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打小儿就是神童,奥数、围棋、乐器样样精通,考试回回第一,清华北大起步。亲戚朋友都觉得他将来必成大器,不是商界巨子就是学界泰斗。可一晃二十年过去,同学聚会,你发现他过得……特拧巴,甚至可以说是潦倒。拿着微薄的薪水,干着憋屈的活,一身才华愣是没地儿使。
这事儿特奇怪,按理说,聪明人掌握了核心科技,不该混得风生水起吗?为什么现实里,那么多极其聪明的人,一辈子都好像被摁在社会的底盘上,动弹不得?
![]()
这事儿吧,要掰开了揉碎了看,特别有意思。
首先,咱们得给聪明这词儿去去魅。
我们平时说的聪明,尤其是爹妈嘴里的聪明,99%指的是做题能力。你家孩子背唐诗快,你家孩子会解鸡兔同笼,你家孩子物理考满分。这叫聪明吗?叫。但这只是考试型聪明。
这种聪明,是在一个规则极其确定的赛道里跑赢别人的能力。
你看学校里是啥环境?一个老师,一本教材,一套标准答案。你的任务就是把这套标准答案原封不动地塞进脑子里,再在卷子上复现出来。谁复现得又快又准,谁就是第一名,谁就聪明。
这是一种纵向的聪明。在一个深度一公里的窄井里,你打到了900米,别人只打到500米,你赢了。
可社会是啥?
社会是个规则极其模糊的修罗场。它不是一口井,它是一片沼泽地。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甚至连题目都得自己找。你物理考100分,跟你能不能把一个土豆卖出去,没半毛钱关系。你微积分算得再溜,也算不出你丈母娘啥时候会突然发火。
社会上真正顶用的聪明,是一种横向的能力。是怎么在烂泥地里找到能下脚的地方,是怎么把手里八竿子打不着的资源攒一块儿,是怎么笑嘻嘻地跟不喜欢的人合作,是怎么在被人扇了左脸后,还能舔着脸把右脸伸过去……只要这事儿能成。
这叫生存智慧,或者叫社会化能力。
很多考试型聪明人,缺的就是这个。他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反面,他们是精致的失败者。他们在象牙塔里被保护得太好,以为世界就是一张卷子,只要我够聪明,就能拿满分。
结果一脚踏进社会,发现游戏规则全变了。这里不看你懂多少,只看你能换来多少。
考试型聪明人的第一个大坑,叫智力上的傲慢。
你发现没,越是学习好的,越容易鄙视差生。他打心眼儿里觉得,我智商170,你智商90,你就是个傻子。
等进了社会,这套鄙视链他会原封不动地带进来。
他看老板,觉得老板就是个土包子,没读过几本书,全靠运气好。
他看同事,觉得同事都是笨蛋,这么简单的活儿都干不利索,还得加班。
他看客户,觉得客户啥也不懂,净提一些五彩斑斓的黑这种傻X需求。
他谁都看不上,就觉得自己最牛。
可社会运行的逻辑是合作和交换。你再牛,你也得跟人搭伙。
你鄙视老板,你就永远理解不了老板为啥要忍着恶心去陪酒拉项目,你以为他喜欢啊?他是为了公司能活下去,你下个月才能有工资发。
你鄙视同事,你就没法跟人好好协作。一个项目,不是你一个人聪明就够的,它是个木桶,最短那块板决定了水位。你天天骂同事是猪,最后项目黄了,你是那个聪明的猪队友。
你鄙视客户,你就拿不到单。客户是不懂技术,可客户有钱啊!人家的需求就是五彩斑斓的黑,你的本事是把这个黑给它实现出来,而不是教育客户色彩学上没有这种黑。
天天摆着一张你们都是傻X的脸,谁愿意跟你玩?谁愿意把机会给你?
