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这篇行业解析主要分析欧美政策大转向砸钱抢滩核电,中国技术规模双突破稳超,民企千亿布局紧跟。
两相对比,全球核电竞赛已进入冲刺阶段!
![]()
最近这两年,全球能源圈里的风向变得特别明显。
核电不再是过去那种“低调选项”,反而成了各国抢着布局的“香饽饽”。
欧美国家先是带头调整政策,砸钱扩产能,中国也紧跟着在核电赛道上加快脚步。
连西子洁能这样的企业,都悄悄藏着一套千亿级的布局计划,就等着在这波热潮里发力。
![]()
2025年5月,美国特朗普政府一下子放出了好几项大动作,直接给本国核电按下“加速键”。
一方面针对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和微型堆,让核管理委员会成立专项团队快速审批,还把许可费用降了40%以上,要是在退役电厂旧址建新堆,甚至能免掉全部许可费。
另一方面,美国还宣布了“国家能源紧急状态”,能源部可以用《国防生产法》优先调配铀资源,国防部更是被要求在180天内,在军用基地演示已经获批的微型堆,用军方需求给商业化铺路。
![]()
这背后其实是美国越来越紧张的用电压力,2025年AI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已经占了美国电力需求的12%,有人预测到2030年这个比例会涨到25%。
再加上乌克兰局势影响了铀供应,铀价从2023年每磅45美元,一路涨到2025年4月的70-75美元,行政命令一出来,直接突破了80-85美元。
![]()
不过美国核电也有麻烦,国内铀供应链短期内补不上缺口。
2025年国内产量只能满足2%的需求,要想达到25%的自给率,得新增10座矿山和配套设施。
核废料处理也是个难题,尤卡山计划搁置后,得州的临时存储方案还遇到了法律挑战。
![]()
欧洲这边的变化更让人意外,德国新总理默茨上台后,直接放弃了延续三十年的反核立场,还和法国一起给核电“正名”,《金融时报》都把这称作“德国能源政策基因突变”。
要知道之前法德在能源路线上吵了很久,法国2024年核电占比68%,一直推核能低碳化。
德国2023年刚完成全弃核,靠着57%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坚持“去碳化不依赖核电”,连欧盟的可持续金融分类、核能制氢认证都因为这事卡壳。
![]()
现在不光德国变了,丹麦也废除了四十年的核电禁令。
这个海上风电全球领先、可再生能源占比超80%的国家,开始盯上了SMR,能源部长阿加德直言“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逼着我们重新看所有低碳技术”。
![]()
比利时也不甘落后,联邦议会以102票赞成的绝对优势,废除了2003年的核能淘汰计划,把杜埃尔4号和蒂汉格3号反应堆的寿命延长到2035年。
能源部长比赫特说“能源转型不是选边站,得务实搭配技术”。
![]()
欧洲这波转向,和西班牙2025年四月的大停电脱不了关系。
美国能源部长赖特直言“靠天气发电本身就是赌”,数据显示要是没有30%的核电撑着,西班牙电价会涨23%-35%。
而德国弃核后,电价已经到了416欧元/兆瓦时,比欧盟平均水平高70%,成了“价格孤岛”。
![]()
更重要的是,欧盟计划2027年底前彻底不买俄罗斯天然气,得赶紧摆脱化石能源依赖。
法国EDF的数据显示,核电的度电成本比天然气低40%,这对德国工业界来说太有吸引力了,毕竟没人想再承受能源涨价的压力。
![]()
![]()
中国在核电领域的进度一点都不慢,海南的“玲龙一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是全球首个拿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批准的同类反应堆。
山东石岛湾的高温气冷堆更厉害,2023年12月就实现了商业运行,成了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在运的55座核电机组里,中广核运营27座,占比50%,中核集团运营24座,占比44%,两家加起来占了94%的市场份额。
到2025年,加上在建和核准的机组,中国总共拥有102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第一次跃居世界第一。
![]()
不过中国也有自己的挑战,国内铀资源不算多。
2021年数据显示只占全球的4%,主要靠从哈萨克斯坦、纳米比亚和乌兹别克斯坦进口。
而且国内能做天然铀进口和贸易的只有三家企业,中核集团还是唯一的核燃料生产商、供应商和服务商。
![]()
核电设备制造方面,核岛设备是核心,占投资成本的58%,技术难度高、要求严,基本被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这三大国企垄断。
中国一重、二重和上重则负责大型锻件和反应堆容器,民企大多只能做阀门、乏燃料运输这些细分零部件。
![]()
![]()
在参与核电的民企里,西子洁能算是“老玩家”了。
这家做高端装备制造70年的浙江企业,1998年就开始做核电设备,岭澳、阳江这些知名核电站都用了它家的产品。
2018年还成了当时浙江唯一拿到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的大型上市企业,常年和中核、中广核合作。
![]()
2025年西子洁能的动作特别密集,5月实控人之子王克飞接任董事长后,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核电业务,还喊出了“再造一个西子洁能”的口号,把核电当成了第二增长曲线。
8月,西子洁能成立了杭州西子核能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作为进军核电领域的平台。
9月,崇贤制造基地的核电专用清洁车间一期工程就投产了,整个车间规划的总产能能承接20亿元的订单,就是为了接住未来的核电需求。
![]()
西子洁能董事长王克飞
西子洁能的目标很明确,短期1-2年内,要争取实现每年3-5亿元的核电订单,中长期则计划通过提升市占率和拓展新业务,把订单做到每年10-20亿元。
不光做现有的设备,还打算进军核后端的乏燃料处理、乏燃料容器,甚至核电相关的仪器仪表、核实物保护设施和核聚变业务,必要时还会引进专业团队。
![]()
除了核电,西子洁能在光热发电领域也有布局,而且已经看到了前景。
2024年国内新增光热发电装机250MW,现在在建和推进中的项目有42个,总装机近5GW,预计2025年总装机能超1.8GW。
![]()
行业里一般预计,十五五期间每年会有3GW的光热新增装机,对应总投资近500亿元。
西子洁能能参与的份额大概是15%,每年预计能拿10亿级的光热订单,而且光热产品的毛利比传统产品高,能明显带动业绩。
![]()
至于传统的余热锅炉业务,西子洁能把它定位成“现金奶牛”,打算先把这个优势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跑通出海模式后,再为核电和光热业务铺路,形成“传统业务保现金流、新兴业务拉增长”的格局。
![]()
现在全球的核电竞赛已经很明显了,欧美靠着政策调整和资本投入抢速度,中国则凭着技术突破和规模优势赶上来。
西子洁能这样的民企又在细分领域悄悄布局,从设备到光热再到核电新业务,一步步搭建自己的千亿版图。
![]()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不仅仅是能源领域的变化,更意味着未来的电力会更稳定,AI、数据中心这些产业的发展也有了更靠谱的支撑。
而中国在这场竞赛里,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既不落后,还能靠着产业链优势慢慢发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