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这台大戏,刚唱了几天“和气生财”的调调,转眼间,鼓点又变了。
咱这边刚拿出诚意,一口气下单了四船、将近18万吨的美国大豆,想着让两国关系缓和的氛围再热乎一点。可没想到,这大豆还没到港呢,美国那边就突然“改口”了,摆出一副“账房先生”的嘴脸,不仅公开“催债”,还威胁说“不准中方违约”。
![]()
这波操作,真是让人把刚端起的茶杯又放下了。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蜜月期”还没开始,就先谈“违约”?
咱们得把时间往回倒几天,理理这个脉络。
前阵子,中美高层在釜山那场会晤,全球都盯着。谈完后,双方都释放了积极信号。美国那边,把那个莫须有的“芬太尼关税”从20%降到了10%,之前加征的24%“对等关税”也同意继续暂停一年。最关键的,那个要命的“50%穿透性规则”(就是一家公司被制裁,它持股过半的子公司也跟着倒霉)也暂停一年。
这看起来,是美国先松了松手里的缰绳。
咱们这边,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本着缓和局面的诚意,中方也拿出了行动。一方面,咱们宣布暂停实施10月9号的相关出口管制措施(大家懂的,就是那个“稀土”牌),同样为期一年。
![]()
另一方面,就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重启采购美国大豆。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笔小买卖。首批四艘船,将近18万吨。这消息一出,美国中西部的豆农们估计是最高兴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当时也乐呵呵地对媒体(福克斯新闻网)说,这下好了,美国豆农的困境过去了,未来几年“应该会生意兴隆”。
他甚至还“剧透”说,中国承诺了,这个作物季要买1200万吨,未来三年,每年还要买2500万吨!
听听这口气,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咱们刚买了18万吨,作为缓和关系的“见面礼”。贝森特的表态,听起来不像“感谢”,更像是在公开“宣读订单”,把咱们的善意,直接框定成了“必须完成的KPI”。
![]()
这还没完。如果说财政部长只是“心急”,那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ier)的发言,就是赤裸裸的“翻脸”了。
那个“老熟人”,又出来“整活儿”了
就在贝森特高调宣布“大豆不愁卖”之后没多久,这位格里尔先生就登场了。
他一开口,就把刚缓和的气氛又拉回了冰点。
格里尔公开表示,虽然中美达成了“贸易休战”(注意他的用词,是“休战”,不是“和解”),但是,美国将继续对中国是否履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情况进行调查。
老铁们,品品这话。什么意思?
这就好比两人刚在酒桌上“一笑泯恩仇”,杯子还没放下,其中一人就站起来说:“刚才喝的酒我认,但你去年欠我的那顿饭,我得查查你到底还了没有,别想赖账!”
这简直是把“不信任”三个字,明明白白地刻在了脑门上。
![]()
而且,提“第一阶段协议”,这本身就极具讽刺意味。那个2020年签的协议,当初是怎么说的?咱们答应扩大采购美国农产品,换取的是美方不再加征关税和施加制裁。
可结果呢?协议签完,特朗普(第一任期)转头就撕毁了,后续的制裁、尤其是对咱们半导体产业的打压,哪一样停过了?
咱们都还没启动调查,去查查美国那边的履约情况。现在,这个格里尔反倒要来“调查”我们?这不就是典型的“倒打一耙”吗!
说起这个格里尔,大家可能还有印象。他就是美国政府里出了名的“鹰派”,上次中美关系差点“脱钩”,逼得咱们不得不拿出“稀土”这个杀手锏,背后就有他“功劳”。
现在,中方刚同意暂停稀土管制,他马上又跳出来“整活儿”,摆明了是想继续找茬。
美国的“分裂”:有人踩油门,有人踩刹车
![]()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纳闷:美国这是在玩“精神分裂”吗?财政部长贝森特刚谈完生意,贸易代表格里尔就来砸场子?
你别说,还真让你猜对了。
这恰恰暴露了现在美国内部最核心的问题——令出多门。
咱们得看清,现在的美国政府,根本不是铁板一块。
- 以财政部长贝森特为代表的“生意派”:他们(包括特朗普自己)非常现实,他们盯着的是经济数据,是2026年的中期选举。大豆卖不出去,豆农的选票就要丢。所以贝森特要来谈判,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订单。
 - 以贸易代表格里尔为代表的“鹰派”:这些人,满脑子还是“冷战思维”。在他们眼里,和中国达成协议就是“绥靖”,就是吃了大亏。他们要的是持续施压,最好是让中国彻底“趴下”。
 
所以,咱们就看到了这极其荒诞的一幕:
![]()
贝森特(谈判代表)在前台和中国握手,拿到了大豆订单,赶紧回去“报喜”。 格里尔(鹰派代表)在后台一看,急了:“怎么能这么便宜他们?不行,我得加码!”
这已经不是特朗普能不能管住他们的问题了,这是一种结构性的分裂。
咱们的“阳谋”:用你的分裂,打你的要害
面对美国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混乱操作,咱们是不是“又上当了”?
恰恰相反。
如果你觉得咱们“吃亏了”,那可能是还没看懂咱们真正的战略布局。
咱们为什么要在占尽优势(美国急需稀土,豆农急需订单)的时候,还同意购买大豆、暂停管制?
咱们当然不是“冤大头”。咱们买的不是大豆,而是一个极其宝贵的“战略机遇期”。
这波操作,堪称“阳谋”,明明白白摆在桌面上:
![]()
第一,咱们在“分化”美国。咱们买大豆,是买给谁的?是买给美国豆农的。这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咱们用实打实的订单告诉这群人:“跟中国合作,有饭吃;跟格里尔那帮人搞对抗,你们就等着破产。”
这一下,就把美国国内“想合作的”和“想对抗的”彻底分开了,让他们自己先“打”起来。
第二,咱们抓住了特朗普的“七寸”。特朗普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利益”。在他眼里,万物皆可交易。这反而是好事。
一个可以交易的特朗普,总比一个完全不跟你谈、满脑子意识形态的对手(比如拜登)要强得多。(这话你细品)
大豆就是他中期选举的“命门”之一。咱们捏着这张牌,就等于掌握了和他博弈的主动权。
![]()
第三,咱们的“杀手锏”只是“暂停”,不是“放弃”。格里尔不是要调查吗?不是要找茬吗?
没问题,你尽管去查。
但别忘了,咱们的稀土管制,只是“暂停一年”。你调查完,敢出手吗?
你敢再乱动一下,稀土的“紧箍咒”随时可以重新戴上。
这才是真正的主动权。
结语:谁是真正的“违约者”?
所以,咱们回头再看这个标题:“美国突然改口:不准中方违约”。
这简直是2025年最大的笑话。
![]()
一个亲手撕毁了无数协议、包括“第一阶段协议”的国家,现在反过来,拿“违约”的帽子来威胁我们。
说白了,美国现在就是在“耍无赖”。他们既想要咱们的稀土,又想保住豆农的选票,还想在科技上继续卡咱们脖子,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咱们的应对,稳得很。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你派贝森特来,咱们就谈生意;你派格里尔来,咱们就亮底牌。
这盘棋,急不得。美国内部越是分裂,越是“令出多门”,咱们的战略机遇就越大。至于格里尔的叫嚣,就当是秋天的蝉鸣吧,虽然吵闹,但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