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韩国学者最近的研究挑战了韩国的传统历史观。
首尔大学的金在吉教授与檀国大学的金旭教授,一位是考古学家,一位是遗传学家。他们各自的研究共同指向一个结论:现代韩国人的祖先可能与古代中国有关。
![]()
金在吉教授展示了实体证据。在平壤附近出土的一枚汉代官印上,刻有“乐浪太守印”五个字。这并非贸易品,而是西汉政府的官方印信。此印证实了历史记载:汉武帝在朝鲜半岛设立了“汉四郡”。乐浪郡是其中之一,存续了四百年。
![]()
金教授还提到了“五官掾王盱”的墓葬。这座墓的形制与中原汉墓一致。墓中出土的漆器带有“蜀郡工官”的铭文。这表明,这些物品由我国四川的官方作坊制造,再通过汉朝的物流体系运送至平壤。这证明乐浪郡是汉朝行政系统的一部分。
![]()
另一块东汉官员刘茂的墓碑也提供了信息。碑文记载,刘茂曾任职于会稽(今江浙)和南阳(今河南),最后调任乐浪太守,并在此去世。他的职业路径显示,乐浪郡在当时是帝国的一个常规职位。金在吉甚至在半岛南部发现了更早的战国时期燕国刀币。
![]()
金旭教授则提供了遗传学证据。他的团队分析了185名无血缘关系韩国人的DNA。结果显示,很高比例的样本带有一特定的Y染色体标记(O2型)。这一标记在我国北方汉族人群中很常见。科学家认为,该基因与古代中原农耕人群的扩张有关。基因图谱揭示了一条古老的迁徙路线。
![]()
文化上的联系也很紧密。金在吉指出,现代韩语中有六成以上词汇来自汉字。例如“国家”、“社会”、“经济”等词,均源于汉语。在15世纪世宗大王发明韩文之前,汉字是朝鲜半岛唯一的官方书写系统。
![]()
家族族谱也提供了佐证。韩国“扶安田氏”的族谱记载,其始祖田好谦在明末清初从我国河北迁来。2021年,他们与河北鸡泽的田氏宗亲成功对接了家谱。2018年,另一个“尹氏”家族也凭借家谱,在我国山东青州找到了祖先的记录。
![]()
当考古、基因和文化三方面的证据汇总时,在韩国社会引发了巨大争议。这些发现挑战了韩国“单一民族”的传统叙事。两位教授遭到了猛烈批评,有人称他们为“卖国教授”。
![]()
一些韩国学者试图反驳。岭南大学的李敏求教授称,乐浪郡只是一个“军事据点”,并未发生族群融合。但2022年的一项考古新发现,让这一观点难以成立。考古队发现了一个汉代移民的家族墓地。该墓地延续了三代人,跨时约八十年。这一发现不支持“临时据点”的说法。
![]()
![]()
历史是复杂的。事实不会因为情感而改变。金在吉和金旭教授所做的,是把长期被忽视的证据摆上了台面。承认一段融合的过往,并不否定一个群体自身的特性。但如果一个群体的自信需要回避事实,那么这种自信可能并不牢固。
信源:
[考古学证据:乐浪郡与汉代遗存] 王连龙. (2010). 汉代乐浪郡太守印考. 考古, (1), 85-91.
[考古学证据:汉墓与文化面貌] 高成文. (2017). 乐浪汉墓的考古学研究. 考古学报, (3), 361-386.
[遗传学证据:Y染色体单倍群] 尹汝德, & 李辉. (2007). 韩国(朝鲜)族Y染色体(Y-SNP)单倍群及其在东亚人群中的比较分析. 遗传, 29(11), 1337-1344.
[文化证据:语言学(汉字词)] 朴光哲. (2010). 韩国语中汉字词的现状及韩国的汉字教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8(4), 1-6.
[文化证据:谱系学(族谱)] 孙文良. (2006). 试论明代迁徙朝鲜的"皇朝人". 社会科学辑刊, (3), 132-13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