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赵萌萌)10月30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委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自今年11月10日起,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为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间隔6个月)。
为何选择13岁作为接种节点?接种后还需要做宫颈癌筛查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消除宫颈癌专家组成员乔友林给出了权威解读。
![]()
2025年9月6日,北京启动初一在校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图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HPV疫苗最佳免疫年龄段是9~14岁,核心原因在于‘性行为开始前’。”乔友林强调,引起宫颈癌的HPV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有性行为的人群终身感染累积几率高达85%~90%,只有在未暴露于病毒前接种,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疫苗保护效能。
《柳叶刀》一项长达13年的研究显示:12~13岁接种者预防宫颈癌的有效率达87%,预防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的有效率高达97%;而16~18岁接种者,这两项数据仅为34%和39%,年龄差距带来的保护效果差异显著。
乔友林指出,13岁左右女孩免疫系统应答更敏感,且尚未暴露于HPV感染风险,此时接种能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防护效益,同时契合我国社会文化接受度,是科学与国情兼顾的最优选择。
“HPV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安全性有充分保障。”乔友林表示,HPV疫苗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仅含病毒外壳蛋白形成的“假病毒颗粒”,不含病毒遗传物质DNA,无毒无感染性。接种后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局部刺激症状,这是蛋白类疫苗的正常反应,不存在其他严重副作用。
随着接种人群扩大,宫颈癌防控将进入“疫苗后时代”,筛查策略也可相应优化。乔友林建议,未来筛查间隔可从目前的3~5年拉长至5~8年,既能降低社会成本,又能通过精准监测守住健康防线。
但乔友林特别强调,疫苗绝非“免筛金牌”。从宫颈癌三级防控体系来看,接种疫苗属于一级防控,筛查属于二级防控,诊治与康复管理属于三级防控,三者缺一不可。“现有的疫苗包括九价疫苗,也无法覆盖所有高危型HPV,且仍有未被鉴定的高危型别存在。无论接种何种疫苗,定期筛查仍是二级防控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