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早春,日军第十六师团踏上了河南新乡的土地。东史郎——第二十联队的一名上等兵,在行军日记里记录下这段浸透血泪的见闻。
![]()
东史郎
风沙蔽日的乡间小道上,日军队伍在漫天黄尘中艰难前行。每个途经的村落,都能看见村民在村长带领下垂首恭迎,桌上摆着刚刚打上来的井水。由于担心中国军队在撤退时投毒,即便口干舌燥,没有一个日本兵敢触碰那些水碗。
就在进驻县城的第二天,一场意外打破了表面的平静。两名未携带武器的炮兵到附近村庄强征物资,在凌辱妇女时遭到村民反击。其中一人当场毙命,另一人衣衫不整地逃回驻地,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
日军的暴行
日军指挥部内,军官们就是否报复展开了激烈争论。中队长主张屠村焚庄,但联队长出于战略考虑否决了这个提议。他清醒地认识到,过度镇压只会激起更强烈的反抗。
自此,日军士兵再不敢轻易下乡滋扰,转而将目光投向城内的慰安场所。日本人经营的慰安所价格不菲,一次消费就要花去士兵近三分之一的月饷。而在城西的贫民区,还存在着另一种更为廉价的场所——被士兵们称为“暗寮”的地方。
![]()
日军的暴行
三月初的一个午后,东史郎与战友踏进了这片被战争摧残得支离破碎的区域。在一间低矮的土房里,他们见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灶房的地面上铺着发霉的麦秆,上面躺着一位面容枯槁的妇女。她的丈夫抱着年幼的孩子站在门边,脸上挤出卑微的笑容。
“让我们乐一下,行吗?”东史郎问道。
“行!行!”丈夫连声应和,忙不迭地让开通路。
经询问得知,这确实是一对夫妻,孩子也是他们的骨肉。在丈夫的注视下,妻子默默领着日本兵走向那片麦秆铺就的“床铺”。在这个被战争剥夺了一切尊严的家庭里,女性的身体成了换取生存的唯一资本。
东史郎在后续的观察中发现,这片贫民区里类似的“暗寮”比比皆是。有的是母女共同接客,有的甚至是祖孙三代都靠此维生。最终,他们因无法忍受那里的污秽与绝望而仓皇离去。
![]()
晚年的东史郎在忏悔
这段尘封的日记,不仅记录了战争对普通人性的摧残,更揭示了在极端环境下人类为生存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当活下去成为唯一奢望时,尊严成了最先被舍弃的奢侈品。这段历史见证的不仅是个体的悲剧,更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中国百姓共同的血泪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