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是小卿
愿你生活有光,向阳生长!
我不合群,只是不想凑热闹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有问题。
部门聚餐,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我坐在角落安静地吃饭,同事好心提醒:“你怎么不说话?别不合群啊。”
我努力挤出笑容,加入他们的话题,心里却默默计算着时间,渴望回家躺平。
周末跟朋友聚会,朋友在KTV嗨唱,我坐在沙发上发呆,朋友凑过来说:“出来玩就放开点,别这么不合群。”
于是,我拿起麦克风,唱了一首根本不在调的歌,就为了让自己显得“合群”一些。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社交障碍,甚至强迫自己参加更多的活动,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是个“正常”人。
![]()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上读到一句话:
“我不合群,不是我不喜欢社交,只是我不喜欢迎合。”
突然之间,豁然开朗。
原来,我不是不合群,只是群不合我。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得透彻:“孤独并不是身边没有人,而是无法与他人交流对自己重要的事情,或是持有某些他人无法理解的观点。”
![]()
我们常常为了合群,牺牲了自己的喜好、时间,甚至原则。
当我在书友会分享一本好书,他们却在讨论明星八卦;
我计划着周末去爬山放松心情,他们却说你有这时间不如逛逛街、一起喝酒;
我想学习新技能提升自己,他们笑我装什么内卷。
慢慢地,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但真相是:你不需要为别人的肤浅买单。
记得刚工作时,有位前辈告诉我:“25岁后,要学会给社交做减法。”
那时候不懂,现在想想却深以为然。
高质量的孤独,远胜低质量的合群。
鲁迅先生一语道破:“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我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做独行侠,而是在提醒跟我们一样曾有过自我怀疑的人们:
与其挤进不适合的圈子强颜欢笑,不如守住自己的节奏,自在独行。
其实,那些看起来不合群的人,他们往往活得最清醒,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他们不是没有社交能力,而是有了更多选择的能力。
就像乔布斯说的:“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
![]()
数据显示,超过60%的成年人都认为,社交活动带来的压力大于快乐。
我们害怕被孤立,所以强迫自己融入,结果却弄丢了自己,在人群中感到更深的孤独。
这何尝不是一种本末倒置呢?
当然,这并不是为孤僻找借口。
健康的社交是生活的调味剂,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在关系中保持真实?
在我看来,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既能享受热闹,也能安于独处。
在适合我们的圈子里如鱼得水,在不合适的场合里坦然退出。
就好比有人喜欢登山,有人喜欢划船,本就不是一路人,何必非要同乘一条船呢?
当我们学会给生活做减法,给社交做筛选。
你会发现,当你不再勉强自己合群时,那些真正适合你的“群”,也会慢慢出现。
等到那时,你不是在“合群”,而是在与志同道合的人并肩同行了。
愿以此文,与君共勉。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关注小卿
我们一起向阳生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