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双方通过相识相知,加深了解,双方父母认同,就进入订婚阶段,一般情况,结婚是水到渠成了,只是时间问题。现在的农村,订婚仪式和结婚仪式间隔很近。一般也就是间隔一到两个月时间吧。除非有特殊情况。
这种现象背后的问题是,在举行订婚仪式环节上,男方要有不少的投入,设宴款待双方亲友、拿部分彩礼、买五金(首饰)、给女方家人买礼品、举行仪式等等,而现在的婚姻变数越来越大,有的是一夜之间说分手就分手,所以,现在订婚仪式结束后,媒人就程序般向女方提出结婚的日期,一般女方也理解男方心情,也不想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痛快答应。
记得很多年以前,有个订婚的,那时候是在家设宴,头天晚上定好的厨师、忙活人,第二天早晨这些人去了,主家却闭门不出,原因是女方和别人私奔了,一直当笑话传了多年。现在,这种情况时间长了更难避免。所以,订婚和结婚都安排的很近。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这句话中可以了解,媒人是自古有之。这除了封建思想,男女青年接触机会少,家长也不便于直接交谈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需求,有需求,就会有中间人。我对媒人的认识就是成人之美,善莫大焉。
至于有些招待,也是男方分内之事,表示一下心意应该属于合情合理,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人发展成为婚姻中介,有关部门界定了组织职责、经营氛围、收费标准等规范。
媒人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市场,并且形成一定的群体,他们不挂牌,组织松散,时聚时散,一人有业务,就拉进同组织的共同参与,其目的是互通有无,共同谋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