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接触过不少企业,老板们聊起销售业绩时,第一反应基本分两种:
- 一种是抱怨——“现在的销售啊,越来越懒,电话也不打,客户也不跟!”
- 另一种是怀疑——“是不是市场不好?我们产品挺好的啊,咋没人下单?”
但冷静下来想一句话:业绩差,真就只是销售不行吗?
我得说句实话,绝大多数情况下,问题不单在销售,还有可能是“管理体系”没撑住。就像车跑不快,不一定是司机水平不行,也可能是车的油路、导航、甚至方向盘都没校准。
我们今天就从三个角度来聊聊这个问题:
- 团队
- 系统
把我从几十家企业里总结出来的真经验、真坑点、真解法掰开揉碎了给大家讲清楚。
文中CRM已经整理好了,可以直接用>>业务管理模板中心-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心-简道云
![]()
一、先别急着骂销售,先问三个问题
很多老板一看到业绩掉,就开始开会、训人、换将,但我常建议先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 我们的销售目标是拍脑袋定的,还是基于数据分析的?
很多企业的目标制定逻辑特别简单—— 去年做1000万,今年就给我做1500万,好像增长50%靠喊口号就能实现。
但问题是:
- 市场容量有没有变?
- 客户获取成本有没有上涨?
- 销售团队的结构是不是还在换血?
这些都没搞清楚就定目标,那销售每天都在被动追KPI,压力大、信心低、节奏乱,目标没科学分解,业绩就一定虚高。
一个成熟的销售管理体系,目标得分三层:
公司级 → 部门级 → 个人级。
然后每层都要对应线索量、转化率、客单价、回款周期这些关键指标,只有这样,目标才不是空中楼阁。
![]()
2. 我们的销售线索,是按什么逻辑分的?
这个问题很关键。
我见过太多企业,线索全靠人工群里喊:“这个客户谁接?” 结果要么资源集中在几个老销售手里,要么新销售永远接到边角料。
这就像打仗,好的枪全给老兵,新兵没枪可练,时间一久,新人离职、老将疲惫,团队就失衡。
线索分配机制如果不公平,业绩差是迟早的事。
好的CRM或者线索管理系统,应该做到:
- 自动分配线索(按区域、行业、销售等级);
- 检测重复线索(避免多销售抢同一个客户);
- 跟进超时提醒(防止线索烂尾)。
有的企业用上系统后,单月线索响应率直接提升30%,这就不是销售努力,而是管理效率提升。
![]()
3. 我们的业绩,是靠个人拼命,还是靠系统支撑?
很多公司在业务初期确实是靠人撑起来的——几个老销售关系广、能谈单、能扛事。
但随着规模扩大,问题就来了:
- 老销售一走,客户跟着走;
- 新人来了,没人带,也没标准流程;
- 业绩一波波上上下下,没有稳定性。
说白了,这种模式靠的是人,不是体系。
你看一些做得好的企业,比如做B2B SaaS、做工业品的,他们销售管理往往有一套完整的节奏:
线索管理 → 意向判断 → 报价谈判 → 合同签署 → 回款跟进。
每一步都有数据支撑、有制度复盘,业绩就不是赌运气,而是靠流程复现成功。
![]()
二、销售不行,很多时候是被环境拖住的
我碰到过一个典型案例。
一家做机械零部件的企业,老板天天骂销售:“天天跑不出订单!客户都懒得理你们!” 后来我去帮他们梳理流程,发现问题根本不在销售。
- 销售早上打完电话,客户说要资料;
- 资料他得去技术部要,技术部忙,半天不给;
- 客户要报价,财务又卡流程,说要经理签字;
结果客户火气上来:“你们太慢了,我找别人了。”
销售不是不努力,是被拖在流程里出不来。
很多企业的销售体系像堵塞的血管,客户想流进来,流程把他卡外面了。
解决这种问题,不是换人,而是该把内部流转自动化、透明化。我总结过三个必须打通的点:
线索有来源、有跟进、有结果
很多公司线索来得乱七八糟:
- 有网站来的
- 有展会扫来的
- 有老板朋友介绍的
没人负责统一记录,最后都变成散线索,根本无法追踪。
解决办法:哪怕用最简单的系统,比如Excel或者简道云表单,也要做到:
- 每条线索录入人、来源
- 每次跟进有记录
- 成交/丢单都有原因
这样你才知道问题出在哪一环。
![]()
跟进有提醒,有监督
销售最怕的不是没客户,是忘了跟进客户,一个没提醒的系统,是所有业绩差的根源。
你可以设定自动提醒,比如客户3天没联系就提醒一次;或者销售日报里强制填写下次跟进时间。
这听起来小事,但真能提升20%-30%的转化率。
![]()
数据有反馈,有复盘
销售会议很多时候就是在晒数字,但没人分析数字背后的问题。有效的销售复盘,不是问你为什么没出单,而是问:
- 哪类客户更容易成交?