这种傲慢,说白了就是角色转换失败。在学校,你是甲方,老师求着你学,爹妈捧着你。到了社会,你就是个乙方,你得去服务别人,去创造价值,去换取报酬。
聪明人往往拉不下这个脸。他们觉得伺候别人,是种耻辱。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大坑:对规则的洁癖。
考试型聪明人特别喜欢确定性。他们喜欢一切都是明码标价、非黑即白。
可社会偏偏是灰色的。
你想升职,不是你KPI做得最好就一定是你。你还得看老板对你的观感,看你是不是自己人,看你有没有威胁到别人的蛋糕。
你想赚钱,不是你做的产品最牛逼就能卖爆。你得会营销,会包装,会讲故事,甚至还得会忽悠。
聪明人一看这个,就受不了了。
凭什么?这不公平!
那个谁,明明技术没我好,就因为会拍马屁,升职了?
那个产品,明明是智商税,居然卖得那么火?这世界太魔幻了!
他们会陷入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和现实中的无力感的撕裂中。他们鄙视那些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觉得他们胜之不武。
他们宁愿守着自己的干净,也不愿意去碰那些脏活儿。
啥是脏活儿?
跟客户赔笑脸是脏活儿。
求人办事、送礼拉关系是脏活儿。
做个80分的东西先上线抢占市场,再慢慢迭代,也是脏活儿(因为不够完美)。
他们就像一个洁癖外科医生,非要病人先洗个三天三夜的澡才肯动手术,结果病人早凉了。
而那些被他们鄙视的土包子呢?
人家没这个包袱。人家知道,这世界就是草台班子,先活下来再说。规则不合理?那我就在规则的缝隙里跳舞。市场很混乱?太好了,混乱才有机会。
你还在纠结这不公平,人家已经把钱赚到手了。
等你反应过来,想下场了,对不起,风口已经过了,坑都被人占满了。
第三个大坑,叫过度思考,执行力为零。
这是聪明人的通病。
因为他们脑子快,所以他们能在一秒钟内,想出A方案的10个优点和12个缺点,B方案的8个优点和15个缺点。
普通人:这事儿好像能干,干了再说!
聪明人:等等。我先调研一下市场。万一失败了呢?万一A股崩了呢?万一外星人打过来了呢?这个商业模式的闭环在哪里?护城河够不够深?
他们能在脑子里把这事儿推演八百遍,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风险太大,不干。
或者,他们追求完美开局。
想写个公众号,得先把排版学三个月,把PS学六个月,再把古今中外的爆款文案全扒一遍。等你准备好了,黄花菜都凉了。
而那个你鄙视的二狗子,初中毕业,文案狗屁不通,但他今天写一篇,明天写一篇,后天拍个视频,天天发。发了三个月,粉丝比你研究了三年的还多。
为啥?
因为社会奖励的是行动,不是思考。
你脑子里的完美方案,在没落地之前,一文不值。
别人那个60分的破方案,只要跑起来了,它就能在市场里获得反馈。
这个反馈比你关门造车重要一万倍。
你卖个煎饼,第一个顾客说太咸了,你马上改。第二个顾客说加点辣子,你马上加。三个月后,你的煎饼就是方圆五里最好吃的。
而那个聪明人呢,还在实验室里研究面粉、水、鸡蛋的最佳黄金配比,研究煎饼果子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你觉得谁能活下来?
聪明人总想一次做对。而社会赢家都是不断试错。
他们把聪明当成了一种免于失败的护身符。可这个世界上,哪有不湿鞋的道理?
第四个,也是最隐蔽的一个坑:路径依赖和心态脆弱。
啥叫路径依赖?
