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奥特曼和纳德拉,艰难重组后首次对谈:「我们是天作之合!」

0
分享至

新智元报道

编辑:艾伦

【新智元导读】奥特曼与纳德拉在OpenAI重组后首次同台,除了就重组幕后进行阐释与讨论外,两人押注从App到Agent的范式迁移与Copilot落地,力求在迈向AGI的道路上兼顾效率与公益。

坐在镜头前,40岁的奥特曼脸上绽放出难以掩饰的微笑——这种笑容通常只在他谈起刚出生的儿子时才会出现,但此刻让他同样欣喜的是另一个「孩子」:算力。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打趣说:「每当奥特曼谈起他的新生宝宝或者计算机算力时,脸上都会露出笑容。」


微软CEO和OpenAI CEO进行了首次公开对谈

这一幕发生在一次备受瞩目的对谈中。

奥特曼和纳德拉这两位科技领袖再次同台,庆祝双方在本周敲定的一项里程碑式协议——一份旨在重塑AI未来的深度合作。


奥特曼和纳德拉视频连线截图

谁能想到,六年前一次看似大胆的押注,竟孕育出当今科技业最引人注目的联盟之一。

事情要追溯到2019年。当时的OpenAI还只是个专注于AI研究的非营利组织,急需大量资金和算力来训练日益庞大的模型。

微软适时抛出橄榄枝:10亿美元的投资和Azure云计算资源。


微软CEO纳德拉

这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赌注,甚至微软董事会内部也一度存疑。

然而,纳德拉慧眼识珠,他从中看到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新曙光,延续着比尔·盖茨当年对自然语言界面的执念。

这笔投资让OpenAI得以在深度学习方向上放手一搏。

正如奥特曼后来所说:「如果没有萨蒂亚当初的笃定,我们不可能走到今天。」

六年后的今天,双方都笑称这段合作「没有脚本,全凭信念」,却结出令人惊叹的硕果。

史无前例的结构

盈利与公益的双赢

本周宣布的新协议,标志着微软和OpenAI这段独特关系进入下一个阶段。

根据协议,OpenAI正式完成了重组:在非营利基金会之下设立OpenAI集团公共利益公司(PBC)作为营利实体。


奥特曼讲解OpenAI的“非营利结构”与重组逻辑

非营利的OpenAI基金会持有价值高达1300亿美元的OpenAI股份,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慈善基金之一。

这一设计旨在解决AI发展中的核心矛盾:既需要商业资本源源不断地投入来推动技术极限,又要确保最终成果惠及全人类而非少数人。

OpenAI基金会宣布,首批将动用250亿美元资金投向两个领域:医疗健康和AI安全韧性。

这笔巨资将用于攻克疾病和诊断难题,以及应对AI发展带来的社会挑战(如网络安全、防范AI误用等)。

奥特曼对此充满热情。

他指出,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驱动这些方向的研究投入,但先进AI有潜力加速生命科学突破、提升社会对风险的抵御力,理应有人去做。

他说:「如果我们能用AI发现新药、治愈疾病,并将这些发现开放给全人类,那将是很了不起的事。」

OpenAI这种创新的「双层架构」提供了一条路径:上层的公益基金会把控方向和大义,下层的营利公司则可以从资本市场汲取「弹药」,全速推进AI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

连加州总检察长办公室在审查后都表示不反对这一架构,可见其开创性。

对于微软而言,这意味着什么?

作为OpenAI最亲密的战略伙伴和最大外部股东,微软的回报不再只是财务投资的账面增值。

微软目前持有OpenAI约32.5%的股份(价值约1350亿美元)。

这样的持股比例如同绑定了两家公司的命运。

纳德拉兴奋地表示:

自2019年以来,我们与OpenAI一直共享一个愿景——让AI以负责任方式发展,并让其造福大众。

这段从研究投资起步的关系,如今已成长为业界最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之一。

奥特曼更是直言:「我真心希望萨蒂亚能从这笔投资中赚到一万亿美元!」

奥特曼半开玩笑地说出这个天文数字,既是对微软早期支持的感激,也是对OpenAI未来价值的十足信心。

云端独家

Azure成就AI新引擎

此次协议还明确了双方在产品和市场上的分工与默契。

根据新约定,OpenAI当前及未来最强大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模型的API,将在未来七年内独家部署在微软Azure云平台上,对外提供算力服务。

如果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如谷歌、亚马逊)想直接获取OpenAI的顶尖模型能力,只能通过Azure来实现,而不能在自家云上部署这些模型。

