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抗美援朝:美军25%成精神病,数据未公开

0
分享至

一份解密的档案,藏着一个不该被问起的问题:在一场武器装备完全不对等的战争里,是什么东西,能让一个士兵的精神比钢铁还硬,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另一个士兵的意志比饼干还脆?

这事得从1950年那个冬天说起。

在朝鲜北部长津湖的山沟里,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列兵汤普森正趴在雪地里,冷得牙齿打架。

他手里抱着最新款的M1半自动步枪,兜里揣着能提供高热量的巧克力,背囊里还有牛肉罐头。

按理说,他这身行头,是当时全世界步兵的顶配。



可当一阵尖利刺耳的军号声从对面山头飘过来时,他感觉自己身上的派克大衣就像一层纸,根本挡不住那股钻进骨头缝里的寒气。

那声音很怪,短促、嘹亮,跟他在新兵营听过的任何一种号声都不一样。

它不像是要冲锋,更像是某种宣告,宣告着死亡游戏的开始。

紧接着,黑漆漆的山坡上,冒出来数不清的人影,晃晃悠悠地往他们的机枪阵地上冲。

那些人穿得破破烂烂,手里的家伙也是五花八门,但他们冲锋的样子,完全颠覆了汤普森在巴里斯岛训练基地学到的一切。



汤普森的教官说过,战争是数学,是计算火力和伤亡比的游戏,保存生命是第一准则。

但眼前这些人,似乎根本没把自己的命当回事。

这场后来在美国被有意无意地称作“被遗忘的战争”的冲突,在每一个从那儿活着回来的人心里,都刻下了一道深深的疤。

直到几十年后,一份编号为AF-MED-8C的美国军方医疗档案被解密,人们才从一堆冰冷的数字里,窥见了那场战争的另一个维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心理崩溃。

档案里有两组数字,摆在一起看,让人后背发凉。



第一组是美军的。

在战事最紧张的阶段,比如第二次战役期间,美军的“非战斗减员率”一度冲到了9.6%。

这个词听着挺专业,说白了,就是十个在前线的美国兵里,差不多就有一个人因为生病或者别的什么非战斗原因,被送到了后方医院。

奇怪的是,这个比例像心电图一样上下乱跳。

美军刚到朝鲜,势如破竹的时候,这个数字很低,大概3%。



后来停战谈判开始,大家觉得快回家了,数字也降下来了。

可一旦志愿军发起大规模反击,比如在长津湖和砥平里把美军打疼了,这个数字就跟坐了火箭一样往上蹿。

那些盖着医疗官印章的病假单,成了一些美国兵在绝望中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另一组数字,是美军情报部门对他们对手的分析。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估算,在同样恶劣,甚至更差的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病勤率”低到了一个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水平:0.9%。



零下三十多度,一口炒面一口雪,这是志愿军的行军常态。

他们的后勤补给线被美军的飞机炸得七零八落,很多人穿着国内带来的单薄棉衣和胶底鞋,在及膝的雪地里跋涉。

非战斗减员里,冻伤的比例远远高于生病的。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一百个志愿军战士里,因病退出战斗的还不到一个。

这两组数字的背后,不是医学问题,而是个意志力的问题。

到底是什么,能让武装到牙셔的美国大兵精神垮掉?

又是什么,支撑着缺吃少穿的志愿军战士往前冲?

对于汤普森和他的几十万美国同袍来说,朝鲜战场就是一个打碎他们所有常识的地方。

他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习惯了用铺天盖地的炮弹和炸弹把敌人从阵地上抹掉,然后再上去打扫战场。

他们的作战条令清清楚楚地写着:当伤亡超过某个百分比,就必须后撤,呼叫空中支援。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资产。

可他们在两水洞,在云山,在长津湖,遇到了一群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

志愿军的冲锋在他们看来,简直是“自杀式”的。

前面一排人被机枪扫倒,后面的人会毫不犹豫地踩着同伴的身体继续冲,而且速度更快,仿佛前面倒下的人不是他们的战友,而是为他们铺路的台阶。

那种不计代价、一往无前的决死气概,对那些习惯了“理性”计算的美国士兵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位叫罗伯特·阿克曼的陆战一师老兵后来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他们(志愿军)的人好像永远也杀不完,我们的机枪子弹打得滚烫,但他们还是从四面八方冒出来。