就是你靠做题成功了二十年,你就以为做题是全世界唯一的成功方式。
你考上了清华北大,你就是这条做Kpi路径上的王者。你自然会认为,只要我继续Kpi拿第一,我就能赢一辈子。
所以你到了公司,你还是玩命地做KPI。老板让你做PPT,你做到120分,字体、间距、配色都完美无瑕。
但你没想过,老板让你做PPT,可能只是想让你去跟别的部门通个气。那个PPT本身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拿着PPT去沟通这个动作。
你也没想过,你把PPT做得再好,也只是个执行者。而那个天天跟老板吹牛逼、聊战略的同事,虽然PPT做得稀烂,但他成了你的上司。
因为你还在做题,人家已经在出题了。
这就会导致心态脆弱。
一个从小到大都是天之骄子的人,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失败二字。他的自尊心,比天还高。
可社会,就是个失败模拟器。
你谈客户,十个有九个会拒绝你。
你做项目,90%都会黄。
你创业,99%都会死。
聪明人第一次遇到这种全方位的否定时,会发生什么?
崩溃。
我这么聪明,我方案这么完美,你们凭什么不买单?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输了?
他们无法接受失败。一次失败,就足以摧毁他们的全部自信。
他们会干嘛?
退缩。
他们会退回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干脆不当老板了,回去当个程序员,或者考个研、考个博,甚至考个公。
他们会找一个规则清晰、不用求人、只看智商的壳里躲起来。
他们会安慰自己:我不是不行,我只是不屑。你看那些发财的,都是一群俗人。我追求的是精神世界。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很多高知分子,最后在一些基层岗位上躺平了。他不是真的想躺,他是站不起来了。
他被社会毒打一次,就彻底趴下了。
而那些不那么聪明的人呢?
人家从小就被打惯了。考试不及格,被老师骂,被爸妈打,脸皮早就厚得跟城墙一样了。
进了社会,被客户骂两句?毛毛雨啦。
项目黄了?操,倒霉。下一个!
他们有一种特别牛逼的能力,叫钝感力,或者叫皮实。
你打我一拳,我晃晃脑袋,爬起来接着干。
这种屡败屡战的能力,在社会上,比你的智商重要一百倍。
所以你看到了,一个考试型聪明人的堕落轨迹:
抱着智力傲慢入场,看谁都是傻子。
遇到灰色规则,水土不服,开始抱怨不公,不屑为伍。
转而过度思考,追求完美,不敢行动,错失良机。
在路径依赖里打转,用做题思维应对社会问题。
最后被现实毒打一次,心态崩溃,退缩回自己的安全区,一蹶不振。
他们就像一把屠龙刀。理论上,它锋利无比,能砍断一切。
但现实世界里,根本没有龙。现实世界是让你去切土豆丝。
你拿着一把几百斤的屠龙刀,你跟那土豆丝较劲。你当然切不过人家隔壁摊王麻子那把破菜刀。
你越使劲,越别扭。你越聪明,越痛苦。
那真正的社会型聪明是啥样的?
是向下兼容的能力。
是你知道自己聪明,但你愿意把自己归零,去扮演一个傻子。去倾听客户的傻X需求,去理解老板的土包子战略,去团结那些笨蛋同事。
是目的导向的能力。
是为了把事儿做成,你可以不在乎姿态好不好看。面子算个屁,里子才重要。只要能打赢,当孙子都行。
是快速迭代的能力。
先开枪,再瞄准。先搞个60分的版本扔出去,让市场骂,市场骂你一句,你改一下。改着改着,就成100分了。
说白了,社会不需要最聪明的人,它需要最合适的人。
你是一颗精妙绝伦的劳力士机芯里的齿轮,但社会这台拖拉机发动机,需要的是一个皮实耐操、沾点泥也能转的粗铁齿轮。
你非要往拖拉机里钻,下场只能是被碾碎,或者被吐出来。
说到底,那些高智商的底层人,不是输给了智商,是输给了切换。他们没能把学校操作系统切换到社会操作系统。他们用解微积分的脑子去处理人情世故,用写论文的严谨去做一锤子买卖,活活把自己聪明死了。真正的牛人,都是能屈能伸,既能钻研火箭,也能弯腰捡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