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伐蜀4路大军,调用了5大猛将10万魏军,为何被诸葛亮轻松瓦解?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往往会认为曹真是个愚蠢的大将,也往往会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六次都走了祁山。其实正史上并非如此,诸葛亮实际上一共是5次北伐,有一次其实是抵御曹真方面的进攻,以防御而引发了进攻。另外,从汉中到关中或者说陇右地区一共是5条山路,从左到右,越来越陡峭,分别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佫道和子午古道。诸葛亮北伐不仅仅只是走祁山道,还走过陈仓道等等。
![]()
而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后,曹魏的大司马曹真曾经上表伐蜀,最终魏明帝曹叡同意了。曹真其实一共有发动4路大军伐蜀,兵锋直指蜀汉的汉中郡,当时诸葛亮还在的,时间点是公元230年夏秋季。那么曹真伐蜀是哪4路大军,一共调用了哪几个猛将,多少魏军兵马?
一路:曹真主力军从子午古道进攻。
《三国志》记载:八年秋,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汉中。后来曹真自己率领主力军从子午谷道进攻了,让张郃从褒斜道进兵,当时陈群是不同意的,曹真是觉得可以打。
曹真这一路,先锋夏侯霸打得可圈可点,夏侯霸召为前锋,进至兴势围,安营在曲谷中。但诸葛亮的蜀军也早有准备,兴势之处也易守难攻,夏侯霸估计是报父仇心切,可惜无功而返。
![]()
![]()
一路:大将军司马懿率军从汉水而上,就是从上庸进攻。
《晋书》记载了:帝自西城斫山开道,水陆并进,溯沔而上,至于朐,拔其新丰县。司马懿当时应该也要变相听从曹真伐蜀的安排,至少需要从荆州出发到东三郡,配合曹真伐蜀的作战计划。
一路:张郃从褒斜道进兵,直指汉中
张郃的本部兵马当时走的是褒斜道,所带兵马数量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一路:郭淮分部从祁山道南下。费曜分部也从祁山道南下。
《三国志》记载: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当时郭淮、费曜二将手里都有直属部队的,不过和张郃的部队一样,大概率都是偏军小规模部队,几千乃至一万人。
![]()
以上,一共是曹真、司马懿、夏侯霸、张郃、郭淮、费曜这6大猛将,兵马具体没有记载,但这4路大军,推算的话应该肯定在10万左右。为何会被诸葛亮轻松瓦解呢?主要是天气原因,当时夏秋季,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曹真还军。连续下了一个月的大雨,曹真主力军在子午谷走了半天,粮草吃了很多,路才走了一半。再加上诸葛亮已经有所防备了,蜀军都在汉中集结,曹真被迫压力之下撤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