那种感觉,你不是在和另一支军队打仗,你像是在对抗一场暴风雪,或者一场地震。

你的武器再好,你也没法让地震停下来。”

这种“认知上的错乱”很快就像病毒一样在美军内部传播开来。

当他们最信赖的火力优势不再能提供安全感,当他们赖以生存的军事条令变得像废纸一样无用时,心理防线就开始出现裂缝。



“战斗疲劳症”(Combat Fatigue),这个在二战时就出现的词,在朝鲜战场上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爆发了。

这个词后来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熟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很多士兵开始出现各种症状:听到不存在的号声、夜里被噩梦惊醒、无缘无故地发抖、极度的焦虑和恐慌。

他们会告诉随军牧师或者军医,说自己的“神经受到了巨大冲击”,已经不适合继续战斗。

起初,军医们还会严格筛查,但后来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为了维持部队最起码的战斗力,他们不得不把标准放宽。



诊断书上写着“精神耗竭”,这在当时成了一种可以被部队接受的“体面”的撤退方式。

这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在装病,而是在那种极限的精神压力下,他们真的病了。

一个建立在物质优越感之上的战斗意志,在一种纯粹的精神力量面前,发生了真实的崩塌。

与美军这种相对“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相比,志愿军的打法,可以说是一种没有回程票的打法。

美军当时实行的是“轮换制”和“积分制”。



一个士兵只要在朝鲜服役满一定期限,或者通过参战、负伤积攒到足够的“点数”,就可以申请轮换回国或者去日本休整。

所以对绝大多数美国兵来说,去朝鲜打仗就像是出了一趟凶险的差,熬过这段时间,就能回家见到老婆孩子。

而志愿军,没有轮换。

一道命令下来,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从那一刻起,回家的路就只有两条:要么打到战争结束,要么就永远地留在那片土地上。

一个军刚打完一场血战,伤亡惨重,往往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新的命令就来了,立刻开拔去支援另一个方向。



战士们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在枪林弹雨里不停地转。

在这种高强度的消耗下,他们的信念却异常简单。

子弹打进了胳膊,只要没伤到骨头,就自己拿刺刀尖挖出来,撒上点消炎粉,用绑腿布一缠,继续打。

发着高烧,走不动路了,就让旁边的战友架着,绝不掉队。

在他们的观念里,保家卫国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生病或者害怕而后退,那是祖宗八辈都抬不起头来的奇耻大辱。



每一个在身边倒下的战友,都不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反而会激起他们胸中更猛烈的怒火。

一位姓李的志愿军老兵晚年时,孙子问他当时怕不怕。

老人眯着眼想了半天,说:“那时候脑子里哪有地方想怕不怕?

美国人的飞机天天在头上嗡嗡地扔炸弹,把朝鲜人的村子炸得稀巴烂,就跟我们当年被日本人欺负一样。

身边的战友,早上还跟你分一个土豆吃,下午人就没了。



心里就一根筋:多干掉一个美国兵,就是给牺牲的战友报了仇,早点把他们赶回三八线以南,咱们的国家、咱们的家就安稳了!”

这种朴素到近乎固执的信念,来自于一个刚刚从上百年的屈辱中站起来的民族,对和平与尊严最原始的渴望。

他们不是不怕死,但他们更怕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新家园再次被人肆意践踏。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美国人无法理解,也无法用炮弹摧毁的堤坝。

停战协议最终在板门店签了字。



那一天,签字现场鸦雀无声。

回到美国后,很多老兵都告诫自己的孩子:“轻易不要去招惹中国人。”

他们害怕的,不仅仅是志愿军神出鬼没的穿插战术和不要命的冲锋,更是那种他们无法理解的集体意志。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很多年里,戴维斯和汤普森们的生活都回到了正轨。

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会在某个宁静的午夜突然惊醒,侧耳倾听,仿佛在那寂静的空气中,又听到了那阵来自遥远东方山谷的,凄厉的军号声。

T.R. Fehrenbach, This Kind of War: A Study in Unpreparedness (1963).

U.S. Army Office of Medical History, Battle Casualties and Medical Statistics: U.S. Army Experience in the Korean War (1973).

