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3岁的许绍雄进入香港电视第一期艺员训练班。
他没有成为万众瞩目的主角,却选择了一条稳扎稳打的演艺道路。
从“Benz雄”到“欢喜哥”,他走过五十多年,把无数角色串联成一段段观众的记忆。
2025年10月28日,他因癌症引发多器官衰竭,在家人陪伴下安详离世,享年76岁。
消息传出那天,整个港圈都沉默了。
许绍雄出身显赫,祖籍广州。
许氏家族曾是当年的广州望族,祖先做盐商、有人为官、有人投身教育与文学,但他从未以此为傲。
他没走家族安排的路,而是选择进入艺员训练班,从零开始。
那个年代,拍戏辛苦、酬劳不高,但他愿意熬,因为喜欢。
他不是靠背景进入圈子,而是凭着耐性与真诚,一点一点被观众记住。
早期的许绍雄,既拍电影又演电视剧。
1974年他参演《鬼马双星》,正式踏入影视圈。
之后几十年,他出现在无数熟悉的剧集中——《射雕英雄传》里的朱聪,《新扎师妹》里的方钟Sir,《暗战》里的黄启法。他从未是主角,却次次都让人印象深刻。
他演的不是“配角”,是让故事完整的人。
![]()
2013年,他凭《My盛Lady》拿下TVB最佳男配角,那时他已经年过六十。
第二年,《使徒行者》里的“欢喜哥”让他成为全城热议的名字。
那个笑脸迎人、心思深沉的角色,彻底让他“封神”。
观众惊讶,一个陪衬半辈子的人,竟能把配角演到这种高度。
“欢喜哥”成了港剧里的经典,甚至一度成为某种象征——配角也能是戏的灵魂。
许绍雄曾在采访中说过:“做戏和人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配角有配角的好。”
他不去抢戏,也不抱怨命运给自己的角色不够光鲜。
相反,他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出现的镜头,哪怕只有三分钟,他也要让观众信服。
那份职业精神,是香港黄金年代演员的共同底色。
![]()
2025年10月27日,他病危入院,消息一出,圈内人纷纷赶到医院。
周润发、苗侨伟、戚美珍、佘诗曼、林峯……二十多位好友都去了。
28日凌晨,周润发手捧白菊,神情凝重。
佘诗曼面对媒体时几度哽咽。
这不是虚情假意的场面,而是真情流露。
因为在那个圈子里,许绍雄是公认的好人,大家愿意为他送行。
他曾调侃过自己,如果没进娱乐圈,而是接手家里的金铺生意,可能早就退休,生活无忧。
但他说自己不后悔。
“一个演员,能有几个角色让观众记住,就已经够了。”这是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五十多年的从业生涯,他塑造了两百多个角色,不管角色大小,他都尽力演到最好。
![]()
他的家庭生活很低调。
几年前女儿出嫁,婚宴来了大半个演艺圈。
有人说那场婚礼比台庆还热闹。
那一晚,老戏骨们齐聚一堂,气氛温暖又真挚。
有人感慨:“这就是人缘。”的确,许绍雄在圈中人缘极好。
他待人真诚,不端架子,从不仗老卖老。
年轻演员尊敬他,前辈朋友喜欢他。
那种亲和力,不是演出来的,是他做人方式的自然流露。
晚年他依旧忙碌。
明明身体不太好,他仍然频繁飞拍不同项目。
有人劝他早点休息,他笑说:“唔敢咁早退,唔知停低会变咩样。”
他害怕一旦停下来,自己会老得更快。
那份对工作的依恋,不是贪名利,而是一种习惯,一种生命的节奏。
![]()
2025年是港剧迷心碎的一年。
除了许绍雄,还有黎宣、段伟伦、周聪、唐佳、雪妮、方刚、谷峰——八位熟悉的面孔相继离开。
他们几乎贯穿了港剧的半个世纪,是那个时代的象征。
有人感叹,这是一个时代的谢幕。
那些老戏骨,一个个走了,而我们曾经熟悉的港剧,也渐渐淡出黄金时代的光芒。
回头看,这一代演员的共同特质,是“认真”。
许绍雄一辈子没当过大主角,却用几十年时间,让“配角”这个词变得有尊严。
他不需要戏份多,只要那个角色有存在的意义。
港剧的世界,因为有他这样的人,才完整。
每个被观众记住的镜头,背后都有他们无声的努力。
许绍雄从没想过要“成名”,但命运给了他一种更长久的存在方式——活在观众的记忆里。
![]()
如今,当屏幕上再播放《使徒行者》,那句“欢喜哥”出场的笑声,依然能让人瞬间穿越回过去。
那是属于一代观众的集体记忆。
也许,这就是演员最幸运的地方:人不在了,但角色还活着。
许绍雄的人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些不在聚光灯下,却默默撑起整个舞台的人。
“不是所有人都要当主角,认真演好角色,就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