- 哪个环节容易卡单?
- 哪个销售的话术最有效?
数据不是惩罚人的,而是帮助大家变聪明。
三、真正厉害的销售管理,不靠盯人,而靠机制带动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销售是要盯出来的。” 但我想说,靠盯出来的业绩,只能短期。
一个企业的销售管理,最终要做到三件事:
1. 让销售有方向感
很多销售不是不努力,而是乱努力,今天做市场调研,明天写方案,后天跑老客户——但到底哪件事最关键,自己也糊涂。
这就需要数据引导方向。 你得告诉他:
- 哪类客户转化率最高;
- 哪个阶段掉单率最大;
- 哪个渠道线索最优质。
这些数据一清晰,销售就知道该往哪发力。
比如,一个做工业设备的客户,我们帮他们搭了销售看板,销售早上登录系统,就能看到
- 本月目标完成率
- 高意向客户列表
- 待回访客户数量
他每天都清楚自己差在哪儿,不用等老板开会再提醒,这就是数据管理的威力。
![]()
2. 让管理层看得见过程
很多老板只看结果:今天签了多少单?回款多少? 但真正的管理,得看过程。
比如销售漏斗:
- 本月新增线索多少?
- 意向客户跟进到第几步?
- 成交周期平均多长?
这些指标看着枯燥,但能反映问题在哪一环。比如
- 你发现新增线索很多,但转化率低,那可能是线索质量差;
- 如果线索质量高但签单少,可能是报价策略有问题。
一旦这些数据透明,管理的重心就从催业绩变成了调策略,这是质的飞跃。
![]()
3. 让团队有学习复制机制
最怕的是,老销售一个人能打十个,新销售十个打不过一个,这说明团队没有复制机制。
而复制靠的是流程标准化+经验沉淀。 比如:
- 把优秀销售的跟单话术、报价模板、异议应对都录进系统;
- 每周复盘典型案例,提炼打法;
- 建立客户标签体系,精准分配。
这样新销售上手快,老销售有复盘空间,团队整体战斗力才能持续提升。
四、业绩差,不是去找谁的锅,而是去看哪断了链
我总结一句话:销售业绩,是整个企业协作体系的体温计。它差,说明企业某处发炎了,但不是每次都要换销售吃止痛药。
你要从这几方面去排查:
![]()
这张表你要是真能照着落地,业绩不提升都难。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
在B2B企业里,销售永远是最前线,也是最容易被误会的岗位。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不努力,而是缺乏一个被托举起来的系统。
所以,如果你是老板,不要再把业绩差简化成一句销售不行。 要问问自己:
- 我给他们的数据是否准确?
- 我让他们的流程是否顺畅?
- 我是否帮他们节省了无效动作?
一个成熟的销售团队,靠的不是个人英雄,而是机制共振。
机制共振有三个关键点:
- 规则简单、可执行—— 太复杂没人能用;
- 数据自动流转—— 减少重复录入;
- 激励与数据挂钩—— 让销售真有动力。
当你这三点打通了,销售自然出业绩。 因为他们清楚知道该干什么、干到哪、干好了能拿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