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第5季,49岁的林心如来了。
微博官宣时,林心如的配文是:“有些美好一旦失去可能就难以挽回”。此句一出,舆论哗然:她和霍建华的婚姻真的亮起了红灯吗?
图片
这些年,她和霍建华的婚姻一直不被外界看好,当她来《再见爱人》的消息得到证实时,好事者似乎有一种“得偿所愿”的快感。但她道明来意:“我是来避免犯错误的……从别人的问题上面,会不会看到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而不自觉”。
《再见爱人5》或许会成为自己经营婚姻的启示录,这是林心如出现在观察室里的原因。而她透露出的和霍建华之间的相处细节,也不禁让网友感慨,“无论事业还是爱情,‘还珠三美’中,走得最远的竟然是当初最不被看好的‘紫薇格格’”。
![]()
图片
王朔曾在《看上去很美》里留下一行文字:真希望在电影里过日子,下一个镜头就是一行字幕:多年以后。
倏忽一瞬,那个在骑着马在大草原上高唱红尘作伴、潇潇洒洒的“还珠三美”,也从1998年《还珠格格》的镜头里,来到了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有人风头正劲时忽然杳无音信,有人人生得意时无奈远走他乡。
唯有最柔和的“紫薇”,在走出紫禁城后,在起伏不定的人生境遇中,一步一步,布控自己的人生命盘。
![]()
图片
转身与超越
2023年,林心如决定把主角留给了吴慷仁,自己只以制作人的身份,为《有生之年》保驾护航。
故事一开始,41岁的高嘉岳回到了失联已久的家。回家的原因很现实,也很难堪:生意失败,女友劈腿。
人生折戟之时,高嘉岳留下了一封遗书,遗书的末尾,他写道:“有生之年,能长这么大,算不错了。”
![]()
图片
很多人看到这句话,不自觉地红了眼眶。
成年人的世界里,是家庭与工作的紧密交织,婚姻与情感的若即若离,年龄与事业的南辕北辙。有生之年,不惑之年,谁的身上没点高嘉岳的影子,谁又没有过高嘉岳的忍辱负重,更有甚者,像高嘉岳一样,在自我了断和拼命死扛之间挣扎不休。
现实又细腻,敏感又敏锐,不需要刻意渲染夸张的情节,只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一铺陈开来,就能让观众有亲历之感。
这部剧里有一条高赞留言:“愿意出钱让林心如一年制作100部片。”
2023年,除了《有生之年》,林心如制作的《模仿犯》也收获了不俗的口碑;2022年,一部《华灯初上》斩获11项提名,成为了网飞年度台剧。
![]()
图片
作为一名制作人,林心如对作品有独特的把控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能精准地捕捉到普通人难以言说的情感与现实困境,像同性恋者、夜店女郎、女性创业者、中年loser……
曾经,她是偶像剧里真善美的紫薇和茹萍,也是历史长卷中智慧美貌并存的窦漪房和马馥雅,那时的林心如,更在意如何演绎好绝对的主角,和如何成为镜头前的焦点。
但当她完成了演员到制作人的华丽转身后,当她的视角从宏大叙事中的家国情仇,逐步转向如何深刻诠释这个时代里被忽略的角落和心声时,林心如的人生轨迹也在走向更深刻的转变。
![]()
图片
命运的推手
一切起点,要回溯到1995年。
那时的林心如刚刚高中毕业,在犹豫要不要继续读书深造时,命运推了她一把。
19岁的某一天,她陪朋友去广告片场,却因清丽甜美被导演一眼看中,拍了一支广告。这则与郭富城合作的15秒广告,成了林心如步入演艺圈的入场券。
导演朱延平看到这则广告,觉得林心如的形象很符合自己电影《学校霸王》的女主角,遂将她引至镜头前,而林心如的演绎之路,也正式开启。
![]()
图片
第一次进剧组,林心如手心直冒汗,因为和她演对手戏的,是当时红遍亚洲的林志颖。
开拍前,林志颖悄悄递来一张小纸条:“别慌,跟着我来。”
从片场一张安抚的纸条,到杀青宴上的真挚告白,两人的情愫从戏里延伸至戏外。
只不过第二年,22岁的林志颖入伍服兵役,20岁林心如北上拍戏。再后来,他渐行渐远的事业,她水涨船高的人气,成为了一道落差巨大的天堑,横亘在这对“金童玉女”之间。5年的恋情,最终也成了彼此青春纪念册里褪了色的那一页。
![]()
图片
1997年,琼瑶筹拍《还珠格格》。可开拍前一周,原定“小燕子”的演员李婷宜因接到张卫健《少年英雄方世玉》的邀约,无法前来拍摄。
李婷宜的辞演,让琼瑶不得不重新排兵布阵。
原本只有5集“塞娅公主”戏份的林心如,因为这个并不愉快的巧合,有了出演“紫薇”的机会。
但琼瑶还是不放心这个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她提醒林心如:“你试试紫薇吧,就是哭戏多,怕你扛不住。”
果然,紫薇被容嬷嬷扎针的那场酷刑戏,林心如盯着李明启老师手里的针,就是掉不下一滴眼泪,琼瑶当场发火:“你要是再哭不出来,这部戏就换演员!”
