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分享的是倾听比说教更重要。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父母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说得太多。我们总是急着给孩子上课。孩子还没讲完自己的处境,我们的解决方案已经排起长队等着他了。听孩子说话,父母的脑子里却总在盘算:“他这样肯定不对,我得赶紧纠正。”嘴上说着“我在听”,心里想的却是“我要怎么说服他”。我身边有不少父母,在职场上很成功,逻辑力、判断力都很强,可一回到家,沟通就卡壳。为什么?因为他们太习惯在工作中给下属定目标、下指令,制定KPI。结果呢,他们不自觉地把这一套也带回了家里。孩子被当成了“下属”,家庭变成了“公司”,矛盾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久而久之,孩子学不会表达自己,他只会养成一种非常被动的认知:我说了也没用,反正都得听爸爸妈妈的。
我自己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我女儿小时候特别想当“领导”、当班长。可能在很多家长看来,这是孩子有上进心的表现。但我和她爸爸都生性自由,总觉得孩子这样不太好,干嘛总想着管别人呢?不怕被班上同学孤立吗?我们当时就这样教育女儿,你这样可不好,长大会没有朋友的。可是后来我们发现,女儿虽然嘴上不再说想当班干部了,但她的心愿并没有改变。我挺困惑,就找到金老师,向她说明了这件事,她提醒我,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样子,我女儿可能天生就有领导欲望,这未必是坏事。你不喜欢,其实是你在套用自己的价值观。在严肃地告诫孩子之前,父母该做的,首先是倾听孩子的想法。我们后来也发现,女儿渴望的领导力其实不是坏事,不仅给她的成长带来了动力,她也没有因此失去朋友,反倒赢得了全班同学的信任。
亲子之间的沟通一直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这些年我也有个自己的心得:沟通不只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氛围的艺术。我从事主持工作这么多年,深知现场“布阵”的重要性。做节目的时候,我们会用灯光、音乐、座椅的摆放来营造特定的氛围,让嘉宾放松下来,帮他们卸下防备,分享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有一天我意识到,和孩子沟通也是一样的道理。做父母的常常急于了解孩子,孩子刚进家门,就拉着他问长问短,完全不顾及孩子可能有些疲惫,或者有点小情绪,需要静一静。其实,家庭沟通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比如,在一个安静的晚上,点上一盏温馨的小灯,放一首轻柔的音乐,邀请孩子坐下来。前段时间,我带女儿去松赞旅行,我觉得那就是一次特别好的沟通机会。因为旅行有充分的时间,大家可以找到很多场景,我也希望父母把握这个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