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像包子这样的面食永远是我的最爱。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割舍不掉,尤其出门在外的时候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包子。包子是一种发面面食,它的外皮蓬松暄软,馅料丰富,让人怎么吃都吃不腻。
包子美味,但很多人都做不好。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蒸包子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死面”,就是包子皮像被烫过了一样,又干又硬,很难吃。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除了面没有发好,还有这个原因,很多人还不知道,难怪蒸的包子不松软不好吃。
那接下来我就分享大家一个蒸包子的做法,帮助大家解决包子有死面的问题,学会这样做,保证蒸出来的包子蓬松暄软超好吃,一起来看一下吧。蒸包子总有死面,包子皮像被烫过了一样?才知道,问题原来出在这。
【蒸包子】
食材:面粉、酵母粉、白糖、温水、韭菜、鸡蛋、粉条、食盐、胡椒粉、生抽、蚝油、油。做法步骤:
第一步:先来和面,500g的面粉加上5g酵母粉和10g白糖,白糖可以促进发酵,然后倒入250g左右的温水,边倒边搅拌,搅成没有干粉的面絮之后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团,和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放到温暖的地方发酵至原来的2倍大。
![]()
第二步:然后我们来调馅,粉条提前泡软,切碎;鸡蛋打散,倒到油锅里炒熟炒碎,然后关火晾凉备用;韭菜摘洗干净,切碎,放到一个盆子里,先加上适量的植物油拌匀,锁住水分,防止韭菜出水,然后加入鸡蛋碎和粉条,加适量的食盐、胡椒粉、生抽、蚝油调味,搅匀即可。
![]()
第三步:醒发好的面团再次揉匀,排出里面的空气,然后搓成长条,分成小剂子,擀成包子皮,包入适量的馅料,包起来,包好的包子不要着急上锅蒸,二次醒发20分钟,醒发至包子体积明显变大,拿起来轻飘飘的,就说明醒发好了。
![]()
第四步:醒发好的包子凉水上锅蒸,蒸至上汽之后继续大火蒸20分钟左右,然后关火再焖5分钟即可出锅。
![]()
为什么蒸出来的包子馒头是死皮的?
★常见用蒸包子的发酵情况有大致3种:
酵母粉 并不是化学物质,它是通过其中的酵母菌在面团中增殖,产生气体来进行发酵的,因为其使用简单、干净卫生、容易保存、发酵相对可控等优点而倍受欢迎,算是目前家庭常用的选择。 老面发酵 同样是其中的酵母菌起发酵作用,不同点就是老面里面还会有乳酸菌、片球菌等其他微生物,所以老面发酵会有酸味,需要额外揉碱面进去中和掉酸味。虽然碱面会破坏一些营养物质,但是对于吃惯了这个味道的人来说,老面配碱面才是面食“该有”的味道,不过现在已经很少会用老面发酵来蒸包子了。 泡打粉 虽然也能让面团膨胀起来,但是它严格来讲并不能算是发酵。泡发粉自身的酸碱物质遇水会发生化学变化,通过这个化学变化产生气体来让面团膨胀。所以从营养的角度来说泡打粉算是三者中比较差的,但是它胜在高效快捷,不像酵母和老面那么依赖温度和时间,一般情况下家庭制作是很少使用的,就算用也只是加一点点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而已。
【一】发酵有问题会导致包子死面
虽然题目说了“面发的好”,但这是一个主观判断,既然包子最后已经蒸成了死面的,所以这个“面发的好”的判断很有可能是错误的。由于发酵是一件受环境影响很大的事情,所以发酵的程度难以用一个规定的时间作为衡量,一般我们推荐用以下方法判断面团是不是发酵好了:
目测面团膨胀到大约2倍大左右算是一个初步标准;在面团上戳个洞,这个洞不回弹,洞的周围不塌陷,算是精准一些的标准; 将面团撕开,能看到里面密集的孔洞结构,面团拉扯之间富有弹性,算是进一步的判断标准。
基本以上三点就可以简单地判断一个面团是不是发酵好了,面团发酵不足或者发酵过度,都是有可能导致包子蒸出来好像死面一样的。如果面团发酵过度,已经开始有点塌陷了,那么可以另取一部分面粉和成一个新的小面团,跟发酵过度面团揉合在一起,以此来弥补面团损失的筋性。
【二】揉面饧面错误会导致包子死面
蒸包子的面团同样是要经过揉面饧面的,而且如果要想暄软有嚼劲,基本都是要揉两次饧两次的。
初次揉面 1:第一次揉面的目的是为了让面、水和酵母充分的、均匀的融合在一起,这样后续的发酵才能进行的充分而均匀,所以至少需要将面团揉至盆光、手光、面团光的程度。 初次饧发 2:这就无需多言了,就是我们上一条所说的发酵过程和判断标准。 二次揉面 3:判断面团已经发酵好了,我们需要将其进行揉面排气的操作。因为面团在发酵的时候其内部充满了气体,面团的筋性已经处于一种接近极限的状态,需要揉面让多余气体排出,让面团恢复到最佳弹性。如果少了这一步就直接包包子,那么在蒸制的时候面团就会很快超出膨胀的极限,然后会失去储气能力,变得好像死面一样憋下去。 二次饧发 4:揉面排气之后就可以包包子了,揉面排气是为了恢复弹性,之后我们还需要一点时间让面皮内部重新产生一些气体,如此才能在蒸制受热的时候膨胀起来。而一般情况下包子其实可以不用特意二次饧发,因为我们包馅的时间就足够包子缓慢饧发重新产生气体了,但是如果包的包子很少,或者是很多人一起包,效率很快,那么还是静置醒发10到15分钟左右再蒸。 判断标准是: 包子的外观明显的稍微变大了一点,拿起来的手感比刚包好的时候略显轻盈就可以了
其他可能会导致包子死面的小细节
⑴开水上锅蒸火力过猛
蒸包子其实冷水上锅和开水上锅都可以,但一般还是建议冷水上锅开始蒸。首先温度逐渐升高可以让包子皮相对缓慢的、充分地受热膨胀,如果水开之后再上锅,水蒸气重新凝结会释放大量的热,这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让包子最外层皮被烫熟,进而束缚、影响包子皮继续膨胀松软。
⑵老面发酵搋碱太多
前文我们提到过老面发酵是需要加碱面来中和酸味的,这个搋碱的操作一般都是在发面之后进行的。万一碱面加的太多了,包子皮同样会变成好像死面一样的状态,而且会伴随着质地坚硬、颜色发黄的情况。
⑶包子馅太油了
馅料确实是肥润一些比较香,但是如果馅料太过油腻了,包子皮就会出现被油浸润的情况,这基本上就很难蒸的蓬松柔软了。
⑷锅中水量过多
这比较常出现在初次蒸包子的时候,锅里加水太多会让水沸腾翻滚的时候喷溅到包子,或者是将屉布溅湿,如此一来包子就变成“烫面”的了,也就蓬松不起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