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2020年那片被冰雪封锁的边境地带,曾出现一幅极具视觉冲击的画面。一侧,我国边防战士围坐在热腾腾的火锅旁,享用着新鲜蔬菜、鲜嫩肉片和刚出锅的包子;另一侧,印度士兵却只能面对一盆颜色浑浊、质地黏稠的咖喱糊状物,两者的饮食条件形成鲜明对比,令人难以置信。
![]()
2. 为什么印军基层部队的伙食能差到如此地步?这样严重的后勤问题又是如何长期隐藏在公众视野之外的?
![]()
3. 糊糊里藏着什么鬼
4. 对于大多数印度普通士兵而言,每天三餐的核心几乎都围绕着一种被称为“达尔”的炖煮类食物展开。这种将豆类、根茎蔬菜与大量香料长时间熬制而成的浓糊,早已失去原材料原本形态。它的存在,表面上是为了方便大规模供餐,实则为后勤链条中的种种暗箱操作提供了绝佳掩护。你永远无法判断入口的是豆子还是变质原料,因为所有味道都被厚重的姜黄、辣椒油和劣质植物油彻底掩盖。
![]()
5. 这种遮蔽手段,有时仅仅是为了应对食材腐败问题。士兵们早已对饭中掺杂沙石习以为常,发霉的大米、腐烂的土豆、长虫的干菜是餐桌常客。炊事间蚊蝇肆虐,老鼠横行,餐具清洗后唯一的“消毒”方式,就是放在烈日下暴晒片刻。隔夜剩菜未经检测便直接回锅加热,再次端上桌,已成为军营食堂不成文的规定。在“不吃就得饿着”的现实压迫下,士兵别无选择,只能咽下这些可能危害健康的餐食。
![]()
6. 更令人震惊的是,某些时候,这碗糊糊里隐藏的东西远比过期食材更加恶劣。早在2005至2006年期间,印度多个军事基地接连爆发群体性肠胃疾病事件,大量士兵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甚至脱水症状。起初外界普遍归因于气候不适或水源污染,但后续调查结果令人瞠目结舌:供应给部队的食物中,竟混入了约一千吨专用于喂养猪只的牲畜饲料。
![]()
7. 而这批所谓“猪粮”本身质量极差,含有超标重金属成分,导致不少士兵出现慢性中毒迹象,肝肾功能受损。事件背后的运作模式更是荒唐至极——涉事供应商先是故意终止正规军粮采购合同,随后勾结军方内部管理人员,签订了一份价格虚高四千万卢比的新协议,用劣质动物饲料顶替士兵口粮,从中牟取暴利。
![]()
8. 此事当时在印度国内掀起巨大舆论风暴,然而令人愤慨的是,近二十年过去,那些将猪饲料送上军人餐桌的责任人,至今无人被依法追责。这并非偶然个案,而是印度军队系统性腐败的缩影。数据显示,在2013年至2022年的十年间,仅与伙食及军需物资相关的贪腐案件就多达1080起,平均不到三天就会发生一起。
![]()
9. 军官监守自盗的现象屡禁不止,本应配发给一线士兵的粮食、罐头、食用油等基本物资,常常被私自运往黑市倒卖牟利。即便是驻守在海拔五千米以上高原哨所的边防部队,也难逃此类侵吞行为。从每年公开披露的五百余起采购舞弊案,到2000年至2023年间累计登记在册的超过1800宗腐败记录,冰冷数字背后折射出一个残酷事实:士兵碗中的每一口糊糊,或许都掺杂着被克扣的军费、动物饲料的残渣,以及对他们人格尊严的彻底践踏。
![]()
10. 吃得越差身体越胖
11. 按照常理推断,长期摄入如此低劣的食物,士兵理应呈现营养不良、体态消瘦的状态。但讽刺的是,印度军队当前面临的重大健康危机,恰恰是肥胖率居高不下。这碗看似简单的糊糊,制造了一个荒诞悖论:它让士兵在缺乏必要营养的同时,又陷入热量过剩的困境。
![]()
12. 根源在于其饮食结构严重失衡。为了掩盖劣质食材的异味并快速提供饱腹感,军队厨房普遍采用重油爆炒、高温煎炸、浓烈调味的方式烹饪。主食多为高碳水化合物的油炸面饼和大量土豆泥,搭配甜度惊人的奶茶。这类膳食虽然能短时间内填饱肚子,却极度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13. 由此催生出一种奇特现象:新兵入伍时常因家境贫困而营养不良,服役数年后反而变得大腹便便、行动迟缓。统计表明,约35%的印度现役士兵体重超标,另有15%已达到医学定义的肥胖标准。在2017至2020三年内,非战斗原因死亡的三千六百多名士兵中,超过六成死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与肥胖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
