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W.n
他是2024年的“最美中医”。
行医60余载,只开方不卖药,每天工作近10小时。
他就是李伯藩。
一副药方解决瘟疫,8味药治愈疑难杂症。
![]()
国家曾为他发放国务院特殊津贴,却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
李伯藩为何如此与众不同?
清晨诊室里的坚守身影
清晨 6 点的云南大理宾川县中医院,李伯藩的诊室早已亮起灯光。79 岁的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白大褂,袖口卷到小臂,正低头为排队患者搭脉。
诊桌前的搪瓷杯里泡着廉价的菊花茶,旁边堆着厚厚的病历本,每一本都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字迹工整得如同印刷体。
![]()
从清晨到日暮,他的手几乎没有离开过患者的手腕,偶尔起身倒杯水,目光也始终落在诊室外排队的人群上,生怕让患者多等一分钟。
2025 年 3 月的一个雨天,诊室外的走廊挤满了从各地赶来的患者,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母亲,还有坐着轮椅的重症患者。
李伯藩让助手在门口放了几把塑料椅,自己却站着接诊,直到中午 1 点才顾上吃午饭。简单的盒饭放在诊桌上,他扒拉两口就放下筷子,因为听到走廊里有患者咳嗽,担心对方病情加重,又匆匆回到诊位前。
![]()
8 味药背后的诊疗奇迹
李伯藩的药方从不复杂,却总能创造惊喜。2024 年夏天,宾川县突发流感疫情,当地医院病床告急,不少患者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的症状。
他连夜研究病例,结合当地气候与患者体质,开出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 8 味药材组成的 “清热防疫方”,并免费提供药方给当地药房,让患者凭处方抓药。
![]()
短短一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痊愈患者超过 300 人,这副药方后来还被纳入当地基层医疗机构的防疫参考方案。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治愈疑难杂症的案例。2025 年 1 月,来自湖南的张先生带着晚期肺癌诊断书找到李伯藩,当时他已无法正常进食,体重骤降 20 斤,多家医院都建议保守治疗。
李伯藩仔细查看 CT 报告,又反复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与既往病史,最终开出以黄芪、当归、白花蛇舌草为主的 8 味药方剂,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并调整作息。
![]()
三个月后,张先生复查时,肺部肿瘤明显缩小,不仅能正常吃饭,还能下地干农活,他特意带着家乡的腊肉赶到宾川,却被李伯藩婉言谢绝,只收下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
这样的故事在李伯藩的行医经历中屡见不鲜。2023 年,贵州的一位红斑狼疮患者,全身皮肤溃烂,四处求医无果,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他。
李伯藩根据 “扶正祛邪” 的中医理论,调整药方近十次,用 8 味常见药材搭配出适合患者的方剂,经过半年调理,患者的溃烂处逐渐愈合,如今已能正常上班。
![]()
他常说:“药材不在贵,对症最重要,医生的责任是治病,不是卖药。”
拒绝荣誉的医者初心
从医多年,李伯藩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却始终保持着低调与谦逊。
2022 年,国家为他发放国务院特殊津贴,这是对医务工作者的极高认可,他却在收到通知的当天就回函拒绝,理由是 “我的工资已经够生活,把津贴留给更需要的年轻医生”。
![]()
当地政府多次提出为他改善诊室环境,增加助手,他也婉言拒绝,只说 “现在的条件很好,患者来找我,图的是能看好病,不是诊室有多豪华”。
他的诊室里没有昂贵的仪器,只有一张旧诊桌、两把木椅和一个装满药材标本的玻璃柜。
患者来就诊,他从不收诊金,开的药方也都是常见药材,在普通药房就能买到,费用大多在几十元到一百元之间。
![]()
有患者过意不去,偷偷塞给他红包,他总是当场退回,还会严肃地说:“你把钱留着抓药,比给我更有用。”
2024 年,某医药公司想以高薪聘请他担任顾问,承诺每年给予百万年薪,还会为他建立个人工作室,他同样拒绝了。
他说:“我这辈子就想在诊室里给患者看病,要是去了公司,就没法全心全意照顾这些来找我的人了。”
![]()
薪火相传的医者使命
如今,李伯藩虽然年近八十,却依然坚持带教年轻医生。他的诊室里总有两三个年轻医生跟着学习,他会把自己的诊疗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从搭脉的力度到药方的加减,都耐心讲解。
他还会带着年轻医生下乡义诊,每到一个村子,都先了解当地村民的健康状况,再针对性地开展诊疗与健康宣教。
![]()
2025 年 4 月,他带着徒弟们去宾川县偏远的鸡足山镇义诊,那里山路崎岖,汽车无法直达,他们就背着药箱步行两小时。
在村里的小学,他为孩子们检查身体,教他们认识常见的草药,还捐赠了一批医用物资。一位跟着他学习三年的年轻医生说:“李老师不仅教我们怎么看病,更教我们怎么做人,他常说,医生心里要装着患者,才能把病看好。”
![]()
除了带教,李伯藩还整理了自己 60 余年的行医笔记,编写成《基层中医诊疗经验集》,免费发放给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
书中记录了他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药方与案例,还有他对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解,为年轻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
医者仁心的时代回响
18 年义诊路,李伯藩用行动诠释了 “医者仁心” 的真谛。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他没有耀眼的光环,却用朴素的言行,赢得了患者与同行的尊重。
从青春年少到满头白发,他始终站在诊室里,用一双温暖的手,为患者把脉问诊,用一张简单的药方,化解病痛的折磨。
![]()
在这个追求名利的时代,李伯藩的坚守如同一股清流,提醒着人们医者的初心与使命。
他用 60 余年的行医经历证明,真正的医生,不在于拥有多少荣誉与财富,而在于能否用自己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痛苦;真正的医者,不在于身处多么豪华的诊室,而在于能否把患者放在心里,用真诚与责任对待每一个生命。
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位老中医的个人历程,更是对 “大医精诚” 的最好诠释,这份坚守与热爱,将永远激励着更多医者前行。
云南日报:《“最美中医” 李伯藩:60 载行医路 仁心济苍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基层名老中医李伯藩的义诊坚守》
大理日报:《李伯藩:8 味药治大病 18 年义诊暖宾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