这项独家安排将持续到2032年,除非在此之前OpenAI率先实现了AGI并通过独立专家委员会验证。

这样的独家策略,无疑让Azure成为AI开发者的「圣地」。

过去一年,无数初创公司和大型企业为了使用ChatGPT的强大能力,纷纷把业务部署到Azure上。

这直接推动了微软云服务业务的腾飞。

2025财年第一季度,微软智能云部门收入同比大涨27%,其中Azure贡献突出,增速远超主要竞争对手AWS和谷歌云。

更引人注目的是,微软披露其商用云业务手握3920亿美元的未完成订单,同比增长51%,平均合同期约两年。

这些订单中,一大部分正是AI相关的巨额算力合约。

其中就包括OpenAI与微软签下的2500亿美元Azure预购合同。

这意味着OpenAI承诺在未来数年内购买天量的Azure云资源,以确保自己训练和部署AI模型所需的算力无虞。

如此惊人的合同数额甚至引来了华尔街分析师的疑问:

一家当前营收规模远不及此的公司,如何消化数千亿的云服务支出?

毕竟有报道称OpenAI 2023年的收入不过数十亿美元量级。

然而,微软CFO艾米·胡德(Amy Hood)对此并不担心。


微软CFO艾米·胡德

她在电话会上解释说,这些大单往往会按阶段交付,而且Azure灵活的「弹性集群」可以服务于任意客户,「GPU和CPU等硬件只有在合同实际启动交付时才会上马」,微软完全有信心管理好风险。

更何况,过去一年OpenAI的业绩增长惊人,ChatGPT自2022年11月开放以来仅两个月就累积1亿月活跃用户,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

巨大的用户基础和付费前景(例如推出每月20美元的订阅服务)让OpenAI的营收曲线陡然上扬。

据报道,2023年底OpenAI正在二级市场以860亿美元估值融资,比年初估值翻了近三倍。

这无疑增强了微软的底气——胡德直言,若非受限于算力供应,Azure的收入本可以更高。

算力争夺战

从炙手可热到可能过剩

谈到算力供应,这对搭档不约而同流露出既兴奋又无奈的神情。

当主持人问及增长瓶颈时,奥特曼和纳德拉异口同声地表示:「缺算力,缺到飞起。」

奥特曼感叹道:「我们受算力不足所拖累的程度,外界难以想象。」

在过去一年,OpenAI多次不得不限制新用户的接入速度、裁剪模型上下文长度,这背后都是显卡和服务器产能的约束。

纳德拉也透露,如果有更多GPU,微软Azure的云业务原本可以有更高的增长。

这不是夸张。

据报道,微软上季度资本开支高达349亿美元,较前一季度猛增40%,其中很大一部分砸向新建数据中心和采购英伟达H100等AI芯片。

即便如此,远远无法满足激增的需求。

胡德无奈地承认:「我们已经连续好几个季度供不应求,本以为赶得上,结果并没有——需求仍在不断攀升。」

微软发现,瓶颈不光在芯片产能,还在于电力和机架空间这些最传统的基础设施。

纳德拉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我们在打造一个行星级别的云和AI工厂。」

这个「工厂」需要的不只是硅片,还有钢筋水泥、电网和冷却系统的全面配套。

两位CEO判断,未来两三年内AI算力仍将严重紧俏。

正如提供芯片的黄仁勋所言,短期出现「算力过剩」的概率几乎为零。

然而,他们也都经历过互联网和移动浪潮的周期性起伏,对于长期供需反转并不掉以轻心。

奥特曼甚至大胆设想了一种可能性:假如某天技术突破让模型效率提高几个数量级,每个人都能在笔记本上跑出一个个人版「AGI」,那今日对算力不惜血本的军备竞赛将骤然变调——正如20年前网络泡沫破裂时,过度建设的光纤曾一度闲置。


