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清晨醒来时恍惚:夜里那场真切的梦,究竟是虚幻的泡影,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真实?
关于梦的意义,人类从未停止探索,它甚至成为精神分析领域的必学内容。
有的人认为梦都是与现实相反的,是命运的反向提示;
也有人相信梦是神明的低语,藏着未知的启示。
![]()
早在古代,《周公解梦》就将民间对梦象的观察与经验集结成册,为解梦提供了一套类似“词典”的固定策略,以推测吉凶或未来动向。
梦见大水,象征着“外财将至”,因水在传统文化中与财富挂钩;
梦见他人离世,反被视作吉兆,取“得人”的谐音寓意;
若梦到已故亲人,更是被解读为祖先的“托梦”,传递着牵挂与指引。
不同领域对梦的解读,还延伸出更深刻的视角。
在中医学中,会将梦与躯体疾病结合起来,认为梦中呈现的特定颜色与不同的脏腑相对应。
比如长期压力大、情绪抑郁的人,可能会梦见青青的草木、森林,但环境可能显得压抑,或梦见与人争斗,符合“肝主怒”的特性。
![]()
到了现代心理学领域,学者们对梦的解读更是各有洞见。
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本身的形式的意义大于内容:它既是大脑未充分休息时的“无意义活动”,更是通往“潜意识”的通道,是愿望的实现或者满足。
而荣格认为:人的梦并非单纯满足愿望,而是对日间意识与生活的“补偿与平衡”,帮我们填补清醒时忽略的内心需求。
比昂进一步拓展了梦的范畴,将梦、白日梦、思梦进行了更精准的分类,它们为我们的思维由原始向高级发展当中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
![]()
而心理学家张沛超的《东方语境下的心理治疗》中,东西方对梦的理解被巧妙融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张沛超博士认为:梦、病、自我,它们在超体当中的地位是一样的,真实程度是相等的,虚幻程度也是一样的。
所以,你所有的可感知的对象,不管它是令你开心还是不悦,无感还是深刻,本质上都是那无限的、无边的、没有界限的超体(一切可能性的集合)的显现。
这也解释了,我们大多数的做的梦,随着醒来,梦中的情境就消失了。但如果你梦到了连续性的情节,梦中所构建的人物也会不断改变,就如现实生活中的改变一样。也就是说,连续的梦境中,人也会在梦中修炼。
![]()
上升到哲学层面,“以我观梦我有梦,以梦观我梦有我;我复观梦我是梦,梦里寻我梦是我。”也就是说,梦和清醒时的意识状态本无分别,梦就是“我”的一部分,是自我认知的重要组成。
原来,关于梦的研究早已超越“吉凶预兆”的浅层解读,走向了对自我与存在的深度探索。
正如张沛超博士所说,不妨试着把一切梦都当成真的。
当我们从梦境的嘈杂中沉静下来,或许能从中读懂内心的需求,找到自我觉醒的新启示。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