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美国靠着技术、军事和金融三大优势,在全球舞台上一直是说话最大声的那一个。但现在,局势正在发生变化。
在俄乌冲突持续长时间之后,今年中俄欧的多位专家坐下来认真聊了聊这个问题,得出的共识很明确: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是由某一个国家单方面主导的单极时代,而是走向了多中心、多力量的格局。
美国曾经牢牢掌控的三大垄断,现在已经被中俄分别打破两个,只剩下美元的霸权地位还在撑着。
以前大家都觉得,美国的军事力量是“天花板”级别的,想收拾谁就收拾谁,而且自己付出的代价特别小。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科索沃战争、后来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美国靠着先进的战机、精确制导武器,总能快速掌握战局,就算打久了,也只是花钱的事,本土从来不受影响。那时候不少国家都觉得,跟美国的军事力量硬碰硬,简直是自不量力,美国的军事垄断就像一层捅不破的窗户纸。
但俄乌冲突彻底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一开始不少人以为,俄罗斯面对美国和北约援助的武器,撑不了多久,毕竟美国的军事援助体系号称“天下第一”。可打下来大家才发现,美国的军事优势没那么神。俄罗斯虽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硬生生顶住了几十个国家的“群殴”,还把美国和欧洲的武器库存耗得差不多了。
最关键的是俄罗斯让美国尝到了“军事干预有成本”的滋味。以前美国援助别的国家,都是隔岸观火,卖卖武器赚点钱就行。这次不一样,为了援乌,美国前前后后砸了上千亿美元,还得把自己的先进武器拿出来,结果不仅没打垮俄罗斯,反而让自己国内的武器供应链出了问题。欧洲更惨,跟着美国对俄制裁,能源价格飞涨,通胀居高不下,老百姓怨声载道。
俄罗斯的打法也很实在,不跟美国玩“高科技炫技”,就用无人机、导弹跟对方耗,专门打美国援助的武器库和运输线。这种打法让美国意识到,就算自己武器再先进,也架不住对方“死磕”,而且一旦卷入久战,自己的经济和国内稳定都会受影响。
![]()
现在美国再想随便发动军事干预,就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长期的消耗,“想打就打”的时代是真的过去了。
中国破局技术封锁:你不卖给我,我自己造
如果说军事垄断是美国的“拳头”,那技术垄断就是美国的“大脑”。过去几十年,美国在芯片、航空航天、互联网这些关键领域,一直走在最前面,其他国家要么花钱买,要么引进技术,根本没有跟美国叫板的资格。
最典型的就是芯片,咱们以前造不出高端芯片,手机、电脑里用的核心芯片都得从美国或者美国扶持的企业手里买,美国一旦断供,不少行业就得“停摆”。
后来美国觉得中国发展太快,开始搞技术脱钩,又是限制芯片出口,又是打压中国的科技企业,想通过“卡脖子”把中国的科技发展摁下去。那时候不少人都担心,中国的科技行业会不会就此停滞?可没想到,美国的封锁反而成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催化剂”。
就说芯片领域,以前咱们可能还想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美国一断供,咱们就只能咬牙自己干。这几年,从芯片设计到制造,咱们一步步突破,虽然高端芯片跟美国还有差距,但中低端芯片已经能实现自主替代了。
去年华为Mate60Pro突然上市,里面的麒麟芯片让外界惊呼“中国突破了芯片封锁”,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这款芯片不是最顶尖的,但它意味着美国的封锁已经拦不住中国的技术进步了。
航空航天领域更不用多说,以前美国不让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咱们就自己建空间站。现在“天宫”空间站在太空稳定运行,还接待了不少国家的宇航员,而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反而快到使用寿命了。还有大飞机,C919的成功首飞和商业运营,打破了波音和空客的垄断,咱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大飞机。
技术这东西,靠买永远不如自己造。美国的技术封锁虽然让咱们走了不少弯路、花了不少冤枉钱,但也让咱们彻底放弃了“等靠要”的想法,逼出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现在中国在5G、新能源、量子通信这些新兴领域,已经开始跟美国并驾齐驱,甚至有些领域还实现了超越。美国的技术垄断之所以被打破,不是因为咱们有多聪明,而是因为咱们有“不服输”的劲,别人越是不让咱们干,咱们越要干成。
美元霸权:最后的堡垒,墙缝里已透风
军事和技术的垄断被打破后,就剩下美元霸权这个最后堡垒了。美元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它本身有多“值钱”,而在于它是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不管是国家之间的贸易,还是企业之间的投资,大多都用美元结算;不少国家的外汇储备,大部分也都是美元;甚至国际上的石油、黄金这些大宗商品,也得用美元定价。
这就意味着,美国只要印印钞票,就能买遍全世界的东西,要是哪个国家不听话,就用美元霸权制裁,冻结对方的美元资产,让对方的经济陷入困境。
不过,就算是这么坚固的堡垒,现在也开始出现裂缝了。最大的挑战就来自中俄,还有不少不想再被美国“收割”的国家。大家都开始意识到,把鸡蛋都放在美元这个篮子里太危险了,得想办法分散风险。
俄罗斯的做法最直接,因为受到美国的制裁,俄罗斯干脆在能源出口中大量使用卢布结算,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大客户。去年中俄还达成了协议,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用卢布和人民币各占50%的比例结算,这一下就绕开了美元。
别小看这一步,能源贸易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品类之一,能源结算不用美元,就等于在美元霸权的墙上凿了个洞。
中国的做法更稳妥,一步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咱们搞了跨境支付系统(CIPS),就是为了替代美国主导的SWIFT系统,现在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用了。
除了中俄,印度、巴西这些新兴经济体也在搞“去美元化”,比如印度和俄罗斯贸易用卢比结算,巴西和中国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甚至连美国的盟友欧洲,也在偷偷搞小动作,比如欧洲搞的“INSTEX”系统,就是想在和伊朗的贸易中绕开美元。
当然,咱们也得承认,美元霸权想彻底倒台还不容易,毕竟用了几十年,大家的使用习惯、整个金融体系的配套都还围绕着美元转。但趋势已经很明显了,美元“一家独大”的时代正在慢慢结束。
美国三大垄断的松动,本质上是全球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以前美国之所以能垄断,是因为其他国家要么实力不够,要么一盘散沙。现在中俄站了出来,用各自的方式打破了垄断,其他国家也跟着觉醒,单极时代自然就过去了。未来的世界,不是谁说了算,而是大家坐下来商量着来,这可能才是更公平、更稳定的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