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这场持续半年的贸易拉锯战,迎来了关键转折点。随着中美领导人在韩国会面,双方在吉隆坡会谈的细节终于被披露了出来。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公布了中美新一轮磋商达成的共识。美方不仅取消了以芬太尼为借口加征的10%关税,还暂停了原定于9月29日实施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更在最具争议的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上按下暂停键。
![]()
【中国商务部公布中美会谈成果】
这些原本被特朗普政府视为对华施压的重要筹码,如今却成为谈判桌上的让步条件。而中方也宣布相应的反制措施暂停。也就是说中方将在关税、稀土、海事和造船业等领域将重新调整,这对于特朗普而言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此外,中美还就扩大农产品贸易等问题达成了共识,特朗普关切的事情,中方终于宣布了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吉隆坡会谈结束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宣称,"关税威胁已经结束"。从日内瓦到伦敦,从斯德哥尔摩到马德里,最后在吉隆坡画上休止符。这场围绕关税展开的经贸博弈已然分出胜负。
尽管过去半年中美整体贸易额出现下滑,但细看数据就会发现一个现象:中国对美出口的稀土、电子产品等关键领域,不仅没有萎缩,反而在近期出现逆势增长。这组数据犹如一面照妖镜,照出了美国关税政策的真实效果——在涉及核心产业链的领域,美国企业的选择余地其实相当有限。
![]()
【关税战开打后,中国对美出口出现逆势上扬】
每天仍有价值约1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源源不断运往美国,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在稀土这个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战略资源领域,中国占据着全球供应链的绝对主导地位。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限制进口,最终却可能伤及本国高端制造业的命脉。电子产业同样如此,从智能手机到新能源汽车,中国制造已经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简单的关税壁垒难以撼动这种结构性优势。
更值得玩味的是9月出口数据的回升趋势。这似乎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经过半年的博弈,中国市场依然保持着强大的韧性和不可替代性。美国企业用实际订单投出的"信任票",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有说服力。这或许正是迫使美方回到谈判桌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贸易数据揭示的是经济层面的博弈结果,那么中美元首会晤时的外交细节,则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两国关系走向的另一重要窗口。
![]()
【特朗普这次展现出了难得的谦逊姿态】
在韩国的那场会晤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画面被媒体记录了下来:特朗普提前站在中美两国国旗前等候,脸上带着难得的微笑,待中方走近时主动伸出右手。
会谈结束后,特朗普不仅与中方并肩走出会场,还特意凑近耳语,随后做出"请"的手势礼让对方先行。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向来以强势姿态示人,此次却展现出不同寻常的谦逊姿态。
有分析认为,这或许意味着美方已经认识到,在对华关系上继续采取强硬立场可能得不偿失。
事实上,除了经济领域,特朗普政府在其他领域的策略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美国国防战略的调整轨迹显示,特朗普政府正将本土防御和西半球安全任务的优先级提升至大国竞争之上。这一转变在9月提交的2025年《国防战略》草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标志着美国对亚洲战略的实质性收缩。
![]()
【美国亚洲战略出现了明显收缩】
与拜登时期构建的印太联盟网络不同,特朗普政府在安全领域呈现出明显的战略收缩倾向。这种转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其对华政策的整体调整相呼应。
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已表示计划在明年4月访问中国,这一行程若成行,将成为中美关系进一步稳定的重要标志。从经贸博弈到战略调整,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正在经历深刻转型。在经贸领域,持续6个月的关税战以美方让步告一段落;在安全领域,战略重心向本土收缩的趋势日益明显。这种双线调整反映出美国在面对中国时的现实考量:硬碰硬不会有好结果。
![]()
【中美接下来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朗普的政策转向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将走向新阶段,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