OpenAI CEO奥特曼

但他话锋一转,「我们宁愿先为未来做好准备,而不是届时才后悔手慢了。」

因此OpenAI宁可在算力上签下超前的大单,也不愿在关键时刻捉襟见肘。

这种进取心与对风险的冷静认知,正是微软与OpenAI搭档行事的一大特点:前瞻但不冒进,乐观且不失审慎。

软件范式的巨变

从App到Agent

硬件层面的风起云涌,只是AI革命的一部分。

奥特曼和纳德拉都深知:AI正在重塑软件的形态和人机交互的范式。

ChatGPT横空出世让人们初次体验到,与AI对话可以跳过繁琐的应用界面,直接获得所需的答案或方案。

这被纳德拉称为UI与AI能力结合的「魔法时刻」。

而随着模型能力不断增强,这种对话式交互正进化为更强大的Agent。

它不仅能回答问题,还能「动手」执行任务,帮你写代码、整理日程,甚至自主调用其他软件完成一整串工作。

纳德拉去年曾预言,传统商业软件(那些「罩在数据库上方的一层薄壳」)将随着Agent的兴起而逐渐解体。


纳德拉

过去企业软件往往把数据、业务逻辑和界面封装在一个系统里,高昂的许可费买的就是这套固定流程。

但现在,一个通用Agent就能理解自然语言指令,灵活调用各种后台服务来完成用户的具体需求。

这等于是把软件的「业务逻辑层」替换成了AI。

此举对SaaS行业是颠覆性的,那些功能单一且昂贵的系统,可能被多才多艺的AI助手取而代之。

然而,微软并不担心自家Office 365等产品会被颠覆。

相反,他们主动为Office注入AI「灵魂」,推出Microsoft 365 Copilot,让Word、Excel、Outlook等应用都增添对话助手,可以根据用户意图起草文档、分析表格、总结邮件。

每位企业用户每月愿为此支付30美元,这个数目甚至高于Office套件本身的价格,可见其价值之大。

发布仅数月,Copilot的部署势头之猛超出微软历年任何一款办公产品。

类似地,软件开发领域的GitHub Copilot也为程序员赋能,AI补全代码的同时,代码产出量暴增,反过来又提升了GitHub托管服务的黏性和价值。

由此可见,在纳德拉看来,AI并非软件公司的终结者,而更像是强力催化剂。

那些真正高频刚需的软件产品(例如Office全家桶)将通过融合AI变得更不可或缺;

反之,一些低频高价、缺乏数据积累的工具型软件,则面临被AI重构的风险。

这也解释了为何微软近一年马不停蹄地把「Copilot」战略渗透到旗下几乎所有产品线,从Office到Windows、从安防到开发工具,就是要在AI时代率先完成自我进化。

不过,在消费互联网领域,AI带来的变革则更具颠覆性和悬念。

搜索引擎曾是全球最赚钱的业务之一,其商业模式是在亿万次简短关键词查询旁显示广告,点击率虽低但胜在体量庞大。

然而,当用户开始习惯于向ChatGPT这样对话式AI提出复杂问题,并直接得到整合结果甚至行动方案,传统搜索的流量和广告曝光无疑会被分流。

微软早早在必应搜索中集成了ChatGPT,引入聊天和生成式回答,同时尝试在聊天结果中嵌入广告和商品链接。

但这种新形态能否重塑互联网的商业规则,目前仍在实验。

纳德拉坦言,还需要探索Agent商业模式——或许AI助手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直接下单商品或完成服务预订,平台从中抽取佣金等等。

不管怎样,当人们不再频繁点开网页而是向AI提问,广告和电商生态势必要随之迁移。

这对谷歌和微软这样的巨头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谁能率先厘清下一代人机交互的盈利模式,谁才能在这场范式转换中胜出。

人机共创的新时代

在微软和OpenAI的合作故事里,还有一个常被忽略却深刻的主题:生产力与人的角色。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引发关于「机器会取代人吗」的担忧,但历史往往证明,新技术最终让蛋糕变得更大。

纳德拉和奥特曼都坚定地相信,AI将开启一场生产力的大爆发。

正如蒸汽机之于体力、计算机之于重复劳动,AI将解放我们的脑力,让人类专注于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微软自身就是最佳范例:这家拥有22万员工的科技巨头,过去一年几乎零净增员工数,却实现了营收两位数的增长。

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员工借助内部部署的Copilot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微软网络运营团队负责人最近分享了一件事:

由于AI数据中心扩张太快,她的团队原本需要额外招募上百人才能维持全球数百条光纤线路和设备的运维,但预算和人才市场都不允许。

她灵机一动,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系列Agent来自动处理日常运维脚本、监控告警响应等工作,硬是靠「AI员工」完成了原本需要几十人才能完成的任务。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微软和其他采用先进AI工具的企业上演着。

当然,要充分释放AI提效的红利,组织和个人都需要经历一个「流程再造」和学习过程。

纳德拉将其比作办公室软件普及时的一场观念转变:

还记得几十年前,人们从手写传真转向用电子表格做财务预测的那阵阵不习惯吗?