![]()
14. 高热量摄入本可通过高强度训练加以消耗,但在印度军队日常安排中,真正的体能锻炼时间极为有限。士兵的大部分精力被耗费在繁琐的内务整理、政治学习和文书工作上,每周用于力量训练和耐力提升的课时少之又少。摄入远高于消耗,身体自然如气球般膨胀起来。
![]()
15. 面对这般恶劣的饮食环境,难道就没有人站出来抗争吗?2017年,一名驻守北部边境的士兵亚达夫,鼓起勇气在社交平台上传视频,揭露部队伙食黑幕。他在镜头前展示了一张烤焦发硬的薄饼,以及一锅仅含姜黄粉和食盐的“达尔汤”,哽咽诉说他们是如何在饥饿状态下完成巡逻任务的。
![]()
16. 视频迅速引发全国关注,舆论哗然。然而亚达夫的结局令人唏嘘。军方迅速介入调查,最终以“精神状态异常”为由将其强制退役,并宣称其发言“不具备真实性”。这场典型的“杀鸡儆猴”式处理,无疑堵死了底层士兵表达诉求的最后一扇门,迫使他们继续沉默地吞咽那碗名为“命运”的糊糊。
![]()
17. 军官的牛排士兵的糊
18. 士兵吃糊糊,并非因为国家财政拮据。事实上,印度年度军费开支常年位居全球前列,2023年更突破760亿美元大关。真正的问题,在于军队内部存在一条看不见的“餐桌分界线”,这条界限源于英国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森严等级制度。
![]()
19. 分界线的一侧,属于军官阶层。他们享有独立餐厅,每日供应新鲜蔬果、肉类、鸡蛋和乳制品,饮食结构科学合理,与基层士兵共用的大锅饭形成天壤之别。这种特权不仅体现在餐桌上,也延伸至生活待遇。少数高级军官可入住配备供暖系统的保温营房,而绝大多数士兵则十几人挤在一间四处漏风的大通铺中,依靠燃烧煤油或劣质煤炭取暖,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中挣扎求生。
![]()
20. 那么,既然服役条件如此艰苦,为何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印度青年争相报名参军?答案藏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对于全国近十亿月收入不足一万卢比(约合人民币八百元)的人群,以及超过两亿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的家庭来说,参军几乎是唯一能够摆脱贫困命运的机会。
![]()
21. 一名普通士兵若算上各类津贴补助,月薪可达三千多元人民币,远超多数农村家庭收入。更重要的是,长达十七年的服役周期加上退役后的稳定养老金,足以支撑整个家族实现阶层跃迁。因此,哪怕军营里的饭菜只是寡淡糊糊,也比在家饿着强得多。
![]()
22. 正是这些底层士兵的隐忍与牺牲,维系着一个庞大而扭曲的利益网络。那笔高达七百余亿美元的巨额军费,究竟流向了何处?首先,约四分之一的资金,即接近180亿美元,被用于支付庞大的退役军人养老金体系。其次,由于本土军工产业薄弱,大量经费被迫用于外购武器装备,而这正是腐败滋生的温床。
![]()
23. 从1999年卡吉尔冲突期间,以每具2500美元天价采购成本仅为1200美元的棺材;到2012年塔特拉军车丑闻,以高出市场价30%的价格引进重型运输车辆;再到专为烈士遗属修建却被高官政要侵占的“阿达尔什公寓大楼”事件,桩桩件件触目惊心。据多方估算,每年因腐败流失的军费可能高达总额的四分之一,折合约50亿美元以上。
![]()
24. 这笔巨款,原本足以让前线士兵穿上现代化防寒服,而非穿着上世纪80年代的老式棉衣在雪原上执勤,导致冻伤、肺水肿频发;原本可以为他们提供净化饮用水系统,而不是让他们饮用边境地区含盐量超标、无法饮用的半咸地下水;原本也能建立标准化野战厨房,供应营养均衡的热食,而非那一碗冰冷黏稠的糊糊。可惜的是,经过层层截留与盘剥,最终落到士兵手中的资源,只剩下一碗糊。
![]()
25. 以上就是关于印军伙食问题曝出丑闻的相关内容,各位看官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
26. 参考来源:
![]()
2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