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中美谈判释放积极信号以后,市场开始关注中美贸易,尤其是农产品贸易。
其中最关注最大的就是大豆。
而根据目前来看,中国进口美豆是大概率事件,而其实已有中国企业订购了3船共计18万吨了。
后续预计还会继续进口。
而市场更关心的是,除了美豆,还有哪些农产品可能会重返中国市场呢?
比如玉米。
虽然我们的玉米自给率很高,但是由于玉米和豆粕都是重要的饲料原料,而国内生猪产能高企,存栏庞大,所以对玉米以及豆粕的需求也就很高。
今年我国进口玉米出现了骤降,但是在前几年,进口玉米数量连续5年超过配额限,最高时达到了2800多万吨。
而在这些进口玉米中,就有美玉米。
![]()
所以并不排除,两国贸易缓和后,美玉米也会重返中国市场。
但预计数量有限。
一方面是国内玉米供应增加,并且生猪产能已比前两年有所下降,意味着对玉米的需求不那么迫切了,所以在国内玉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进口玉米的总体数量就减少了,自然美玉米也就不会太多。
另一方面,和美豆一样,近几年美玉米在中国进口玉米中的占比逐年下降。
之前我国进口玉米主要来源是乌克兰玉米和美玉米,比如在2020和2021这两年,我国进口玉米数量激增,其中美玉米的占比达到了70%。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乌克兰玉米出口受阻,一度美玉米成为我国进口玉米的主要来源。
后来中国和巴西扩大贸易合作,随着巴西玉米对华出口,美玉米在中国市场的占比大幅缩小。
到2024年,美玉米在中国进口玉米中的占比仅剩15%。
所以和大豆一样,即便恢复美玉米进口,数量也不会太多,占比依然有限。
![]()
再有就是小麦和高粱。
我国小麦自给率很高,通常进口小麦只用作饲料和品种调剂,但和玉米一样,2025年开始我国小麦进口数量大幅回落,一方面是国内小麦丰产,供应充足,另一方面本来对外依赖也不大。
而进口高粱也主要是用作饲料替代,而经过进口结构调整以后,对美国高粱的进口也大幅下滑。
所以即使关税下降,进口数量预计增量有限。
另一个关注比较多的就是牛肉。
中国对牛肉的消费逐年激增,而国内肉牛养殖尚处于初级阶段,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所以中国对牛肉的进口也是逐年增长。
我国牛肉进口来源主要有巴西、阿根廷、美国、俄罗斯以及澳大利亚,与玉米和大豆的趋势差不多,美国牛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正逐年缩减。
比如今年一季度,就有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对华出口资格到期而没有续签,后来美国又发动关税战,更使美国牛肉出口成本大增,出口直接呈断崖式下跌。
![]()
虽然此次谈判释放了利好信号,有利于美国牛肉重新对华出口,但是出口空间并不大。
因为当美国牛肉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其他出口国家快速补位。
比如澳大利亚牛肉对华出口就出现了飙升。
7月份时澳大利亚对华牛肉出口额就达到了2.21亿美元,8月份再接再厉,增至2.26亿美元。
所以即便现在出口通道重新打开,但市场格局已经改变,美豆回不到从前了,其他农产品也回不到从前了。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