如今我们正处在类似的关口:从零开始学着与AI协同工作。

员工需要学会如何巧妙地下达指令,如何审校AI产出的内容,如何在人机配合中最大化生产力。

这是一种全新的「数字素养」。

纳德拉预测,经过一两年的适应,企业将迎来既增收又节支的美好局面:营收因为AI创造的新机遇而持续增长,用人需求却不像过去那样线性攀升,现有员工在AI加持下可以覆盖更多业务。

这将体现在宏观经济上,就是劳动生产率和GDP增速的提升。

有乐观的经济学家甚至预言,美国有望在AI时代重现年均4%经济增长的辉煌。

这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但仔细想想,人类历史上不也多次出现过类似的「跃升」吗?

重塑美国制造业的AI浪潮

这场由AI引领的科技竞赛,并非虚无缥缈地发生在「云端」。

它同样深刻地影响着现实世界的产业格局,尤其是美国久违的再工业化浪潮。

美国政府近年频频出台政策,与日韩等国达成合作协议,引资数千亿美元用于美国本土的高科技制造和基建:包括芯片工厂、新型核能、清洁能源电网等等。

这些恰恰是支撑AI时代算力所必需的命脉。

微软在威斯康星州豪掷73亿美元兴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建设先进晶圆厂,英伟达作为重要生态伙伴和客户;

初创公司也在德州、北达科他州等地开设液冷数据中心、风能发电厂。

可以说,AI需求正在把资本重新吸引回制造业和基建领域,为传统工业中心注入新活力。

纳德拉对此深有体会。

他指出,一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拔地而起,带动的是方方面面的就业和投资:从本地建筑、钢铁、水泥,到长期的维护、电力供应,再到周边社区的服务业繁荣。

这和当年制造业外流、工厂倒闭形成鲜明对比。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云计算龙头公司(微软、谷歌、亚马逊)不仅在国内投资,也在全球范围内输出先进技术和设备,帮助各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这相当于美国在新一代产业革命中牢牢占据制高点,同时加强了与盟友的科技纽带。

可以预见,在AI驱动的下一波全球产业布局中,那些拥有强大技术生态和可靠合作伙伴关系的国家,将赢得更多话语权和发展机遇。

携手开创未来

从硅谷初创到估值千亿美元的行业引领者,OpenAI用了不到十年;

从错失移动互联网到押中AI飞轮,微软则在纳德拉时代完成了华丽转身。

这两条轨迹本不相交,却因为2019年的那次握手紧紧缠绕在一起。

在外界看来,奥特曼和纳德拉的组合颇有些「亦师亦友」的意味:一位是初生牛犊、不走寻常路的AI狂热者,另一位是久经沙场、善于商业落地的产业舵手。

正是这种互补,让微软与OpenAI的合作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双方共同开发的ChatGPT引爆了全球AI热潮,把深度学习从实验室带入寻常百姓家;

微软借助OpenAI技术为自家产品注入新生命,使得几十岁的Office焕发第二春。

更难得的是,他们没有止步于商业成功,而是试图探索更高远的目标:在有生之年见证AGI的诞生,并确保它造福全人类。

当然,前路并非坦途。

如何让AI安全可控、如何在全球监管尚未统一的环境下快速创新,都考验着他们的智慧。

就连奥特曼本人也承认,实现AGI的技术路径可能会有出人意料的曲折;

纳德拉则在推动政府制定联邦层面的AI法规,以免各州各行其是扼杀创新。

可以说,这对搭档不仅要写代码、装服务器,还不得不穿梭于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参与制定「游戏规则」。

但无论挑战多大,他们眼中的机会更大——就像奥特曼在直播中所说:「如果明天真的出现了超级人工智能(ASI),我们依然希望微软帮助我们把它安全地带到每个人手中。」


奥特曼讲解OpenA的核心

曾几何时,AI领域充满了军备竞赛般的零和思维,而微软与OpenAI携手证明了另一种可能:当理想主义遇上实用主义,当初创的激情联姻产业的力量,科技创新不仅没有被冷冰冰的算力竞争磨去温度,反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正如一位业界评论者所言,这场合作「既关乎利润,更关乎人类的福祉」。

在波澜壮阔的AI时代序幕中,微软和OpenAI用行动写下了耐人寻味的一章。

而这故事的结尾,或许将由我们这一代人共同谱写。

技术的未来终将由人性与远见来定义。

参考资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nl833wXRz0

责任编辑:杨竞_NB170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曼联再见!5000万“废柴”转投AC米兰!7000万顶级“节拍器”来投

