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医生经常说,很多糖友血糖控制不好,其实和胰岛素注射方法不对有关,看似简单的一个注射动作,其实有好多细节需要注意,以下8点,糖友一定要知道!
一、轮换注射部位,远离硬结困扰
长期固定一个部位注射,大错特错了!因为这样易致皮下脂肪增生或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造成血糖波动。
规律轮换多个部位注射,可选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前外侧及臀部。不同部位吸收速度不同,腹部最快,适合短效;大腿、臀部较慢,适合中长效。将每个部位划分为多个注射点,每次更换。
二、精确核对剂量,稳定血糖水平
剂量精准是血糖控制的核心。过量易致低血糖,不足则高血糖难控。注射前,务必核对医嘱与实际剂量。使用胰岛素笔时,缓慢旋转至所需单位,确认无误再注射。
![]()
三、针头一次一换,降低疼痛和感染风险
重复使用针头,不仅疼痛加剧,更易滋生细菌,增加感染风险,还可能引发皮下脂肪增生。数据显示,重复使用一次,感染风险增30%;六次后,风险高达80%。务必遵循“一针一换”原则,注射后立即取下针头并妥善丢弃。
四、正确消毒皮肤,保障注射安全
注射前,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因其挥发快、残留少,不影响胰岛素活性。避免使用碘伏,以防与胰岛素反应。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注射,减少刺痛。皮肤无明显脏污时,无需反复擦拭。
五、注射前务必排气,确保剂量无误
新开启的胰岛素笔需排气,以防气泡影响剂量。安装新针头后,调至2单位,笔尖朝上,轻弹笔身使气泡上升,推动按钮至针尖出现液滴。未见液滴则重复操作。每次注射前检查,有气泡需重新排气。
六、注射后停留10秒,促进药液吸收
注射后立即拔针,可能导致胰岛素渗出,影响吸收。研究表明,立即拔针平均损失0.5-1单位胰岛素。正确做法是,注射后保持针头在皮下停留至少10秒(大剂量需更久),可默数“一千零一”至“一千零十”计数。
七、妥善保存胰岛素,维持药效稳定
未开封胰岛素需冷藏于2-8°C,避免冷冻。已开封者可在室温(不超过30°C)下保存,远离阳光。开封后28天内用完,超期效价下降,影响控糖。建议标注开封日期,便于追踪。
八、按时进食,预防低血糖发生
使用餐时胰岛素者,注射后需及时进食。速效胰岛素注射后5-15分钟内必须进食,短效胰岛素则需30分钟内进食。无法按时进食时,切勿注射。外出就餐时,确认食物上桌后再注射。随身携带快速升糖食品,如糖果、饼干,以备不时之需。
结语
总之,胰岛素注射,细节决定成败,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或护士、药师,也可以咨询有经验的糖友,除了以上八个细节要注意,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欢迎糖友积极分享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