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底,特朗普政府突然放出消息,要从罗马尼亚撤回差不多3500名美军,12月前就得完成撤离。
![]()
这事儿不是小打小闹,要知道这些美军是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特意派去加强北约东翼的,现在说撤就撤,一下把北约内部搅得鸡飞狗跳。
美国这次撤军看着突然,其实早有预谋。
特朗普政府一直想把战略重心从欧洲挪开,转头去盯亚洲和西半球。
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之前跟特朗普一起访日时就明说,亚洲是“优先战区”,言下之意就是欧洲这边的防务得往后排。
这次要撤的部队是第101空降师的一个作战旅,原来在罗马尼亚驻了快三年,主要任务是守住北约东翼,还负责给乌克兰送援助的物流保障。
现在撤了之后,美军在罗马尼亚就只留1000人,还都是负责宙斯盾反导这些专项任务的,常规防御能力一下掉了一大截。
![]()
美国这边给的理由是“欧洲该承担更多防务责任”,听着挺有道理,其实更像甩包袱。
本来美国在欧洲的兵力就忽上忽下,俄乌战争那阵最多到过10.5万人,现在不光撤罗马尼亚的,还把地中海唯一的航母调去了加勒比海,明眼人都看出来,是想拿军事压力逼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服软,顺便打击非法毒品流入。
本来想以为美国会跟北约盟友和国会好好商量,毕竟参众两院的军事支出法案里都写了,撤军前得证明跟美军指挥官、盟军充分协商。
![]()
但后来发现,特朗普政府根本没走这个流程,直接就拍板了,也难怪参议员罗杰・威克和众议员迈克・罗杰斯会跳出来骂,说这“不可接受”。
美军这边要走,北约东翼的防御窟窿总得有人补吧?北约说让法国牵头,留1400人的多国部队在罗马尼亚。
这点人跟原来美军的规模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撑场面的意思大于实际作用。
![]()
欧盟也急了,说要搞“无人机墙”计划,投资几十亿欧元建反无人机防御体系,还想借鉴乌克兰的实战经验。
但这些都还在纸上谈兵,去年9月19架俄制无人机侵入波兰领空那事儿,就已经暴露了北约传统防空体系的漏洞,现在光靠画饼根本填不上安全感的缺口。
更有意思的是,北约还喊着让成员国把GDP的一部分投到国防上,想靠这个加强自主防务。
但欧洲国家心里也打鼓,波兰、波罗的海那些靠近俄罗斯的国家,最怕美国撒手不管,天天呼吁北约派永久驻军,可德国、法国这些国家又不想多花钱,两边根本拧不成一股绳。
![]()
前北约最高军事指挥官菲利普・布里德洛夫说得挺实在,他说“现在撤兵是短视,传递了错误信号”。
这话没毛病,毕竟普京现在还拒绝特朗普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和平谈判呼吁,俄罗斯在欧洲的无人机活动也没停,美军这时候撤,不等于给俄罗斯递信号吗?
欧洲国家也不是不想搞自主防务,喊了这么多年,可真到要出钱出人的时候,还是依赖美国。
就像这次,美军一撤,欧盟才赶紧搞军演、开发新防空系统,可这些都需要时间,短期内根本没法形成有效战斗力。
![]()
如此看来,欧洲自主防务想真正成型,怕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军撤离罗马尼亚这事儿,看着是美国的一次战略调整,其实牵动了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地缘博弈。
美国想把精力放在亚洲和拉美,却没考虑欧洲的安全焦虑;北约想靠自己填窟窿,却没足够的实力和共识;俄罗斯则借着这个机会,在乌克兰问题上态度更硬。
说到底,这场撤军就像一块试金石,试出了北约内部的裂痕,也试出了美国全球战略的矛盾,既想掌控多地局势,又不想承担太多成本。
![]()
未来欧洲能不能扛住防务压力,美国的战略转向会不会引发更多地区动荡,这些都还得看后续发展。
但有一点能肯定,欧洲的安全格局,从美军宣布撤军的那天起,就已经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