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4亿元,对任何一家创业公司而言,都是一笔足以支撑多次试错的雄厚资本,能够覆盖研发、生产乃至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投入。
2
然而,被冠以“中国特斯拉”称号的新能源车企——拜腾,却在这笔巨额资金的支持下,始终未能推出一款真正意义上落地的量产车型。
![]()
3
更令人震惊的是,企业内部竟曝出一年花费5000万元为员工采购进口零食的荒唐支出。
4
这般触目惊心的资金滥用,连央视都忍不住公开点名批评,直指其“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
![]()
5
华而不实的演出
6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大潮中,曾有一家企业与蔚来、小鹏并列,被视为有望改写行业格局的新星。
7
这家企业正是拜腾,它的兴衰轨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创业奋斗史,而更像是一场耗资84亿元、最终无果而终的盛大表演。
![]()
8
这场大戏的开场极具吸引力:2017年9月,拜腾正式对外亮相,其创始团队阵容之豪华,堪称业内罕见。
9
核心人物毕福康,拥有“宝马i8之父”的美誉,技术背景深厚;身旁则是擅长品牌塑造与本土化运营的戴雷,他曾主导东风英菲尼迪和华晨宝马的市场营销战略。
![]()
10
不仅如此,原沃尔沃中国的高管付强也选择加入,整个管理团队几乎是从宝马、特斯拉、沃尔沃等国际一线车企抽调精英组建而成,如同一支从全球顶尖车企挖角而来的“梦之队”。
11
这支团队背后,还握有高达84亿元的融资支持,在当时意味着什么?
12
彼时,蔚来的李斌正面临资金链断裂的舆论压力,被媒体称为“最惨创业者”,小鹏汽车也在为下一轮融资奔波焦虑,而拜腾却已自信到主动拒绝部分投资方的入股请求。
![]()
13
它的一切外在表现,仿佛都在向世界宣告:一个世界级车企,已然诞生。
14
为了匹配这一形象,拜腾迅速构建起一套全球化的企业架构:总部设于南京,负责智能系统开发的北美中心落户硅谷,产品设计中枢则位于德国慕尼黑。
![]()
15
这种跨国布局立刻营造出一种成熟跨国企业的既视感。紧随其后,更为宏大的计划在南京铺开:斥资110亿元,征地1200亩,打造一座符合工业4.0标准的智能制造工厂。
16
据参观者回忆,厂房空间极为开阔,“宽敞得可以起降小型飞机”,所有生产设备均从欧美引进,清一色高端配置,公司对外承诺将在2019年底实现首款车型量产。
![]()
17
一切表象光鲜亮丽,资本市场热情高涨,自2016年至2020年,拜腾连续完成六轮融资。
18
其中宁德时代领投的B轮融资达5亿美元,让拜腾的起点远超多数初创企业梦寐以求的高度。可惜的是,他们似乎忽略了创业的本质是交付产品,而非搭建一个看似辉煌的舞台。
![]()
19
五千万的零食
20
当一家企业沉迷于扮演“伟大公司”的角色时,便会将资源大量倾注于表面装潢,拜腾的“面子工程”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21
最离谱的一项开支,来自其北美办公室的零食预算:仅300余名员工,一年消耗的零食金额高达7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00万元。
![]()
22
平均每人每天零食开销接近450元,所购商品并非普通零嘴,而是清单上罗列的进口巧克力、有机水果干、稀有坚果等高端品类。
23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公司高管出行必须乘坐头等舱,饮用的红酒需凭身份证购买,凸显其稀缺性与尊贵地位。
24
就连一线销售团队的制服,均由法国顶级设计师亲自操刀,空运入境,单套制作成本数千元。
![]()
25
更夸张的是名片制作:一盒名片造价上千元,采用特殊进口纸张,辅以烫金工艺与金属镶嵌,这种对形式细节的极致追求,反映的不是专业精神,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虚荣。
26
这场奢华秀的巅峰出现在2020年北美CES展会,为展示概念车M-Byte,拜腾不惜花费30万美元将其空运至拉斯维加斯。
![]()
27
展后又耗费巨资通过海运缓慢运回中国,往返行程只为博取短暂关注,与车辆实际研发毫无关联。
28
这些非理性支出不断蚕食公司的财务根基。数据显示,拜腾的研发投入占比不足总融资额的15%,绝大多数资金被用于形象包装与内部消耗。
![]()
29
后台的混乱
30
台前越是光鲜,越掩盖不了幕后的严重失序。拜腾的两位灵魂人物——董事长毕福康与总裁戴雷,自合作之初便未能形成统一战略方向。
![]()
31
毕福康作为技术专家,主张优先突破核心技术,抢占海外市场;戴雷则坚持营销先行,认为必须先在中国这个最大消费市场打响品牌。
32
两种理念长期对立,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甚至因发布会发言时间分配问题爆发激烈争执。
![]()
33
高层分歧直接导致组织结构膨胀失控。一家规模不足千人的初创企业,竟设立多达29位副总裁,部门之间壁垒森严,派系林立,人人自居“决策者”。
34
这种畸形管理模式带来的后果,是研发流程全面停滞。技术路线频繁变更,项目反复推翻重来,工程师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
![]()
35
本应是创新引擎的研发部门,在持续内耗中彻底停摆。
36
当84亿元资金耗尽,这场盛大的演出戛然而止,外界才意识到,舞台上除了一辆从未量产的概念车M-Byte和数万份无法兑现的订单外,再无实质成果。
![]()
37
2020年6月,拜腾宣布暂停中国大陆业务运营,北美与德国分支机构相继申请破产保护。
38
央视适时发声:“烧光84亿,却造不出一辆量产车”,精准概括了这场闹剧的本质,也为这段失败历程画上了耻辱句点。
39
公司拖欠中国区约640名员工数月薪资,供应商账款堆积如山,信任体系全面崩塌。
![]()
40
2021年,富士康一度试图扮演拯救者角色,联合南京经开区推动拜腾复产。
41
但深入调查后发现,公司股东之间仍在为早已归零的利益纠缠不休,内部治理一片混乱。
42
认清现实后,富士康迅速退出合作。最终,拜腾母公司于2023年10月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
43
那座投资110亿元、承载无数期待的南京工厂,从未投产过一辆整车,最终荒废成片,杂草丛生。
44
其资产历经六次拍卖流标后,才由京威股份以8.18亿元底价接手,不及原始投资额的十分之一。
45
直至2024年3月,仍有报道指出拜腾尚欠税款4048.5万元未缴,为这场昂贵的失败添上最后一笔讽刺注解。
![]()
46
结语
47
拜腾的覆灭给所有创业者敲响警钟:资本能为你搭起华丽舞台,却无法代替你完成真正的演出。
48
一旦偏离“造一辆好车”这一根本使命,无论演员阵容多么耀眼,道具多么昂贵,结局注定只能是灾难性的谢幕。
49
真正的行业巨头,永远把资源聚焦于产品打磨的核心环节,而不是沉溺于维持一个虚幻的泡沫之中。
![]()
50
信息来源:
51
1.《“烧光84亿,还造不出车”!背靠富士康、一汽,这家造车新势力却申请破产重组……》证券时报2021-07-13 22:43
![]()
52
2.《被央视点名“烧光84亿还造不出车”后,拜腾汽车官宣停工停产》观察者网2020-06-30 16:19
![]()
53
3.《拜腾汽车破产:烧光84亿未造一台量产车,300人吃零食花了5000万》和讯网 2021-07-14 10:17
5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