那段时间,林心如常因为自己哭不出来导致整个剧组收工,剧组甚至有演员以为林心如会提前离开,大方地请她吃北京烤鸭,在天安门广场合影,以应对猝不及防的离开。
为了不被换掉,收工后的林心如把自己关在酒店里,对着镜子练“隐忍的哭”“崩溃的哭”“委屈的哭”,还给琼瑶打去电话:“阿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通宵练哭戏都可以,我不想失去这个角色。”
终于,再开拍时,她眼眶泛红却强忍着泪,直到台词落下才落下那滴泪,琼瑶看着监视器,悄悄对助理说:“这孩子,总算懂紫薇了。”
回忆起拍《还珠格格》的经历,林心如直言身体和心灵都很辛苦。但琼瑶的剧千载难逢,所以就算拼尽全力,也要为自己争取。
![]()
图片
当时在凤凰卫视做主持人的张铁林,抱着赚点外快的想法,和电视台请了假来拍《还珠格格》,可在他看来,这部剧不会火,因为这是“一部狗血爱情剧,一帮孩子演员,没一个称得上腕儿”。
而琼瑶的重心也倾斜于另一部电视剧《苍天有泪》上,这部云集了蒋勤勤、朱茵等知名演员的电视剧,备受期待。
但谁都没想到,《还珠格格》的收视率不仅碾压前者,还超过了当年的春晚,直接冲到了54%。街头巷尾的歌声里,不是动力火车的片头曲《当》,就是李翊君演唱的片尾曲《雨蝶》。
![]()
图片
作为九十年代现象级电视剧,《还珠格格》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还成为了一代人的共同回忆。此后的每一年,这部古偶剧都会在寒暑假定期播出。
直到2014年,琼瑶因于正抄袭一事与湖南卫视产生嫌隙,收回了《还珠格格》的版权。停播4年后,双方冰释前嫌,这部剧才得以复播。
而当年在剧中毫无知名度的青年演员们,因为角色的成功与爆火,纷纷迎来了事业的腾飞期与转折点。
但于林心如而言,“紫薇”让她登上了春晚,唱起了《溜溜的她》,延长了她演员的生命线,但也一度成为了一个温柔的“镣铐”,禁锢了自己的其他可能性。
![]()
图片
给自己掌舵
小陶虹曾说过一个段子:“你演了个茄子,所有紫色都找上门了”。这句话在林心如身上也得到了验证。
因为紫薇,她续约“如萍”,后来《男才女貌》里的苏拉也找上门,再后来,她接演了张爱玲同名小说《半生缘》里那个被姐夫侵犯、与爱人错过一生的顾曼桢,也被观众说:“看到她就想起紫薇”。
![]()
图片
29岁那年,林心如拍《魔术奇缘》,有一场戏要演出女主角得知真相后的崩溃感,导演喊“卡”后,林心如忽然坐在地上哭了:“我演了十年温柔的角色,连怎么发脾气都快忘了。”
这部戏拍完后,她推掉了所有片约,独自飞去了纽约游学。
异国的街头,没有助理,没有朋友,更没人认识她,她素面朝天地挤地铁,穿着牛仔裤逛博物馆,裹紧大衣在雪里转圈,也踩着拖鞋在咖啡馆里写日记。
那段前所未有的自由时光,成了林心如人生“最透亮的篇章。” 她在日记里记录下那时的心境:“那是我第一次觉得,我不是‘林心如’,只是我自己”。
可当她修复好自己重返战场时,林心如发现,虽然只离开了一年,演艺圈却早已换了江山。
![]()
图片
游学归来后,林心如递出去的剧本大多石沉大海,演艺圈更新加速,新人层出不穷,属于自己的辉煌也迅速成为了遥不可及的过去。
不愿被动等待的她,觉得“是时候自己掌舵了!”
