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渤海逐渐缩小,能否让黄河改道黄海,给中国"造"出个新省?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关于黄河治理有人提出,既然黄河每年往渤海倒那么多泥沙,把渤海填得越来越小,不如干脆让它改道流去黄海。这样既能救渤海,还能在黄海"造陆"扩国土,甚至有人算过账,说几百年后说不定能多出个新省。

听着挺像回事的,但这事儿真有这么容易?



黄河折腾起来没完

说起黄河改道,真不是什么新鲜念头。翻历史书就知道,这条河压根坐不住,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足足改道26次,平均一百年就得挪回窝。最猛的一次在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了口,硬生生把原来从山东入海的路改了,变成现在往渤海流的样子。

为什么黄河这么爱"搬家"?说白了就是泥沙太多。黄河过黄土高原时,卷走大量泥沙带到下游,河床越堆越高,最后比地面高好几米甚至十几米,成了"地上悬河"。河床一高,水流一冲,河堤就容易破,黄河自然就跑别的地方去了。



水利部有组数据指出,这些年靠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黄河每年输沙量从过去16亿吨降到现在14亿吨左右,但这数儿还是吓人。每年差不多6亿吨泥沙堆在下游和入海口,黄河三角洲每年往渤海推10平方公里左右。就这速度,有人担心几百年后渤海会被填平,这也是不少人喊着改道的主要原因。

不过得说句实在的,渤海变浅变小,不只是黄河泥沙的锅。沿海城市围海造田、建港口,这些人类活动也没少添乱。1976年到2009年,渤海面积缩了约1100平方公里,这里头的事儿比我们想的复杂多了。



改道黄海只是听起来美好

支持改道的人,理由听着确实诱人。渤海是我们的内海,在这儿淤出新地,还是自家地盘,没什么新鲜的。但黄海不一样,那是国际公海,要是黄河改道流过去,理论上能让我们的海岸线往外推,扩大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历史上黄河在江苏入海那几百年,还真淤出7800多平方公里的地儿,差不多半个北京那么大。

另外,改道还能解决"地上悬河"这个老难题。从郑州桃花峪到入海口,这800公里的河道,河床普遍比地面高5米以上,新乡那段更夸张,高了23米。这就像在平原上架了条"天河",说不定啥时候就破了。要是能开条新河道,让黄河在地面上正常流,确实能消了这个大隐患。



但问题是,这工程难到吓人。从山东东营到黄海最近的入海点,至少得挖300公里长的新河道。这条道要穿过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得占几百万亩农田,过几十个城镇,光拆迁安置的钱,可能就得上万亿。

更别说还得建配套的防洪工程、桥梁隧道、排灌设施这些。有专家算过,总投资可能是三峡大坝的好几倍,要知道三峡当年花了2000亿。

而且改道之后,麻烦还在后面。黄河的老毛病是"善淤",不管流到哪儿都带一堆泥沙。新河道用不了几十年,可能又淤成新的"地上悬河",到时候难不成再改一次?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嘛。



造陆现实很骨感

很多人觉得,黄河每年那么多泥沙倒进黄海,肯定能很快造出新陆地。但实际情况没这么乐观。渤海平均水深才18米,泥沙容易堆下来。可黄海深多了,平均44米,最深的地方快100米了。黄河那点泥沙倒进去,就像往大水缸里扔把土,想形成稳定的陆地,难。

更棘手的是,黄海是开放海域,洋流和潮汐劲儿特别大。泥沙很可能被洋流带走,到处散,不光造不了陆,还可能堵了航道,影响连云港、日照这些沿海港口的正常运营。你想啊,这些港口每年吞吐量动不动就上亿吨,要是因为泥沙淤了,航道变浅,那经济损失得多大?



按最乐观的估计,就算黄河泥沙在黄海能好好沉积,每年新增的陆地也就几平方公里,比在渤海造陆慢多了。要想造出一个省的面积,大概得等上千年。这个时间跨度,对我们现在的发展规划来说,实在太长了,等不起。

生态账比经济账更难算清

有人说改道最大的好处是救渤海,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黄河泥沙确实让渤海变浅,可这些泥沙里带着大量营养物质,是渤海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渤海的渔业资源,一大半都靠黄河带的这些营养。



山东省海洋渔业部门有统计,黄河口附近海域的渔业产量,占整个渤海的近三成。要是黄河改道,渤海没了营养来源,渔业资源可能大幅减少,靠海吃饭的几十万渔民怎么办?

更别说黄河三角洲那片湿地了,那是东亚候鸟迁徙的重要歇脚地,每年几百万只鸟在这儿待着。改道后湿地没了水源,这些鸟去哪儿找地方落脚?

