后,贵阳白内障手术专家、贵阳华厦阳明眼科医院胡婷婷院长温馨提醒:以上测试只是初步筛查,不能替代专业诊断,但如有2个以上和自身的情况相符,一定要尽快预约眼科医生做全面检查。同时,年龄40岁以上,即使没有任何不适,也建议每1-2年做一次眼科常规检查(白内障高发人群更要注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鋭娱之乐
2025-11-12 00:50:22
再见黄仁勋!软银58亿清仓英伟达,All in OpenAI

再见黄仁勋!软银58亿清仓英伟达,All in OpenAI

新智元
2025-11-12 10:24:08
万万没想到,今年的双11竟是这样的!

万万没想到,今年的双11竟是这样的!

齐鲁州
2025-11-11 09:17:29
噩耗:14亿人的守护神走了!他瞒过全世界、为中国玩命60年!

噩耗:14亿人的守护神走了!他瞒过全世界、为中国玩命60年!

凡知
2025-11-11 17:13:47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极目新闻
2025-11-11 21:46:04
最快15分钟通达广州南站,广南快速路12日通车试运营

最快15分钟通达广州南站,广南快速路12日通车试运营

南方都市报
2025-11-12 11:50:07
安世之乱结束,荷兰将归还控制权,但中方得答应他们“两个条件”

安世之乱结束,荷兰将归还控制权,但中方得答应他们“两个条件”

飞花逐月大帝
2025-11-12 07:45:29
快报,快报  菲律宾正式宣布

快报,快报 菲律宾正式宣布

南权先生
2025-11-12 09:15:03
事发苏州河!又有人干这事,画面引人不适!上海明确禁止,危害极大,严重可追究刑责

事发苏州河!又有人干这事,画面引人不适!上海明确禁止,危害极大,严重可追究刑责

环球网资讯
2025-11-12 09:55:24
前DeepSeek研究员罗福莉已加入小米:全力奔赴心目中的AGI

前DeepSeek研究员罗福莉已加入小米:全力奔赴心目中的AGI

澎湃新闻
2025-11-12 13:06:27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泠泠说史
2025-11-11 15:43:31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9 22:05:23
官方: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被解雇

官方: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被解雇

懂球帝
2025-11-12 02:21:04
申请3天就获批!A股1300亿市值公司“摘帽”

申请3天就获批!A股1300亿市值公司“摘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23:11:07
钱志敏在卧室被抓捕时画面最新披露

钱志敏在卧室被抓捕时画面最新披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10:32:17
全运会乒乓球:第1块金牌出炉!头号种子4:1夺冠,成功登上领奖台

全运会乒乓球:第1块金牌出炉!头号种子4:1夺冠,成功登上领奖台

国乒二三事
2025-11-12 06:59:34
Shams:独行侠老板承担了责任,承认交易东契奇是一个错误

Shams:独行侠老板承担了责任,承认交易东契奇是一个错误

懂球帝
2025-11-11 23:51:05
首次,有银行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还下调了其他期限的利率,什么情况?

首次,有银行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还下调了其他期限的利率,什么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09:49:05
党俊武:老龄化真正的“麻烦”是年轻人太少,生孩子是国家战略

党俊武:老龄化真正的“麻烦”是年轻人太少,生孩子是国家战略

互联网大观
2025-11-11 17:24:41
陈伟霆机场接妈妈,何穗穿情侣装首晒照迎婆婆

陈伟霆机场接妈妈,何穗穿情侣装首晒照迎婆婆

日不西沉
2025-11-12 05:45:28
2025-11-12 13:40:49
眼科小课堂
眼科小课堂
不定期分享摘镜日常
362文章数 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头条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数码要闻

微软史上销量最惨淡产品:仅售出 11 套,还被退回 8 套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