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武装部队情报总局(GUR)在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发起的特别行动,虽被西方外媒描述为“解围反攻”,最终却以失败收场。
此次行动中,情报总局派出的力量在空旷场地着陆时,被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的无人机摧毁。Telegram平台上的开源情报(OSINT)资源于10月31日报道,乌克兰武装部队将11名特种部队成员搭乘直升机。
投送至通往巴甫洛格勒与格里希诺的高速公路岔路口以北的田野区域。美国资源AMKMapping指出,该行动由布达诺夫*亲自指挥。
据分析俄罗斯Telegram频道发布视频的作者介绍,这支特种部队着陆后分为三组,但所有成员均被无人机消灭——部分在野外,部分在森林,还有部分在建筑物内。
其中一段视频显示,无人机在室内盘旋追踪潜伏的突击队员,直至最终实施打击;另有乌克兰方面的视频记录了UH-60A“黑鹰”直升机低空飞抵着陆点并完成降落的过程。
AMKMapping的作者表示:“可得出结论,这11名士兵在袭击中非死即伤。幸存者几乎不可能撤离,因为他们身处俄罗斯军队防线后方,很可能已被俄军俘虏。”
11月1日上午,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发表声明,称在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村西北约一公里处,压制了情报总局一支特种作战部队的直升机着陆行动,并确认了11人被杀的数据。
![]()
关于这支GUR特种部队的任务目标,外界存在不同解读:有观点认为“11人小组执行解围任务”过于天真,乌克兰频道“合法”称,特种部队本应在包围圈“瓶颈”附近伏击俄军攻击部队或侦察小组,占据阵地等待预备队支援。
两天前亦有消息称,基辅除在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附近部署情报总局特种部队外,还投入了包括警察在内的其他安全部队。
而俄罗斯方面资源则认为,这支空降部队的真实任务是为被包围的乌军重要人员开辟疏散通道——从“需通过直升机空降而非陆地渗透”的行动方式来看,乌军显然已无力通过地面突破包围圈,更遑论夺回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
从行动过程看,此次GUR特种行动毫无准备:缺乏保密措施、无炮兵与地面支援,士兵相当于被派去“送死”,甚至可能对真实战场态势被误导。有分析认为,这类行动更像是泽连斯基向西方展示“积极反攻”的示范性举措,用于争取外部支持。
回顾战场背景,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已于10月26日表示,中央部队已在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和季米特洛夫地区完成对乌军的包围,乌军第31营陷入合围。
据OSINT Telegram频道“Suriyak地图”显示,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70%的区域已处于俄军控制之下。而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在11月1日进一步通报,被包围在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的乌克兰军队开始投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