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发展欧洲市场,不在当地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冉冉上升的新星,也会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2023年,沈威廉带着自己的羽绒服品牌Raxxy第一次到欧洲做秀展,一位意大利操盘手这样告诉他。
“时尚的风向标在欧洲,我觉得必须要到那里去,但得给出一个理由,为什么要买我们的东西?”一个初创不久的设计师品牌在兼顾国内市场的同时,是否要考虑全球化?不少主理人和沈威廉有着相似的心路。
过去20年,中国独立设计赶上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尤其是近十年涌现了众多具有商业号召力的设计师品牌,从中生代的王汁、王海震、张卉山、周祥宇,到年轻一代的陈安琪、王逢陈、裘淑婷、周睿等,他们凝聚成为中国时尚行业的重要分支。
![]()
![]()
但整个行业严重内卷并重塑的当下,一个新品牌拥有好创意、好设计已远远不够,越来越同质化的风格表达和营销包装,也让市场的期待值开始降低。
2026春夏上海时装周,时堂showroom的订货情况显示,“买手采购的意愿和预算不足。整个独立设计师品牌的生态,经历了从预定制到预定+现货,再到品牌铺货联营的多种合作方式的混搭。设计师品牌的价格带也相较前几年,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捂紧口袋的买手们在各大订货会上手机直播在线测款,成为本季的“标配”场景。
消费需求收缩,试错成本变高,设计师品牌处境尴尬——它们需要时间成长,浮躁的市场却失去了耐心。去年,曾在全国开出6家门店的明星设计师品牌CALVINLUO停业,此前它的年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
设计师品牌依然是一门小众生意,海外市场不只是生存空间,也是立足行业的基础。不过,回归商业本质,出海并非本土经验的嫁接,所谓的设计情怀也没那么重要,而是一套创意、文化、叙事的再造。
寻求更多机会
尽管女装赛道拥有最成熟的消费人群,但价格内卷对创业者并不友好。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的女装公司,几乎全线营收下滑。如何错位竞争,在大众市场之外建立辨识度,是每一个设计师品牌的长期课题。
比盟可睐(Moncler)还高的定价,是沈威廉认为“难而正确的事情”。“价位越低竞争者越多,在营销方面付出越多,还不一定有用,所以我们想做高端。”从2020年的第一季开始,Raxxy就用艺术化的手法让羽绒服变得先锋起来。这些大廓形、色彩鲜艳的服装,通常拥有特殊的立体感,远看仿佛像素游戏。
![]()
比如,从剪纸工艺受到启发,设计师将多层布料叠放,需要哪个颜色,就把上面几层剪掉,“这种剪法也和传统手工艺中的剪纸连接起来,破坏即创造”。相比材料端、供应链的创新,强烈的造型感表达更直观,在品牌营销上更具传播力。“我想用中国设计的创造力,抢盟可睐、加拿大鹅的市场份额。”沈威廉表示。
随着Raxxy的国潮羽绒服出现在杂志大片、明星私服中,去欧洲办秀被提上日程。2023年,它进入米兰时装周官方日程,开始接触欧洲的投资方和合作伙伴。不久前的2026春夏巴黎时装周期间,它在“老佛爷”卡尔·拉格斐的故居发布最新系列。“这季秋冬是我们真正商业化的第一个系列,进入全球19个国家的80多家买手店销售,羽绒服均价2000到3000欧元。”沈威廉说。
做秀、showroom展示、订单跟进,似乎是设计师品牌撬动市场的必经之路。但他认为,品牌实现国际化的一个要点是新技术加艺术化的表达,“真正推动品牌达成全球化商业呈现的,恰恰是因为市场需要这样的创新”。
收购、注资、合作、代工……随着中国资本深入全球时尚格局,来自中国的设计师品牌也从中受益,获得更多发展机会。Angel Chen创始人陈安琪认为,中国设计师正逐步打破“符号搬运”的局限,通过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内涵,激活非遗工艺,推动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
跨界联名、主题快闪往往是打造海外影响力的第一步,通过一个迷你系列实现创意延展到商业落地。今年初,“Visa创作者计划”带着四位合作设计师——陈序之、YAYI CHEN ZHOU、龚力、郭一然天的新春作品,在伦敦哈罗德百货限时展售,这个由“蕾虎”打造的快闪空间也同步呈现了UMA WANG、HEYAN、SAMUEL GUI YANG等多个中国设计师品牌的限定单品,帮助它们建立海外认知。
要离市场更近
欧美拥有深厚的时尚产业基础,消费群体稳定而成熟,对品牌有着较高认知。新入场的品牌需要在短时间内建立形象和定位,无疑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现在来看一些非常火的品牌,比如The Row,前期主要在买手店的体系中证明自己,然后慢慢独立开店,今天我们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沈威廉的目标很明确,Raxxy的主要市场和买家都在欧洲,因此先后入驻了英国的哈罗德百货、法国的乐蓬马歇百货、意大利的10 Corso Como等,“一定从最核心、最具代表性的买手店开始”。
目前,Raxxy与一家意大利家族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即将成立合资公司,负责欧洲地区的销售。“我们出海到欧洲,价格会有一定上涨,因为拓展全球市场,涉及非常多的费用,需要有足够的成本预算,来覆盖各个环节的平摊,甚至支撑你在奢侈品商场里开设专柜,这些都来自品牌溢价。”沈威廉说道。
最重要的秋冬订货季来临,Raxxy增加了打样工人,对服装细节一一打磨,比如订货时拉链用的YKK,实际大货升级为瑞士Riri拉链,成本相差十倍。在沈威廉看来,第一个商业化系列如果顺利,那么第二季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今天我们入驻这些买手店和百货,能建立合作,我们已经成功了,下一季它们会在全球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无论是进入买手店还是回归线下开店,设计师品牌的核心,始终是以创意设计拉近与市场的距离。
![]()
参加今年6月在佛罗伦萨举办的Pitti Uomo男装展,让帽饰品牌宀(音同“棉”)的出海计划更清晰了。短短几天,有买手店发来邀约,也有人提出宝贵建议。“我们2020年启动,前期的产品语言不够聚焦,需要一个试错过程,应该关注品牌建设,而不是款式多少,想要面面俱到。”宀主理人王思恩表示。
宀是最初的房屋象形字,“这个字代表房子和家,建筑语言是互通的,比如中国的藻井和欧洲的穹顶,希望借助这个符号能讲述我们东方的故事”。通过将榫卯、斗拱、藻井等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帽饰设计,宀获得了本季上海时装周商业潜质品牌推荐。
目前宀在杭州灵隐拥有一个展示空间,“我们的定位一直是走出去。”王思恩说,他前几年去了米兰看场地,因为种种原因而搁置,“随时都在关注,如果有合适的位置,成本符合预期”。提到未来计划,他认为,欧洲是时尚高地,之后可能再去试水美国市场,“当下更看重构建品牌,回收利润还在第二步”。
出海是资本、供应链、营销与人才共同支撑的长期工程。近年四大时装周见证了中国品牌的出海热潮。策划过众多品牌出海项目的知名时尚博主徐峰立发现,本季巴黎时装周上中国时尚品牌的存在感显著提升。“直观地感受到品牌做高溢价长期出海的决心,从‘零星出现’到‘集群亮相’,绝非热闹。背后是中国品牌从产品输出到文化与设计、审美输出的结构性进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