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脚下,野猪刚吃完最后一片玉米地,无人机嗡一声划破夜空,不到两分钟,地上躺了六头,干净利落得像个段子。
![]()
可这事真细想有点瘆:猪越来越少,果子却啃得更狠。
![]()
宝鸡农民老梁今年少赔了两亩玉米,却多了三亩被掏空的猕猴桃地——野猪学精了,知道无人机不炸树下,干脆改夜宵套餐。
最新实验的二代无人机确实狠,92%的识别率,人眼都难分的黑影它能叫出“家猪/野猪”。
但中科院一测,成年猪少了,小猪崽也跟着掉秤12%。
少猪≠解决问题,倒像把麻烦推迟几年再还。
![]()
三省刚拉了群,准备搞联合航线。
陕甘川边界今后统一呼叫,野猪跑四川吃,四川无人机撵回甘肃,听着跟踢皮球似的。
可踢的毕竟是活物,不是皮球,皮球不会越踢越饿、越饿越聪明。
更闹心的在后面。
![]()
有人已经告到法院,说“减少痛苦”原则不能光给人看。
高空射杀听起来潇洒,可子弹从天上掉下来打穿脊梁,痛苦没少几分。
案子刚立,后面排队还有动保、律师、蹭流量的短视频团队。
至于那俩掉下来的无人机,摔在核桃林,离村小学不到300米。
![]()
人没伤是运气,下次呢?
最现实的尴尬:处理方式。
一头猪得烧掉280块,钱不多,架不住量大。
区块链溯源听着高级,查了一下,就是扫码看猪从哪来、到哪去,跟外卖追踪一个水平,多了点仪式感的安慰。
![]()
隔壁四川平武搞了个土办法:放嗨曲、激光灯,再丢几块玉米在山那头,野猪吃饱就不下山。
效果41%,成本零头。
跟无人机比,像用广场舞治失眠,听着不洋气,居然能让人睡到天亮。
问题搁这儿了:技术是电锯,生态是藤蔓,藤缠树树缠藤,一锯子下去两边都冒火星。
![]()
真想停损,得有人给藤蔓松松绑,补生态,补农民,补野猪的肚子。
缺哪一环,都绕回“更多猪、更多无人机”的死结。
老梁这两天琢磨,明年猕猴桃套铁丝网,网外头再放点音乐。
问他怕不怕猪学新歌,他嘿嘿一笑:猪学新歌前,我得先学会不破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