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的外形轮廓仿佛是从《星球大战》式的科幻电影中走出来的。沃特F7U“弯刀”战斗机拥有令人惊叹的未来主义特征,而它设计于20世纪40年代末。
![]()
更令人惊讶的是,F7U并非原型机,而是一款量产飞机,并在美国海军服役多年。然而,它却问题重重,飞行员、地勤人员和指挥官都深受其害,各种初期故障层出不穷。
![]()
F7U战斗机由沃特公司的雷克斯·贝塞尔设计,但其研发人员中还包括沃尔德马·沃伊特,他曾是梅塞施密特公司的高级设计师,参与过Me 328、Me 163“彗星”、Me P.1110和Me P.1112等项目。
![]()
1952年有两架弯刀加入了海军蓝天使飞行表演队,短暂出场六场表演。
![]()
回到美国后,沃伊特继续致力于研发后掠翼喷气式战斗机,最终开发出了F7U。此外,F7U还受益于二战期间德国飞机制造商阿拉多公司的研究成果。
![]()
1955年,一架美国海军沃特F7U-3“弯刀”战斗机(BuNo 129549)正在飞行中。“弯刀”战斗机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其中之一便是无尾机身。
![]()
其他创新还包括全可转向的前起落架,以及具有“人工手感”的全液压飞行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将控制面的反馈传递给飞行员。
![]()
第一架F7U原型机于1948年首飞,但前三架原型机全部坠毁。其中一架原型机于1950年7月7日在航展上当着观众的面轰然起火。
![]()
沃特公司的试飞员成功弹射逃生,但并非所有驾驶“弯刀”战斗机的人都如此幸运。在几架原型机坠毁后,沃特公司进行了改进,但即使是交付给海军的量产型F7U-3也存在诸多严重缺陷。
![]()
1952年11月,美国海军沃特F7U-3“弯刀”战斗机在“珊瑚海”号航空母舰(CVB-43)上进行航母资格认证。请注意其SK-2雷达和Mk 37型火控系统,背景中可见Mk 25型雷达。
![]()
首先,所有配备不同发动机的机型动力都严重不足。前起落架在航母着陆时容易折断,液压系统也经常泄漏和压力下降。飞行中发动机起火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
测试阶段事故和意外事件并未就此结束,即使在海军中队于1954年4月开始接收“弯刀”战斗机之后,事故和意外事件仍然屡见不鲜。
![]()
其中一起“弯刀”战斗机最早的致命事故是1954年12月11日“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下水仪式上,胡德中尉驾驶的飞机在飞行表演中坠毁。事故原因是机翼锁定机构故障。
![]()
此外,“蓝天使”飞行表演队的几名飞行员也曾短暂驾驶过“弯刀”战斗机,但同样也发生了一些危险事故。
![]()
美国海军第124战斗机中队(VF-124)“黄貂鱼”的一架沃特F7U-3“弯刀”(BuNo 129595)战斗机在汉考克号航空母舰(CVA-19)上着陆时,舷梯遭到撞击。
![]()
在涉及F7U的78起事故中,约有四分之一的飞机机身损毁——对于一款从未真正参与过实战的喷气式飞机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其中许多事故都非常惨烈,飞行甲板上燃起熊熊大火,造成飞行员死亡和甲板人员受伤。
![]()
1954年,美国海军第81战斗机中队“沃尔德曼”的四架沃特F7U-3“弯刀”战斗机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航空站附近飞行。
![]()
一些幸存者干脆辞职,拒绝再次踏入“弯刀”战斗机的驾驶舱。在发生致命事故后,两艘不同的航空母舰——“汉考克”号和“提康德罗加”号——的舰长下令所有“弯刀”战斗机撤离各自的舰艇
![]()
。简而言之,海军与“弯刀”战斗机之间可谓是水火不容。
![]()
最终,这款飞机赢得了不少不太好听的绰号,例如“没胆的弯刀”,在服役不到五年后,于1958年初退役。其生产早在1955年底就已结束。
![]()
一架隶属于美国海军VA-83“横冲直撞者”攻击机中队的沃特F7U-3M“弯刀”战斗机(BuNo 129733)停放在“无畏”号航空母舰(CVA-11)的右舷弹射器上。VA-83中队于1956年被分配至“无畏”号航空母舰的第8舰载航空大队(CVG-8),部署至地中海。
![]()
乘员: 1
长度: 41英尺3.5英寸(12.586米)
翼展: 39 英尺 8 英寸(12.1 米)*机翼折叠跨度: 22.3 英尺(6.80 米)
身高: 14英尺0英寸(4.27米)
机翼面积: 496平方英尺(46.1平方米)
空重: 18,210 磅(8,260 公斤)
总重量: 26,840 磅(12,174 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31,643 磅(14,353 公斤)
动力装置: 2×西屋J46-WE-8B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每台干推力4,600磅力(20千牛),加力推力6,000磅力(27千牛)
最大速度:海平面606节(697英里/小时,1,122公里/小时),使用军用动力+加力燃烧器
巡航速度: 490节(560英里/小时,910公里/小时)在38,700英尺(11,800米)至42,700英尺(13,000米)
失速速度: 112 节(129 英里/小时,207 公里/小时)起飞时关闭动力
93.2节(173公里/小时,以进场速度着陆)
作战距离: 800 海里(920 英里,1,500 公里)
实用升限: 40,600英尺(12,375米)
爬升率: 14,420 英尺/分钟(73.3 米/秒)(军用动力+加力燃烧器)
到达海拔高度所需时间: 5.6分钟内到达20,000英尺(6,100米)
10.2分钟内升至30,000英尺(9,144米)
翼载: 50.2 磅/平方英尺(245 千克/平方米)
推力/重量: 0.45
起飞滑跑距离:平静条件下 1,595 英尺(486 米),使用军用动力 + 加力燃烧器
枪支: 4门20毫米M3机关炮,180发火箭弹
挂点: 4 个,容量为 5,500 磅(2,500 公斤),可携带以下组合:
导弹: 4枚AAM-N-2麻雀I空对空导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