反过来再看黄海这边,突然涌进大量泥沙,也会引发生态灾难。泥沙会让海水变浑,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江苏沿海本来有不少湿地和滩涂,是好多水鸟和海洋生物的家,黄河一来,这些地方可能就没了。



还有个现实问题,山东半岛的水从哪儿来?黄河水量虽然不算大,但对山东的工农业用水太重要了。要是改道,山东半岛几百万人的生活用水、几千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都成了问题。总不能为了造陆,让山东人缺水吧?

治本之道还是在上游

说了这么多改道的麻烦,那黄河的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答案其实很清楚,治沙才是根本。



这些年国家在黄土高原下了大力气,推进退耕还林、建淤地坝、搞水土保持工程,效果已经很明显了。陕西省的入黄泥沙量,从过去的8.3亿吨降到2.68亿吨,少了三分之二还多。要是继续加大投入,完全有可能再降低黄河的输沙量。

另外,靠小浪底这些水库的科学调度,也能有效控制下游河道的淤积速度。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黄河下游主河槽平均下切了3米多,行洪能力明显提高。这说明只要方法对,悬河问题是能慢慢缓解的,不一定非得大动干戈改道。

至于保护渤海,也有更合理的办法。比如严格控制围海造田,加强海洋生态修复,优化沿海产业布局这些。这些措施虽然见效慢,但风险小、成本低,也更可持续。



总结一下,黄河改道入黄海这想法,理论上听着挺美,但实际操作起来全是难题。与其花天文数字去折腾一个没谱的工程,不如踏踏实实做好源头治理,用科学的办法让黄河安稳入海。

毕竟,尊重自然规律才是长久之计。所以你看,这改道造省的事儿,是不是真的没那么简单?

信息来源: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中国新闻网:2024年黄河累计排沙5.77亿吨】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重磅签约!27+25+13!湖人正式收获新巨头

重磅签约!27+25+13!湖人正式收获新巨头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3 15:01:58
演员王紫璇与导演李鸿其官宣结婚,男方曾在2023年威尼斯电影节领奖时公开恋情

演员王紫璇与导演李鸿其官宣结婚,男方曾在2023年威尼斯电影节领奖时公开恋情

鲁中晨报
2025-11-03 14:59:03
60岁“网红书记”高洪波卸任后参加马拉松,同荣昌跑友合影

60岁“网红书记”高洪波卸任后参加马拉松,同荣昌跑友合影

极目新闻
2025-11-03 11:12:15
扇耳光大赛赵鸿刚输了,传统武术到底能不能打?

扇耳光大赛赵鸿刚输了,传统武术到底能不能打?

新民周刊
2025-11-03 09:07:53
“昨日开门迎客,今日关门打狗”就是饮鸩止渴的玩法

“昨日开门迎客,今日关门打狗”就是饮鸩止渴的玩法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2 23:52:05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5:30:07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亚太观澜
2025-11-02 21:27:06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上游新闻
2025-11-03 14:59:07
烦不胜烦!网友质问广州地铁“穷疯了吗”?花钱坐地铁须先看广告

烦不胜烦!网友质问广州地铁“穷疯了吗”?花钱坐地铁须先看广告

星河也灿烂
2025-11-02 20:59:17
黄金大消息!工行宣布,今起暂停

黄金大消息!工行宣布,今起暂停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2:17:24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白浅娱乐聊
2025-11-01 12:22:04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南宫一二
2025-11-03 10:50:43
“要把最坏的时代变成最好的时代”,郑丽文就任,承诺缔造两岸和平

“要把最坏的时代变成最好的时代”,郑丽文就任,承诺缔造两岸和平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07:01:21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新民周刊
2025-11-03 09:06:39
【汽车人】市值蒸发2800亿,小米汽车陷信任危机

【汽车人】市值蒸发2800亿,小米汽车陷信任危机

汽车人传媒
2025-11-03 10:45:30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1 14:59:52
蔡奇在人民日报撰文

蔡奇在人民日报撰文

澎湃新闻
2025-11-03 09:04:04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秋风专栏
2025-10-23 11:23:56
窜访纽约的台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宴请美国官员,最终无一人到场

窜访纽约的台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宴请美国官员,最终无一人到场

三湘都市报
2025-11-02 18:42:53
2025-11-03 15:43:00
访史
访史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演变,把握现在,预测未来。
4561文章数 4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数码
家居
健康
亲子
手机

数码要闻

2025 年 10 月 Steam 软硬件调查:RTX3060 桌面版显卡最受欢迎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程晓玥官宣怀二胎,透露早孕反应非常严重,近照曝光孕肚超明显

手机要闻

华为 Mate 70 Air 真机曝光:居中单孔等深四曲屏、居中大圆镜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