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头,麦克阿瑟向他手下的兵蛋子们打了包票,保证让他们回家过圣诞节。
这话没人不信,毕竟地球上就没他们打不赢的仗。
感恩节的火鸡已经在运往前线的路上了,从日本东京到朝鲜半岛,到处都弥漫着一股子即将凯旋的乐观劲儿。
在他们眼里,这仗已经打完了,剩下的就是收拾收拾东西,唱着歌回家。
没人把鸭绿江对岸那个刚刚成立一周年的新国家当回事,那地方穷得连个像样的工厂都找不出来,军队的装备更是五花八门,跟个古董展览会似的。
可就在那些美国大兵盘算着圣诞节假期怎么过的时候,鸭绿江北岸,黑压压的军队正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渡过冰冷的江水。
他们没有飞机大炮开路,很多人甚至连一身厚实的棉衣都没有,脚上穿着单薄的胶底鞋,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地里行军。
![]()
他们口袋里揣着的,不是巧克力和牛肉罐头,而是炒熟的黄豆和高粱粉,饿了就抓一把雪塞进嘴里。
这支军队叫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的出现,就是来砸场子的。
要说美国人那股子傲气,不是没来由的。
咱们把时间往前倒腾个几十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这老美就跟开了挂一样。
欧洲那帮老牌帝国在西线战场的烂泥地里互相放血,打得尸横遍野,国库空虚。
美国隔着大西洋卖军火、卖物资,两头下注,闷声发大财。
等仗打完了,欧洲一片废墟,美国摇身一变,从欠人钱的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债主。
![]()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剧本又重演了一遍,而且玩得更溜了。
当希特勒的铁蹄踏遍欧洲,当斯大林格勒的每一寸土地都在用人命来填,当英国人躲在防空洞里听着德国炸弹的呼啸时,美国的工厂在干嘛?
生产线上跟下饺子一样往下滚飞机、坦克和军舰。
它本土没挨一颗炸弹,战争一结束,全世界一半的黄金和工业产值都在它手里攥着,口袋里还揣着个谁都没有的大杀器——原子弹。
这种实力,搁谁身上谁都得飘。
苏联解体后,地球上就剩下它一个能说了算的,十一艘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往大洋上一摆,那就是移动的国土,谁敢不服?
这种一路顺风顺水铸就的强大,让“美国大兵天下无敌”成了一种信仰,不光美国人自己信,全世界大部分人都信。
![]()
直到这股不可一世的劲头,在朝鲜半岛撞上了一堵墙。
1950年的秋天,当“联合国军”的旗帜插到鸭绿江边,战机的轰鸣声甚至在北京都能隐约听见时,中南海里吵翻了天。
出兵还是不出兵?
这问题摆在了毛泽东和一众领导人的桌子上。
当时的新中国,那叫一个穷。
打了上百年的仗,国家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正需要时间好好调养。
工业底子薄得跟一张纸一样,全国的钢铁年产量,还不够美国人造几艘军舰的。
![]()
军队的枪炮都是“万国牌”,口径五花八门,后勤都头疼。
拿这样的家底,去跟世界头号强国领着十六个小弟的联军硬碰硬?
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疯了。
反对的理由很实在:咱打不起,得先建设国家;人家有原子弹,万一扔过来怎么办?
但是毛泽东不这么看,他抽着烟,琢磨了很久,最后拍了板。
他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意思就是,这一仗躲不过去。
![]()
你今天退一步,人家明天就敢进两步,把刺刀顶到你家门口,你还怎么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搞建设?
尊严和安宁,不是靠别人施舍的,是靠自己打出来的。
就这么着,几十万中国的好儿郎,唱着“雄赳赳,气昂昂”,就跨过了鸭绿江。
他们面对的是啥样的对手?
美国一个师,光大口径的炮就有几百门,天上随时有飞机罩着。
志愿军一个军,炮的数量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防空基本靠步枪。
美国大兵穿着鸭绒防寒服,吃着热乎的肉罐头。
![]()
咱们的战士穿着薄棉衣,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趴着,饿了就啃几口冻得跟石头一样的土豆,渴了就抓一把雪。
在长津湖,那鬼天气能把钢铁都冻脆了。
志愿军第九兵团的战士们为了不暴露目标,在雪地里趴了一天一夜。
美军的侦察机从他们头顶飞过,硬是没发现雪地里埋伏着成千上万的军队。
等到冲锋号吹响的时候,很多战士再也没能站起来,他们活活冻死在了阵地上,身体还保持着准备射击的姿势。
这种事,超出了当时美军指挥官的理解范围。
他们想不通,什么样的命令和信仰,能让一个人在那种环境下,用意志力对抗生理的极限。
![]()
就是靠着这股子不要命的劲头和神出鬼没的穿插分割战术,志愿军硬是把趾高气扬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一路揍回了三八线。
这一战打了差不多三年,把世界第一强国打回了谈判桌上,让全世界都重新认识了这个刚成立的新中国。
这一仗,没让中国一夜之间变成世界强国,但它把美国的嚣气打没了,为新中国争取到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
说完了靠“人和”立住脚的中国,咱们再聊聊地图上另一个有意思的国家——蒙古。
你要是摊开世界地图,就会发现蒙古的地理位置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
它就像一块巨大的三明治,被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大家伙夹在中间。
南边是中国,北边是俄罗斯,这俩都是联合国安理会里能拍板的狠角色。
![]()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局面。
任何一个域外国家,比如说美国,要是想对蒙古动心思,它得先问问自己:我的军队怎么过去?
中俄的防空网是摆设吗?
你是想借道中国还是俄罗斯?
这俩国家谁会点头让你把军队开到自己家门口?
![]()
所以,任何对蒙古的军事想法,都会被中俄看作是对自己后院的直接挑衅,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蒙古压根不需要操心国防安全。
它不用像别的中小国家一样,天天琢磨着抱谁的大腿,看谁的脸色。
中俄两国也不可能允许美国把势力伸到这个地方。
蒙古自己要是拎不清,想跟美国搞点啥名堂,那等于是在中俄两个大国的眼皮子底下玩火,纯属自找麻烦。
从根子上说,蒙古能安稳地待在那里,本身就是中俄地缘博弈平衡的结果。
谁都不想让对方独占,也不想让外人插手,那就维持现状,让它当个缓冲区,这对大家都好。
![]()
所以蒙古的安全,跟它自己有多少兵、多少炮关系不大,纯粹是“地利”带来的。
停战协定最终在板门店的木板房里签了字,“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后来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陆军司令官。
鸭绿江的水,还在日夜不息地向东流去。
克莱顿·艾布拉姆斯将军口述史料,美国陆军军事历史中心。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约瑟夫·古尔登著。
《毛泽东传(1949-1976)》,逄先知、金冲及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大卫·哈伯斯塔姆著。
《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杜平著,解放军出版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