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一条,您或您的家人就陷进了“死循环”!
原创 李万卿
![]()
先讲一个故事。
某年某月某日,一个记者碰见一个放羊娃,展开了一番对话:
记者:你在干啥?
娃:放羊。
记者:你放羊为了啥?
放羊娃:卖钱。
记者:卖了钱干啥?
放羊娃:娶媳妇。
记者:娶媳妇为了啥?
放羊娃:生娃。
记者:为啥生娃?
放羊娃:放羊......
假如,记者和“放羊娃”的对话继续下去,无非是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放羊——卖钱——娶媳妇——生娃——放羊......
我敢说,不少人会嘲笑那个“放羊娃”。
想不到的是,嘲笑“放羊娃”的人,极可能也活成了“放羊娃”的样子。
只不过,“放羊娃”是放羊,而你是在打螺丝罢了。
小时候,父母丢下我们去打工,我们成了“留守儿童”。
长大后,我们丢下父母去打工,父母变成“空巢老人”。
我们打工挣了钱,娶了媳妇生了娃,又把娃扔给父母,继续出去打工。
娃长大了,毕业了,也打工......
人这一辈子,为找个睡觉的地方,却一辈子睡不好觉;为代步车,却让自己停在原地;为了存点钱,钱没存多少,把快乐弄没了。
这TM就是个死循环。
也有人说,这是“底层思维”。
其实,很像老子的逻辑:大成若缺。
缺——成——大成。
这也是一个循环,但不是“死循环”,有辩证统一,否定之否定。就像植物的过程:种子——发芽——生长——衰落——种子......
但是,有一个疑问:种子还是原来的种子么?
再举个例子,也是“循环”。
几年前被查处的汕尾市烟草专卖局陈文铸,至少有22名亲戚集中分布在烟草局,有胞弟、堂弟、表弟、妻弟,有堂妹、表妹、妻妹,有表兄,有连襟(妻子的姐夫),还有弟媳的亲叔叔......
某地铁路部门刊发一篇题为《一家三代出了21个铁路人》的文章,文中主人公以及其爷爷、姥爷、父母、大姨、舅舅都在铁路部门工作,一家三代一共出了21个铁路人。
江西的周劼因显摆、炫富、炫关系,曾火过一阵子。
周劼他爹、他妈、他大伯、他二伯、他三伯都在交通系统任职。
2016年,中央巡视组对中国工商银行巡视时发现,总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统内工作。
再如,一个县城中,无非几百个科级干部,某些家族能占十几、几十个“席位”。
这让我想起冯军旗的《中县干部》,一个县城的利益关系,最“牢不可破”的,就是家族+政治+圈子的关系。
这种“家族”不仅“中县”有,全国许多县城都存在,即使积年老吏、行将就木,也要占着茅池,挖着墙角,罩着家族的子侄孙辈。
我国古代,皇室为了保持血统的“正统性”和“纯净性”,就近亲通婚。
但是,生出的傻儿子,很快就“国将不国”。
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表哥表妹上花轿、进洞房,生出败家的傻公子。
这正是:黄鼠狼生老鼠,一窝不如一窝。
这种“循环”的“种子”,都变种了,变成了“坏种”。
只不过,“放羊娃”和“打工族”的“死循环”,是“代际繁殖”,干净。
某些国企的“死循环”,是“近亲繁殖”,龌龊!
但是,都是“死循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