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九个月的外交试探与激励政策失效后,特朗普政府突然祭出 “重拳”。
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罗森石油(Rosneft)和卢克石油(Lukoil)实施全面制裁。
英国早在10月便有所行动,欧盟随后同步批准第19轮制裁,形成跨大西洋协同施压的罕见局面。
作为特朗普复出执政以来首次直接对俄制裁,其力度远超拜登政府此前的克制策略,直指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半壁江山。
这场突然升级的制裁风暴,究竟是特朗普耐心耗尽后的报复性动作,还是美英欧蓄谋已久的战略布局?
回顾特朗普上任后的对俄政策,从阿拉斯加峰会的高调造势,到放弃向乌克兰提供 “战斧” 导弹以换取双边峰会机会,特朗普曾试图以 “胡萝卜加大棒” 的方式促使俄罗斯让步。
但俄罗斯坚持将 “冲突根源” 纳入谈判议程,加上乌克兰局势持续升级,让特朗普的外交努力屡屡落空。
美国情报共享的加码未能有效遏制俄罗斯,反而让特朗普面临国内鹰派势力的压力 !
国务卿马可・鲁比奥等核心官员一直推动对俄采取强硬措施。制裁成为特朗普打破僵局的 “最后选项”,而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今年前10月通过能源出口仍获得约1500亿美元收入,这无疑坚定了美国切断其 “战争资金链” 的决心。
![]()
根据美国财政部官网发布的制裁清单,这两家企业合计占据俄罗斯石油出口的 52%,其中罗森石油负责俄 30% 以上的原油出口运输,卢克石油则通过阿联酋子公司 Litasco 掌控着规模庞大的 “影子船队”。
相比之下拜登政府去年制裁的 Gazpromneft 和 Surgutneftegaz 仅占俄石油出口的 28%,对全局影响有限。
RBC资本市场大宗商品策略主管 Helima Croft 直言,特朗普此举是 “精准打击俄罗斯经济命脉”,而美国原油价格自1月以来下跌25% 的走势,为其提供了规避油价暴涨风险的操作空间。
美英欧此次看似无缝衔接的制裁,倒像是早有预谋。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制裁落地后透露,其与美国财长耶伦已进行多轮闭门磋商,核心议题便是如何避免单独制裁导致的漏洞。
英国则在10月15日率先将两家企业纳入制裁范围后,冻结了其在英价值约80 亿美元的资产,为欧盟后续行动探路。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近期的记者会上也明确表示,对俄能源制裁是 “盟友共同的战略目标”。
欧盟第19轮制裁还新增了对俄能源技术出口的禁令,禁止向俄提供石油精炼、管道维护等关键设备,
制裁落地后,卢布汇率仅微跌 1.2%,罗森石油和卢克石油股价跌幅控制在 5% 以内,俄罗斯能源部最新数据,俄已通过 “北溪 - 2” 备用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设施,将对欧洲的能源出口份额从 58% 降至 32%,转而向亚洲市场倾斜。
印度作为最大买家,每日进口150-200万桶俄原油,不过,印度已发布声明,计划在未来 3 个月削减 50% 的俄原油进口,这无疑给俄罗斯带来压力。
但俄总统普京的回应底气十足:“我们已与土耳其、伊朗等国建立新的支付结算体系,西方制裁无法切断我们与全球市场的联系。”
![]()
美英欧同步制裁俄能源企业,是全球地缘政治与能源格局博弈的集中体现。
虽然短期难以迫使克里姆林宫改变立场,但已明确传递出西方持续施压的信号。全球能源市场正加速重构,俄罗斯的出口转向与OPEC + 的产量调整将成为未来的核心看点。
国际社会应认识到,制裁并非解决冲突的根本途径,唯有通过平等对话化解分歧,才能实现能源市场稳定与全球经济复苏的共赢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