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城方向作战中,乌军特种部队使用了“黑鹰”直升机,应当说这个事实本身就够一些网友疑惑了。
毕竟在公开报道中,西方国家并未在官方层面支援乌克兰“黑鹰”直升机,那么这款“世界名机”是怎么到了乌克兰手里?乌军手里具体又有多少架“黑鹰”?其服役和参战状况如何呢?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乌克兰手里的“黑鹰”直升机全部来自于民间渠道,目前已知的数量为3架。
第一架“黑鹰”直升机购自美国Ace Aeronautics(王牌航空)公司,其位于阿拉巴马州,是一家提供航电设备升级、实验性飞行测试、培训,以及维护、修理等服务的公司。
这个公司还从美国陆军中购买“黑鹰”直升机,并在重新喷漆和整备以满足客户要求规格后出售。
所以理论上讲,乌克兰可以从这个公司购得“黑鹰”直升机,而事实上乌方得到的第一架“黑鹰”直升机也确实如此。
![]()
这架“黑鹰”的绰号为“蓝色”,曾在美国陆军中服役,序列号为80-23455;转到Ace Aeronautics公司后,民事登记号N60FW。
美国方面的记录显示,该机最后一次在美境内飞行是在2022年11月28日,地点是佐治亚州上空。
此后该机可能经过一系列中转操作,被交付给了乌克兰。
乌克兰方面得到第一架“黑鹰”直升机后,也并未将其列入陆军航空兵序列,而是转给了布达诺夫的国防部情报总局。
乌国防部情报总局不仅负责字面意义上的情报侦察工作,该局本身拥有相当规模的特种作战部队、无人机部队,在俄乌战争中曾“屡出奇兵”,实施了破坏克里米亚大桥、突袭俄边境、猎杀俄军将官、持久性袭击克里米亚高价值目标等诸多行动,令俄方颇为头疼。
在布达诺夫主持的工作中,还有一项就是策划了2022年战争初期马里乌波尔之战时,使用直升机对亚速钢铁厂的补给任务(同时撤收重点人物和部分伤员)。
这次大胆的直升机任务,乌军总计往返七次,多数为双机编队,一次为四机编队。
![]()
其中五次任务完全成功,第五次和第七次各被击落了一架直升机,另有一架直升机在救援时被击毁。
总计10多架次的成功往返,使得马里乌波尔的乌守军得到了必要的通信和便携式导弹支援,也撤出了被围的部分关键人员;虽然折损了3架直升机,但总体被认为是成功的。
故而布达诺夫的国防部情报总局得以保有一支小规模的直升机队,型号主要是米-8和米-24,用于关键时刻的空突作战行动。
![]()
![]()
所以第一架“黑鹰”直升机到手后,乌国防部情报总局的特种部队立即进行了相应的机降训练,并在2023年2月公布了部分照片,自此外界得悉乌军已经开始拥有“黑鹰”直升机。
但是因为“黑鹰”直升机并非来自西方国家的官方渠道,民间渠道也不是随意就能到手,故而其机队规模的扩大并不容易。
外界得悉乌军拥有第二架“黑鹰”直升机是在2024年3月,其来源不详。
![]()
当时正值乌国防部情报总局主导对俄别尔哥罗德州边境突袭作战期间,布达诺夫再次大胆策划了直升机机降作战,使用“黑鹰”直升机、米8和米24,在俄国边境投放特种部队和俄籍“反贼”武装。
在此次行动中,乌军有一架直升机被击落,当时也被报道为是“黑鹰”,但其实不是。
这次作战是乌国防部情报总局的“黑鹰”直升机第一次执行敌前环境下的空突投放任务,但因为风险过大,所以后续乌军也不敢再贸然将“黑鹰”使用于前线,主要是在后方执行训练和其他任务。
2024年8月25日时,乌国防部情报总局所属的2架“黑鹰”直升机出现在了波兰上空,执行不明任务。
而在两天后,由捷克的民间志愿者组织筹款购买的“黑鹰”直升机到位,这项筹款活动名为“送给普京的礼物”,从2023年11月就开始了,筹款总额超过 7200万捷克克朗。
![]()
所以这架“黑鹰”直升机便使得乌国防部情报总局拥有的 “黑鹰”机队扩充到了3架,虽然此数也不算多,但 “黑鹰”本身确实好用,而且乌军对西式装备比较崇拜,因此对 “黑鹰”可以说视为“明珠”。
这一次大胆地将“明珠”使用于红军城前线,可以说是冒险性十足的“豪赌”!
当然以目前的战情来看,“黑鹰”倒是成功把人送进去了,但是运来的特种部队却被俄军无人机团灭,这也确实够闹心的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