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高铁上,我抱着三岁的儿子在车厢连接处站了俩小时。不是没买票,是娃一坐下就哭,边哭边喊“要尿尿”。我怕吵到别人,只好带他“罚站”。手机刷到一条热评:
“现在的父母都喜欢带孩子渡劫吗?”
我苦笑——谁乐意遭这罪?可不带他出来,在家也能把屋顶掀翻;带出来,又怕碍着全世界的眼。一句话,把我们这批年轻父母钉在“自讨苦吃”的耻辱柱上。今天我想替大伙儿说两句大白话:不是我们想渡劫,是压根没给留活路。
一、出门先找厕所,比导航还精准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实是——刚出小区,娃就嚷“我要拉臭”。一路狂奔找厕所,好不容易找到,母婴室堆满保洁工具,门还锁着。我只好把娃放洗手台上,一手扶腰一手脱裤,姿势像在练瑜伽。旁边大哥进来洗手,斜我一眼:“带孩子就别出门添乱。”
我憋得脸通红,那一刻真觉得自己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可娃只是三岁,不是三十,他憋不住,也怪不得他。
![]()
二、“厌童”年代,哭声一响先道歉
地铁里,娃饿了,撕开饼干袋“咔嚓”一声,前后目光齐刷刷射过来。我条件反射般鞠躬:“不好意思,马上吃完。”
朋友说她娃在飞机上耳压疼,哭得撕心裂肺,她被空姐提醒三次“请控制孩子情绪”,最后全程抱着娃蹲在过道,眼泪往肚里咽。
我们不是不讲理,只是娃的情绪就像水龙头,说开就开。可外面默认:孩子哭=家长懒=管教无方。于是我们只能把“对不起”挂嘴边,先把自己压到尘埃里,换大家一个耳根清净。
三、儿童友好?口号震天,细节为零
商场里奶茶店排到店外,儿童座椅却一张没有;网红亲子乐园门票两百八,换尿布的台子脏得发黑;景区观光车,婴儿车必须折叠,娃睡一半被拎出来,哭到断气。
我们不要求VIP,只想有个角落能让娃安稳吃口饭、上个厕所、睡个觉。可现实是——硬件缺位,软件白眼,全让父母人肉顶上。扛不动了,就说你“渡劫式作秀”,谁听了不窝火?
![]()
四、辅导作业:血压飙升的“家庭极限运动”
白天上班当孙子,晚上回家当“助教”。
“爸爸,‘死来死去’咋造句?”
“……咱换个词行不?”
30分钟写2道题,橡皮擦得满桌坑。我声音一高,娃眼泪一下,老婆在旁边叹气:“你温柔点。”
我懂育儿专家说的“要共情”,可谁共我的情?第二天领导还要我交报表。
不是没努力学“正面管教”,只是精力条已空,技能点为零。情绪崩溃不是素质差,是人在井里,绳子却够不到底。
五、我们到底在熬什么?
说白了,年轻父母就想要一点点“喘息权”。
孩子不是程序,不能一键静音;我们也想当“松弛爸妈”,可松弛的前提是——
厕所够用、座位够宽、目光够柔、作业够人性。
而不是一出问题就把父母拎出来打板子:你怎么带的?
我们也曾是安静乘客、乖巧学生,如今成了“人嫌狗不待见”的家长群体。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掏纸巾给孩子擦鼻涕?
![]()
结尾:
写这些,不是卖惨,也不是求勋章。
只想让下次听到娃哭时,大家能多给三秒耐心,少翻一个白眼;
商场、地铁、景区,多一张椅子、一间干净的母婴室,就能让一对年轻父母少掉十根头发;
辅导作业如果教不会,先别骂“这届家长不行”,也许他们昨晚刚抱娃跑了一夜的医院。
渡劫的不是孩子,也不是爸妈,是这个社会对“幼小”还缺了那么一点点温柔。
下次再看到高铁过道里抱着娃晃悠的家长,别急着皱眉,先递个微笑——
那可能比任何育儿宝典,都更能救他们的命。
【注:本文为个人见解,仅供娱乐和启示,不喜勿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