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在韩国搞了场高级别的会谈,结果挺出人意料——美国这边明显服软让步了。之前加给中国的10%“芬太尼关税”直接取消,还有24%的对等关税也继续暂停,连9月底刚公布、专门针对中资企业的“穿透性规则”(这规则能卡中资控股公司的脖子)也暂停一年。这消息一出来,全球市场都松了口气,大家都觉得中美关系总算有了缓和的苗头。
![]()
可就在这一片缓和的氛围里,欧洲的荷兰却干了件“吃力不讨好”的蠢事——一门心思跟着美国对付中国企业,结果把自己坑得里外不是人,成了这场博弈里最惨的输家。
荷兰到底干了啥?说起来也挺离谱。它听美国的撺掇,拿“国家安全”当借口,直接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下手了:不光冻结了人家高达147亿的全球资产,还大张旗鼓地换管理层,把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派过去的CEO张学政给停了职,甚至要求安插一个有“一票决定权”的外籍董事,还想把安世的股份(就留一股没动)都交给他们指定的人管。
荷兰嘴上一直喊“这是我们自己的决定,没受美国影响”,可事实根本藏不住。法院文件都显示,美国6月份就跟荷兰打招呼,要求换掉安世的中方CEO;而且荷兰动手的时间也太巧了——美国9月29日刚公布“穿透性规则”,荷兰30号就立马对安世下手,这不就是美国的“小马仔”嘛,跟着瞎起哄还不敢认。
但荷兰千算万算,没算到一个关键问题:安世半导体的“命门”根本不在荷兰手里!别看安世注册地在荷兰,可芯片生产最关键的“封装测试”环节(简单说就是芯片造出来后,得经过这一步才能用在汽车、电子产品上),70%的产能都在中国东莞的工厂里。这就相当于,荷兰抢过去的只是个“空架子”,真正能让芯片用起来的核心能力,攥在中方手里。
![]()
中方一看荷兰这么不讲理,也没客气,直接出手反制:暂停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芯片,东莞工厂的员工坚守岗位,业务跟荷兰总部彻底切割,自己独立运营。这一下可就捅了马蜂窝!
欧美日的汽车厂首先慌了神——安世的芯片是汽车供应链里的关键货,很多车型都得用。现在中方一限制出口,这些车企的芯片库存最多也就撑到本周,下周不少热门车型的生产线就得停摆!德国、日本甚至美国的车企都急得跳脚,纷纷找荷兰要说法,质问它为啥搞出这么大麻烦。
荷兰这时候才彻底傻眼。它本来以为跟着美国干,能抱上美国的大腿,说不定还能捞点好处。结果呢?美国转头就跟中国在会谈上握手言和了,把荷兰晾在一边不管了。荷兰不仅要面对全球车企的追责,还得跟人家解释为啥没法履行订单;想派代表团来中国谈和解,又拉不下脸,还嘴硬说自己“依法行事”,可真要它拿出“中方CEO有安全威胁”的证据,却啥都拿不出来,纯属睁眼说瞎话。
更惨的是,荷兰这波操作还把自己的口碑搞砸了。全球投资者都觉得荷兰营商环境太差,连外国企业的资产都能随便抢,谁还敢去投资?国际舆论也都在笑它——好好的生意不做,非要当美国的“马前卒”,最后被美国弃之如敝履,纯属自找的。
反观中方,不仅没吃亏,还掌握了博弈的主动权。闻泰科技明确说了,想解决问题可以,必须先恢复前CEO的职务,还得把安世半导体的完整控制权和所有权还给中资——这不仅是为了企业自身,更是守住了产业链的底线。而且经过这事儿,中国半导体产业还加速了自主化,安世中国区已经开始整合国内供应链,以后更少依赖海外环节,等于多了一次实战演练。
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企也开始转向中国区合作,因为只有中国能保证芯片稳定供应——这比任何政治口号都管用,也让全球产业链重新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
![]()
说到底,荷兰这次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想抱美国大腿,结果反被反噬;想抢中企资产,却没搞懂产业链的核心在哪。而中方能赢,靠的不是蛮干,而是手里攥着封装测试的命脉,有实实在在的产业链硬实力。
这事儿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别傻呵呵跟着美国瞎折腾,盲目当“马前卒”,最后只会像荷兰一样,沦为被利用、被抛弃的笑柄。中美这次博弈,高下早就分出来了——谁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谁才有说话的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