33岁那年,她成立了工作室,也成了自己的制片人:“当演员要看别人脸色,当制片人我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故事。”
2011年,林心如制作并主演的首部古装剧《倾世皇妃》一经面世,收视率破1.7。之后,她又接连制作《秀丽江山之长歌行》《画皮之真爱无悔》等作品。
2013年她以12.4亿身价登上明星富婆榜,采访里笑着说“当老板真不错”。
![]()
图片
春风得意之时,质疑也随之涌来。
《美人心计》里的窦漪房,《倾世皇妃》里的马馥雅,被外界调侃“玛丽苏”情结太重;38岁的林心如在《秀丽江山之长歌行》里出演16岁的“阴丽华”,更让网友吐槽林心如“装嫩太明显”。
与此同时,早年林心如在《康熙来了》中吐槽“周杰舌吻”自己的事件,在被周杰公开澄清回怼后,这枚来自于她的回旋镖经过了20多年的旋转后,最终还是朝着林心如的方向,毫不迟疑地飞了回去。
加之芭莎慈善会上,她和霍建华高调亮相却没有捐款的迷雾操作,更让外界对她的认知有了重新定义。后来婚礼上的黑脸,更让网友解读为“逼婚”。
几件有损名誉的大事,让林心如的声誉一落千丈。
![]()
图片
可在风评直线下滑时,林心如却走进了内娱的综艺《我们的美好生活》。
她大概意识到因为此前“口不择言”带来的纷纷扰扰,外界会带着放大镜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但她欣然前往。
就像最近正在录制的《再见爱人5》,她明知道自己和霍建华的婚姻经常被外界诟病,但还是在风口浪尖时来了。
有人说,林心如是一个“狠人”。一切有助于她弯弓搭箭,帮助她能够击中目标的“狙击点”,她都愿意尝试。
所言不虚,她自觉“做节目蛮多挑战的,经常会感觉学无止境”,而“芒果台录制的节目很棒,参加节目更是一种学习”。
她也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45岁的时候,还拿下了MBA传播管理学硕士。
![]()
图片
外界发现,林心如从来不是紫禁城里那个面对危机而毫无反抗之力的夏紫薇,她自己也说:“如果我真那么柔弱,你们早看不到我了。”
这些年,“还珠三美”各自经历各自的巅峰和低谷,而今,“小燕子”境遇扑朔迷离,“金锁”还在颠沛流离中,“紫薇”的口碑惨遭滑铁卢。
只是有些危机会釜底抽薪,陨灭从前,也截断后路;而有些危机伤筋动骨,反噬自身,但尚留补救的余地和重启的机会。
林心如的人生危机属于后者,她的应对方式是,“隐藏我这个人”,“用作品说话”。
![]()
图片
一切还未结束
《华灯初上》的编剧杜政哲是台湾“坚持原创故事的少数派之一”,林心如告诉他,自己“想演一个离我生活很远的不曾尝试过的故事和角色,比如说欢场上的人生”。
两人在几番商量后,决定以酒店小姐的人生,来还原1988年的台北“条通文化”。
上世纪80年代,大湾区经济起飞,当时很多日本企业将坐标地选在了台湾,后来就形成了流行一时的日式酒店。
“日式酒店有其自成一派的风格,里面的小姐都蛮有内涵,要会日文、陪客人聊天、了解日本的时事,要会打高尔夫球、插花……”
作为制作人,林心如将故事的背景置身在这样的日式酒店里,因为在她看来,“如果能做到让别人看剧‘好想吃中国的麻辣火锅’就非常成功”,因为“我们一直在接受别人的输出,但自己输出的非常少”。
出于这样还原自己熟悉文化的心理,《华灯初上》的故事、场景、风格复古而又别具风味。
![]()
图片
而为了塑造好“妈妈桑”这一群体,她去酒馆观察她们言行举止,还在练习了无数次的手指夹烟后,学会了抽烟。
这份用心终于获得了市场的回响,剧集播出后,豆瓣8.1的高分与金钟奖11项提名,印证了《华灯初上》作为年度爆款的特别存在。
遗憾的是,口碑收视双赢的《华灯初上》,最终颗粒无收。
这样的爆冷结局,似乎照应了里面的一句台词:“人生就像酒馆里的酒,有苦有甜,喝下去才知道滋味。”
这句读来很寻常的台词,又恰似林心如的转型之路,从台前到幕后,人生的百般注解,终被她沉淀为杯中物,万千滋味,她都一饮而尽。
华灯初上,帷幕重启。而林心如,一个深谙运筹自己人生大局的人,会持续构筑自己的演艺版图。
因为,一切都还没有结束,一切都在进行时,这便是独属于林心如的“美人心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