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早点睡。
![]()
![]()
凌晨一点,这条消息同时出现在五个女生的置顶聊天里,备注分别是“客户A”“客户B”“客户C”……微信分组叫“勿晒圈”。
别笑,这是上周闺蜜小聚的真实截图。
男生是她们共同的朋友,表面温柔、买单爽快,礼物从不重样:YSL口红、Jo Malone香水、星巴克卡,单价永远卡在300-800元之间,像被算法算过。
心理学新研究把这群人起了个名——“标准化花心”。2023年《人际关系》期刊盯了2000个男生,发现68%的“多线操作者”会同时用5种以上亲密称呼,比专情男高出42%。
更狠的是,他们平均藏3.7个“仅聊天”联系人,朋友圈分组可见玩得比微商还溜。
你以为他忙?
不,他在“低成本持有”。
情感机构2024年报告说,82%的海王每周只联系2-3次,刚好吊住你,却不用投入太多。
吃饭、唱K、密室逃脱,月花1500封顶,买房?
不存在的。
比起2020年,这种“短消费长暧昧”策略涨了27%,通胀都没它快。
数字时代,隐藏功能成了护身符。
微信“仅聊天”、抖音小号、微博“好友圈”……78%的25-35岁花心男把社交软件玩成地下城。
女生以为他不爱晒,其实人家把每一条动态都精准投放,像信息流广告。
更离谱的是礼物经济学。
![]()
大数据扒了去年消费记录:73%的海王选“零门槛”标品——口红、香水、公仔,不用知道尺码,不用登记身份,转手还能送下一任。
只有12%肯买需要实名登记的贵重物品,真·抠门式浪漫。
脑科学也出来补刀:习惯性劈腿的男生,前额叶皮层活跃度低23%,说人话就是“冲动刹车片”磨损严重;多巴胺只跟“新刺激”来电,长期共情回路像被水泥封住。
翻译成日常:你说“我感冒了”,他回“多喝热水”,转头给另一个她点外卖送药,时间管理大师。
所以别光盯“晚安宝宝”,把以下五条一起打分,命中率瞬间拉高:
1. 嘴甜但回避实质承诺,聊未来就“现在挺好”。
2. 消费走“低投入高频次”,月花1500封顶。
3. 社交账号层层分组,手机倒扣是常态。
4. 礼物永远标准化,色号都不带换。
5. 你emo时他消失,你开心他秒回——情绪价值按需供给。
单中一条未必是海,三条以上基本坐实。
别急着翻手机,先问自己:你要的是“被记得”,还是“被收藏”?
最后,把研究里最扎心的一句话送给还在自欺的人:
“花心不是多情,是把感情做成流量生意,而你只是日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