王树增,《朝鲜战争》(2009)。

Robert Leckie, The Korean War: An Oral History (199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俄1.7万亿大单被取消,俄罗斯拒绝接受中国技术,中国做了什么

中俄1.7万亿大单被取消,俄罗斯拒绝接受中国技术,中国做了什么

花花娱界
2025-11-03 20:27:44
电子厂里男女关系有多乱?网友:女人也是下半身思考的生物啊

电子厂里男女关系有多乱?网友:女人也是下半身思考的生物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10:03
她是宇航员武飞的妻子,画一幅画送丈夫上太空,娶一个贤妻旺三代

她是宇航员武飞的妻子,画一幅画送丈夫上太空,娶一个贤妻旺三代

凡知
2025-11-03 16:54:54
白酒最怕的解药,不是浓茶!家家都有,酒前吃一点,咋喝都不醉!

白酒最怕的解药,不是浓茶!家家都有,酒前吃一点,咋喝都不醉!

徐云流浪中国
2025-11-02 08:53:38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0-2与2-3落后逆转!王艺迪领奖与小莫开心大笑 世排反超蒯曼升第4

0-2与2-3落后逆转!王艺迪领奖与小莫开心大笑 世排反超蒯曼升第4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3 04:43:45
最新GDP十强!杭州成“显眼包”,广州筑底,南京稳住身形了!

最新GDP十强!杭州成“显眼包”,广州筑底,南京稳住身形了!

城市财经
2025-11-03 12:02:33
APEC尾声,高市早苗被中方直接点大名,上演了场失败的“政治秀”

APEC尾声,高市早苗被中方直接点大名,上演了场失败的“政治秀”

乐天闲聊
2025-11-03 15:57:44
许绍雄离世,83版《射雕英雄传》“落幕”演员已达20位!

许绍雄离世,83版《射雕英雄传》“落幕”演员已达20位!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2025-11-02 07:46:10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瓜汁橘长Dr
2025-11-02 13:42:14
争议!孩子拿篮球砸人!父亲冲入场内暴力推人,引爆家长群殴飞踹

争议!孩子拿篮球砸人!父亲冲入场内暴力推人,引爆家长群殴飞踹

念洲
2025-11-03 19:34:47
断供开始了!荷兰“援军”已到,安世中国需做最坏打算

断供开始了!荷兰“援军”已到,安世中国需做最坏打算

青风点评
2025-11-03 18:21:14
国际奥委会:东大你再办一届奥运会!东大:2036年在台北办?

国际奥委会:东大你再办一届奥运会!东大:2036年在台北办?

议纪史
2025-11-01 22:15:03
李湘真听劝!王诗龄现身上海参加活动,这次衣服穿对了,好养眼!

李湘真听劝!王诗龄现身上海参加活动,这次衣服穿对了,好养眼!

乐悠悠娱乐
2025-11-03 11:25:34
跟雷军发财了,小米大批高管杀入富豪榜

跟雷军发财了,小米大批高管杀入富豪榜

新行情
2025-11-03 14:51:28
澄清!杨瀚森女友被质疑学历低,晒本科证书回应:我才不是大专妹

澄清!杨瀚森女友被质疑学历低,晒本科证书回应:我才不是大专妹

林小湜体育频道
2025-11-03 20:09:26
世界突然醒悟,中国打越南时的军事实力就是世界的顶流了!

世界突然醒悟,中国打越南时的军事实力就是世界的顶流了!

百态人间
2025-11-03 16:34:06
活久见!山东一宝马汽车“穿棉袄”,网友:天冷,别冻着我的活爹

活久见!山东一宝马汽车“穿棉袄”,网友:天冷,别冻着我的活爹

火山诗话
2025-11-01 13:41:41
33岁吴倩怎么老成这样了?素颜衰老秃顶明显,与李佳航对戏表情严肃

33岁吴倩怎么老成这样了?素颜衰老秃顶明显,与李佳航对戏表情严肃

八星人
2025-11-03 14:41:57
事发上海!男子高空扔下20余斤重物砸伤买菜大爷,只因搬家嫌麻烦……

事发上海!男子高空扔下20余斤重物砸伤买菜大爷,只因搬家嫌麻烦……

上观新闻
2025-11-03 11:01:07
2025-11-03 22:48:49
老斉科普君
老斉科普君
世界如此奇妙,一起来认识世界吧
543文章数 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