曼联再见!5000万“废柴”转投AC米兰!7000万顶级“节拍器”来投

头狼追球
2025-11-04 08:32:20
铁王!连续6场拉胯,1.24亿+30.8%命中率,这可是三当家啊,亏了

铁王!连续6场拉胯,1.24亿+30.8%命中率,这可是三当家啊,亏了

球童无忌
2025-11-04 16:07:51
佟丽娅在深圳扫购黄金!头发稀少假发明显,满胳膊黄金手串太吸睛

佟丽娅在深圳扫购黄金!头发稀少假发明显,满胳膊黄金手串太吸睛

观察鉴娱
2025-11-04 09:38:36
10岁患儿被切除6个器官迎来反转!舆论从网暴医生,转为网暴父母

10岁患儿被切除6个器官迎来反转!舆论从网暴医生,转为网暴父母

垛垛糖
2025-11-03 14:51:45
虽然赢了,但并不痛快!小鲨鱼杜锋上课,赵继伟替补不输胡明轩徐杰

虽然赢了,但并不痛快!小鲨鱼杜锋上课,赵继伟替补不输胡明轩徐杰

君马体育
2025-11-05 00:33:16
两家冷却液供应商回应理想MEGA召回事件

两家冷却液供应商回应理想MEGA召回事件

中国能源网
2025-11-04 12:54:07
57岁沪上大妈未婚未孕,寻找35年前海军初恋,见到他后却愣住了

57岁沪上大妈未婚未孕,寻找35年前海军初恋,见到他后却愣住了

古怪奇谈录
2025-07-24 14:37:17
世界冠军王艺迪:父亲省教练,母亲开球馆,从吊车尾守住中国荣誉

世界冠军王艺迪:父亲省教练,母亲开球馆,从吊车尾守住中国荣誉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3 14:11:22
发射基地传出噩耗!60颗卫星升空失败,一箭五飞有去无回

发射基地传出噩耗!60颗卫星升空失败,一箭五飞有去无回

花花娱界
2025-11-04 21:42:47
深夜,暴涨!美联储,重磅发声!

深夜,暴涨!美联储,重磅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1-04 07:54:10
统一台湾面临最大障碍:非美非台独,而是“中华民国”称号

统一台湾面临最大障碍:非美非台独,而是“中华民国”称号

温辞韫
2025-10-15 14:46:27
湖南一女子因长得太漂亮,直到55岁没上过一天班,三婚三离,颜值曝光后网友唏嘘.....

湖南一女子因长得太漂亮,直到55岁没上过一天班,三婚三离,颜值曝光后网友唏嘘.....

脆皮先生
2025-10-29 20:37:04
9000mAh!新机官宣:搭载天玑 9500e+超声波指纹!

9000mAh!新机官宣:搭载天玑 9500e+超声波指纹!

科技堡垒
2025-11-02 11:22:41
21岁女超模被卖山沟12年生6子,获救后和警方哭诉:不要带走孩子

21岁女超模被卖山沟12年生6子,获救后和警方哭诉:不要带走孩子

罪案洞察者
2025-11-04 14:07:49
终于明白,当年老王不让姚振华入股的原因了,原来是怕发现……

终于明白,当年老王不让姚振华入股的原因了,原来是怕发现……

麦小柒
2025-11-04 14:29:51
官媒出手,曝秦雯袭警被立案调查,已遭到反噬,势力大也没用

官媒出手,曝秦雯袭警被立案调查,已遭到反噬,势力大也没用

银河史记
2025-11-04 20:21:36
台湾问题已接近“临界点”,两大信号已释放,大陆可能要动手了!

台湾问题已接近“临界点”,两大信号已释放,大陆可能要动手了!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03 19:21:05
俄军步兵遭受巨大伤亡画面曝光!不计代价冲锋,尸体铺满道路

俄军步兵遭受巨大伤亡画面曝光!不计代价冲锋,尸体铺满道路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3 22:40:40
山西厅官跨省行贿山西省原省委书记之子胡志强案

山西厅官跨省行贿山西省原省委书记之子胡志强案

创作者_IE2295
2025-11-05 00:02:15
上海一女子称因劝阻邻居不要把垃圾扔其家门口遭围殴,当地:警方正在侦办

上海一女子称因劝阻邻居不要把垃圾扔其家门口遭围殴,当地:警方正在侦办

潇湘晨报
2025-11-04 14:45:12
2025-11-05 03:52:49
新智元 incentive-icons
新智元
AI产业主平台领航智能+时代
13785文章数 662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时尚
家居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卷首语 | 拒绝和解的勇气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