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奴隶居然敢把天子流放三年?更离谱的是,后世帝王还把他当神明祭拜,甲骨文里全是给他上供的记录。
![]()
这人就是伊尹,商朝开国第一功臣。可谁能想到,这位能左右天下走向的军师,早年连正经名字都没有,是个被扔在桑林里的弃婴,最后却成了比商王还受尊崇的存在。
伊尹的出身搁现在都够拍部苦情剧,传说他娘当年住在伊水边上,怀着他时梦见神仙说“要是看见家门口的石臼冒泡,就赶紧往东边跑,千万别回头”。
![]()
某天石臼真冒了泡,他娘抱起肚子就跑,跑着跑着听见身后传来洪水声,忍不住回头瞅了一眼,就这一眼,身体立马变成了空桑。
等洪水退了,有莘氏的采桑姑娘去桑林干活,听见空心桑树里有婴儿哭,扒开一看竟是个男娃,这就是伊尹。
![]()
姑娘把他献给部落首领,首领嫌来历蹊跷,就扔给后厨的厨子抚养,伊尹打小就在灶台边长大,切菜烧火样样精通。
按说奴隶的命早被定死了,可伊尹偏不,别人烧火时只想着别烧糊锅,他却盯着锅里的菜琢磨,以烹饪隐喻治国。
![]()
机会来得挺意外,当时商部落的首领商汤想娶有莘氏的公主,有莘氏首领为了表示诚意,就挑了几个能干的奴隶当陪嫁,伊尹听说后主动请缨,背着自己做饭的鼎和案板就跟着去了。
到了商汤府上,伊尹没急着表功,而是每天变着花样做菜。今天炖个鲜美的肉汤,明天整个酸甜的果脯,把商汤的胃拿捏得死死的。
![]()
有天商汤终于忍不住问他:“你做菜为何这么对胃口?”伊尹立马放下锅铲,指着灶台说:“大王您看,煮肉得掌握火候,火小了煮不熟,火大了就焦糊;调味得懂得搭配,咸淡酸甜得平衡,治国跟做菜是一个道理”。
就这一番“以菜论道”,让商汤惊得直拍大腿,当即就免了他的奴隶身份,还封他当“阿衡”,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兼军师,这下厨房小子彻底逆袭成了朝堂重臣。
![]()
当时夏朝的国君是夏桀,出名的荒淫无道,把国家折腾得民不聊生,商汤早有取而代之的心思,但一直摸不清夏朝的底细,就问伊尹“咱啥时候能动手?”
伊尹没直接回答,反而出了个奇招:“大王您先别纳贡,看看夏桀的反应再说。”商汤照做后,夏桀气得火冒三丈,立马召集周边的九夷部落出兵,要收拾商汤。
![]()
伊尹一看这阵仗,赶紧劝商汤:“咱撤,赶紧恢复纳贡赔罪。”商汤一头雾水:“这不是认怂吗?”伊尹解释:“九夷还肯听他的,说明夏朝根基没倒,现在打就是找死。”
过了两年,伊尹又让商汤停了纳贡,这次夏桀再喊九夷出兵,却没人搭理他。伊尹认为时机已到。
![]()
为了摸清夏朝的兵力部署,伊尹还亲自当起了间谍,借着给夏桀送美食的由头,在夏朝都城混了大半年。
他不光跟大臣们套近乎,还刻意结交夏桀的宠妃妺喜,把夏朝的粮草藏在哪、精锐部队守在哪摸得门儿清。
![]()
开战前,伊尹又献了一计:“别直接打都城,先收拾夏朝的小弟韦国、顾国、昆吾国。”商汤照做,没费多大劲就把这三个附属国灭了,夏朝的屏障彻底没了。
公元前1600年,商汤率领大军在鸣条跟夏军决战,伊尹早算好了当天会刮大风,让商军顺风出击,夏军被吹得睁不开眼,瞬间溃不成军。夏桀带着残兵逃跑,最后死在南巢,夏朝就这么亡了。
![]()
灭夏成功后,商汤握着伊尹的手说:“没有你,我这辈子都成不了王。”当即就封他为开国宰相,让他辅佐自己治理天下。
商汤去世后,他又先后辅佐外丙、仲壬两位商王,可这俩王命都短,没几年就死了,皇位落到了商汤的孙子太甲手里。
![]()
太甲刚继位时飘得不行,每天喝酒打猎,根本不把朝政放在眼里,还学着夏桀的样子欺压百姓。伊尹劝了好几次,太甲压根不听,还嘴硬:“我是天子,想干啥就干啥!”
换别人早不敢吭声了,可伊尹偏不,他召集文武百官,当众宣布把太甲放逐到桐宫,也就是商汤的陵墓所在地,让他对着爷爷的坟反省。
![]()
这三年里,伊尹亲自摄政,把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诸侯们都服服帖帖的。有人劝他干脆自己当王,伊尹摇头说:“我只是替大王看家,等他改好了就还政。”
可就这事儿,后来出了个大争议。晋代有人挖开战国古墓,出土了一本《竹书纪年》,里面写着“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说伊尹压根不是摄政,是自己篡位当了王,最后太甲从桐宫逃出来,把伊尹杀了。
![]()
难道我们敬了几千年的忠臣是个权臣?还好甲骨文帮我们还原了真相。出土的商朝甲骨文中,有大量祭祀伊尹的记录,商王不仅单独给他上供,还把他跟商汤一起祭拜,有时候甚至要杀上百个羌人当祭品。
要知道商朝人最看重祭祀,要是伊尹真篡位被杀,后世商王不可能把他当祖宗一样祭拜。
![]()
显然《竹书纪年》的记载要么是误传,要么是战国史官故意抹黑,毕竟伊尹“以臣放君”的操作,让后世权臣有了借口,他们巴不得把伊尹写成篡位者。
太甲反省三年后,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伊尹立马把他接回都城,还政于他。重新掌权的太甲励精图治,成了一代贤君。
![]()
伊尹这辈子,不光帮商汤打天下、帮太甲守天下,还留下了一堆“副业”成就。
他是公认的“厨圣”,提出的“五味调和”理论,直到现在都是中餐的核心准则,什么“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的烹饪技巧,早被写进了厨师教科书。
他还是中医汤剂的创始人,传说他尝遍百草,把草药熬成汤剂,大大提高了药效,著有《汤液经法》,后世医圣张仲景都得喊他一声“祖师爷”。
![]()
他的治国理念,那句“治大国若烹小鲜”,被老子写进《道德经》,成了中国几千年的治国名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