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因为俄方高层宣称包围1万多乌军,并下令于11月中旬之前攻占波克罗夫斯克,这个一年多来战况最激烈的战场再度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但是,相关报道千头万绪且纷杂零乱,各个平台碎片化信息层出不穷,有的毫无依据,有的捕风捉影,不要说普通网友,即便许多像我这样长期评介俄乌战争资讯的人,都有一头雾水之感。
今天凌晨4点左右,我坐在医院病房里,以病床为桌,以倒放的杌子为椅,花了近4个小时,查看俄乌双方消息,梳理世界一流大媒的报道,整理出了截至北京时间今天凌晨6点波克罗夫斯克的战况与局势,向读友们汇报如下。
一、波克罗夫斯克的战略意义。
它位于顿涅茨克州境内,战前有6万居民,截至10月29日,仍有1256名居民没有离开。它是乌克兰东部最后一道主要弧形防线的交通枢纽,本是乌军连接多个城市并提供军事后勤补给的中心,但从2024年底开始,乌军就不再将它作为后勤中心来使用了,因此战略价值大幅降低。
但它对俄军的意义比较大:控制了波克罗夫斯克,将为其向北夹击哈尔科夫打开门户。
下图中我画的白色线圈内就是这个多灾多难的城市。
![]()
当然,现在这个战场之所以重要,更多的是因为政治原因:Putin想以此向川普证明俄军有能力攻占顿涅茨克,让川普向乌方施压,逼迫乌军接受俄方所谓的“和平”条件。
我可以打赌,一旦俄军全面占领波克罗夫斯克,川普就会公开要求乌克兰割地求和。
二、俄乌及国际媒体关于战场局势的说法。
俄罗斯官方及亲俄媒体称俄军已利用巨大的兵力优势(8:1)完成了对波克罗夫斯克的包围,乌军开始成批投降,俄军胜利在望。
乌方承认该城“局势艰难”,但称包围是俄方的虚假宣传,并表示乌军正在改善战术,让俄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由于记者实际上无法进入战区,因此国际媒体的报道主要基于俄乌方双方所发布包括视频在内的消息,以及卫星图像等——当然,还有一些内部信息和情报分析。
国际媒体的说法是:俄军推进缓慢但在持续,乌军面临被包围风险,但并未崩溃。
俄军的战术是,在城市外围采取钳形攻势,再通过3-10人不等的小股突击队,携带轻武器徒步5-15公里从南部渗透入城。
突击队入城后并不急于战斗,而是迅速寻找掩蔽场所躲藏起来,等人数聚集到一定数量后再出来伏击乌军、破坏乌军的防御设施。
下面是我对波克罗夫斯克市一角鸟瞰视频做的截图,俄军小股突击队步行钻进城区后,随处可藏,乌军既防备不了,也很难清剿——那将付出重大的人员伤亡代价。
![]()
总结:占整个城市约1/5的城市南部在俄军的控制之下,其余部分为灰色地带,主要以乌兵为主,但俄军渗透部队到处乱窜。
在城市西北部,俄军钳形攻势之间仍有约15公里宽的空白地带,乌克兰军队的进出和后勤物资供给都从这里通过。但是俄军一边用火炮和无人机进攻轰炸,另一方面也开始向这个地带渗透,目的是切断城内乌军的补给和撤退通道,逼迫他们投降。
Deepstate认为,未来几天的局势,关键在于乌方的增援和天气情况。
三、布达洛夫的奇袭
北京时间10月31日15时至18时,乌克兰国防情报局(HUR)局长布达洛夫亲自监督指挥了一场“特种兵行动”,整个过程堪称乌克兰军队继“蜘蛛网”行动之后创造的一个新奇迹。
综合路透社、BBC、纽约时报、经济学人及其他开源消息,整个奇袭行动过程如下——
10月28日,泽连斯基与西尔斯基会晤后作出了采取了“特种兵行动”的决定。
第二天,HUR的特种部队“布达洛夫猎鹰”小组和第7快速反应军团及其他军种的成员共同组成了10-20人的“精英特种兵”小组,配备了夜视仪、自杀式无人机和便携式防空系统,开始往顿涅茨克后方斯拉维扬斯克附近的基地集结,该基地在波克罗夫斯克西北方向约50-100公里处。
31日,这支“精英特种兵”小组乘坐3架美国黑鹰直升机,以10-12米的高度低空飞行,前往波克罗夫斯克城西北部郊外工业区的“灰色地带”。
北京时间当天15时左右,直升机开始在一个家具厂附近的空地上降落,整个降落过程持续了15-30分钟。布达洛夫本人则在附近的临时指挥所指挥行动。
下图中右边的黑衣人就是布达洛夫。
![]()
第一架黑鹰直升机降落后,11名全副武装的特种兵快速下机,成扇形散开,跑向300米外的加油站;第二架飞机降落后,又有10-15人下机。
所有战士都按照事先制订的计划前往各自的目标地点执行任务:剿灭渗透到该地区的俄兵,然后建立临时火力点。
16-17时,“精英特种兵”进入灰色地带,开始攻击俄军小型阵地并歼灭11名俄兵。布达洛夫命令作战人员迅速推进到工业区,目的是打通城市与后方之间的后勤补给线。
18时左右,行动结束。
俄方发布消息称,俄军发射了3架自杀式无人机,其中2架击中散开奔跑的人群,另1架击中一栋乌军特种兵藏身的建筑物。
俄方宣称:击落一架黑鹰直升机,打死11名乌军特种兵,并嘲笑布达洛夫没有亲自上前线。
截至北京时间11月1日上午6时,乌方视频显示“精英特种兵”的行动目标已经实现,相关地区有乌军临时阵地、火力点,HUR确认局势“成功稳定”。
![]()
俄方则称乌方特种兵全军覆灭,黑鹰直升机也被遗弃在现场,俄媒嘲笑此次行动为乌方的“自杀任务”。
独立机构的评价是:激烈交火,乌军小幅改善战术,但没有打破包围。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称黑鹰直升机的降落地点在波克罗夫斯克城南部俄方渗透部队防线的后方,袭击了俄方的补给站、通信枢纽和指挥所,并在撤离之前伏击了俄军车队,在道路上埋设地雷,还通过焚烧燃料和弹药库破坏了莫斯科的后勤保障。
《基辅邮报》评论此次行动时说:对俄军前沿指挥阵地的打击扰乱了俄军的作战行动,并在激烈的战斗中减轻了乌克兰阵地的压力。这次大胆的直接行动向俄军表明,从今以后,再也没有所谓的“安全”后方了。
目前,并没针对此次行动的进一步准确的消息。我本人认为,上述两种说法中,第一种可信度更高。
我认为,此次行动本身也可以证明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的防守压力很大,行动目的是为了改善乌军的防御形势,避免俄军切断后勤通道,确保至少在11月中前俄军没有更大进展。
我间接得到一位刚刚从前线轮换到后方的乌军士兵的话,他说的战友们现在都还在波克罗夫斯克,他很担心他们撤不出来。
也许,波克罗夫斯克真的快失守了。不过,现在失守除了给川普一个借口,在战略上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