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项科研资金1亿元!首届医疗器械创新转化“铁三角”生态建设大会在豫召开,合力打造全球医疗行业创新样板

0
分享至

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河南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联合体主办的“首届医疗器械创新转化铁三角生态建设大会暨科技部—驼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奖第十七届评审活动”在河南长垣成功举办。大会以“协同创新 转化赋能 共建生态”为主题,汇聚医疗机构、高校院所,以及科研学者等150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共同探讨医疗器械创新转化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动以“医院+高校+企业”协同为核心的创新转化新生态全面崛起。





百家机构携手共建,凝聚生态建设合力

大会汇聚全国百家知名医院、数十家高校院所、数十家创新型企业,共同达成并联合签署了《医疗器械创新转化铁三角生态建设倡议》。这一共识性文件的形成,标志着“铁三角”协同创新模式获得了业界更广泛的认同与响应,为生态建设注入了更强的组织化动能。

在共识指引下,未来各方将共同探索“医院+高校+企业”创新转化铁三角模式,形成体系化、机制化的生态共建,破解“创新孤岛”和“转化断桥”难题,树立“耐用、医生爱用、患者信赖”的行业新标杆。通过“一家创新、百家验证、造福全球”的协同理念,共同构建引领未来的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加速中国医疗科技的全面崛起与转化应用。



专项资金强力驱动,夯实成果转化根基

为助推创新联合活动切实落地,驼人集团2025年度先后发布1.3亿元的专项横向课题资金,用于直接资助源于临床需求的联合研发项目。这笔专项资金的投入,旨在精准破解创新转化中的资金瓶颈,与旨在发现和激励创新的“驼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奖”形成“奖项引领+资金驱动”的双轮驱动格局,共同夯实创新生态的可持续根基。

在为创新思想买单的道路上,医疗器械创新转化铁三角生态平台致力于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创新项目提供从概念到落地的完整支持体系。而创新奖作为该平台构建的中坚力量,将坚守"让创新生根、助医者改变世界"的理念,助力更多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力量落地结果。



多方协同,共绘创新生态蓝图

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高体健在讲话中指出,本次大会是河南在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可控这一时代命题上交出的一份“河南答卷”,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他强调,“医院+高校+企业”构成的“铁三角”协同创新模式,正从机制上破解“创新孤岛”与“转化断桥”的行业难题,推动形成需求导向、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



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在致辞中表示,高校作为创新源头,必须主动打破校地校企壁垒,推动“科研种子”成长为“应用硕果”。他呼吁各方共同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耦合。



平台赋能,推动课题落地与成果转化

河南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联合体理事长、驼人集团创始人王国胜在致辞中分享了驼人三十年创新实践的深刻体会。他表示,正是源于对创新艰难与孤独的切身体会,驱动驼人完成了三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设立科技部驼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奖,连续十七届“为创新呐喊”;建设医学史博物馆及医疗器械博物馆,从历史中探寻创新规律;构建河南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联合体,打造汇聚117家医院、20所高校和36家企业的“创新命运共同体”。



“我们共同探索的‘医院+高校+企业’铁三角模式,就是要让医生的需求第一时间成为研发课题,让实验室成果以最快速度转化为救治生命的产品。”王国胜介绍,过去一年来,来自郑大一附院、上海交大医学院、西安交大一附院等合作医院的临床专家与工程师协同攻关,大幅推进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截至目前,已累计协助完成专利申报2000余项,成果转化600余项,转化收益超40亿元,期待更多临床专家和高校团队加入。

专科共建与奖项引领,夯实生态基础

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儿科、临床护理等8个专科创新联合体于11月2日召开扩大会议,重症、急诊、妇产等6个专科联合体启动筹备,脑血管病介入专科联合体同步揭牌。各联合体围绕临床需求、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开展组织化协作,进一步夯实“铁三角”模式在专科领域的实施基础。

同期举办的第十七届“驼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奖”评审活动共征集1632个项目,经958位专家多轮评审,127个项目入围终评。评审通过线上小程序实时打分并同步直播,确保流程公正透明。精准化智慧麻醉、数字化智能护理等7个方向的1等奖获奖项目分别获10万元奖金激励,以及技术、资金与资源等多方面赋能,助力创新成果快速落地。该奖项设立17年来,始终秉持“立足临床,聚焦真问题;赋能创新,驱动大发展”的理念。





驼人集团创始人、总裁,创新奖发起人王国胜表示:"本届奖项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到1632个创新项目,见证了中国医工结合的创新力量。作为科技部备案的社会力量设奖,我们始终秉持'为创新呐喊,为转化开路'的初心。本届奖项不仅评选出了一批具有明确临床价值与产业化前景的优秀项目,更搭建了一个连接'想法—样品—产品—商品'的转化桥梁。未来,我们将坚持'激励创新、加速转化、构建生态',深化'医院+高校+企业'的铁三角模式,推动创新成果落地,切实提升医疗器械临床创新转化率"。



筑巢引凤:从“河南实践”到“全国样本”,打造全球创新转化枢纽

据悉,为破解医疗器械领域“创新成果转化难”的共性瓶颈,驼人集团依托创新转化铁三角模式,打造“驼人医创谷”生态平台。2025年4月,郑州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成立,平台集成创意汇聚、概念验证、样品制作、检测注册、产业对接等全链条功能,为全球临床医生与创新团队提供"一站式"转化解决方案。驼人医创谷志在成为“全球临床创新成果转化第一站”,推动实现“全球创新,中国转化”的愿景。



王国胜在大会上发出三项诚挚邀请:共同做“创新生态的垦荒人”,将最前沿的课题、最优质的资源带到长垣;共同做“铁三角模式的合伙人”,驼人将全链条开放研发、检测、生产线等转化资源;共同做“中国医疗器械创新转化样板的缔造者”,打造响亮的“河南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模式”。

高体健在讲话中进一步提出,要推动“河南模式”成为国家医疗器械创新改革的试点,在科学监管、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方面开展更多先行先试,打造一个“立得住、叫得响”的国家级创新样板。

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处处长王锋表示,药监部门将持续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加强注册指导与服务,推动创新医疗器械加速上市,鼓励企业在研发早期实现“研审联动”,降低转化成本。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唯有打破机构壁垒,推动“政产学研医用”多方协同,才能实现医疗器械从“国产化”向“优质化、智能化、生态化”的全面升级,为中国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共识凝聚到平台建设,从资金投入到专科深耕,本次大会清晰勾勒出医疗器械创新由点及面、系统升级的新路径。通过以“创新转化铁三角”汇聚合力,驱动更多临床成果高效转化,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未来,驼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奖将持续完善创新转化体系,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华日报健康 incentive-icons
新华日报健康
让权威专业的健康信息触手可及
1975文章数 4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