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王大妈,最近总觉得小腿有些浮肿,还常常隐隐作痛。她一直以为只是年纪大了、走路多了导致的腿部疲劳,忙得连医院也没去。直到儿子小李实在不放心,强行拉着她去做了一个体检。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医生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王阿姨,这些腿部表现,可千万别忽视,尤其您的肺部有异常,需要进一步筛查!”家人们难以置信:腿部问题怎么会和肺癌扯上关系?
![]()
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医保数据和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都显示,约有75%的肺癌患者首次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而他们中不少人在确诊前下肢早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究竟,双腿会释放哪些“求救信号”?
肺癌真的会一查就是晚期吗?尤其第2个迹象,多数人都没当回事。肺部健康的隐藏危机,也许正潜伏在你我身边。
肺癌在我国始终高居癌症发病和死亡榜首。据《2019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每年新发肺癌病例超78万,死亡人数达63万。令人遗憾的是,受深部组织、神经分布等影响,肺部肿瘤早期极易“潜伏”不被察觉。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在无明显呼吸道症状的肺癌患者中,有接近17%在确诊前出现了四肢末端症状,尤以下肢为主。为什么肺癌会先影响到双腿?
医学上,这被称为“类癌综合征”或“副肿瘤综合征”。当肺部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产生的化学因子、抗体、炎性介质可通过血液影响身体多个系统。下肢血液循环慢、易肿胀,是“受害区”之一。
此外,肿瘤对血液粘稠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对老年或活动减少者危害尤甚。这意味着:不少时候,腿部异常其实是身体最早做出的报警,只是大多数人没能识别出来。
不明原因下肢浮肿、乏力
不少肺癌患者在早期会有“走两步就觉腿憋、鞋袜勒痕明显不散”的浮肿体验。并非所有浮肿都等于心脏或肾脏出了问题,肿瘤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血浆蛋白下降,均可能让下肢莫名肿胀。
据《中华肿瘤杂志》2021年统计,约有11.8%晚期肺癌患者以四肢浮肿为首发症状,特别是老年女性。如果排除了其他系统性原因,这类“两腿沉重感”一定要警觉。
小腿及踝部疼痛、酸胀,经常性抽筋
临床数据显示,部分肺癌患者由于瘤体分泌激素样物质、引发电解质紊乱,极易诱发腿部抽筋或持续酸痛。北京协和医院一项纳入320例确诊肺癌患者的分析发现,有7.2%的人在诊断前三个月内反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下肢酸痛、夜间抽筋。
![]()
尤其是伴随活动耐力下降、单侧肢体为主者,须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这是不少肺癌相关并发症的首发表现。
下肢皮肤温度异常、色泽发紫或持续发凉
这种现象不是普通“冻脚”。肿瘤影响下,机体末梢血流降低,容易导致下肢皮肤温度下降甚至变色。特别是踝部、足背皮肤暗紫、冰凉,即便暖气房中也难以缓解。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发现,肺癌患者合并末端循环障碍的比例可达14%,远高于同龄其他疾病人群。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每一种表现单独出现,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肺癌。但如果近期出现多种下肢异常,且短期内未能自行缓解,尤其合并慢性咳嗽、声音嘶哑、体重骤减等症状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早就医排查。
![]()
警觉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
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出现无法解释的下肢浮肿、酸痛、冰凉等变化,都不要一味归咎于“老毛病”“缺钙”“落枕”之类常见说法。建议及时记录症状和变化时间,并主动向医生说明细节。临床发现,能主动上报异常的患者,早期准确诊断率能提升28%以上。
合理定期筛查,尤其高危人群
有吸烟史、长期接触油烟、64岁以上等肺癌高发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LDCT)检查,筛查灵敏度可达87%。家族有癌症史者尤其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每年春秋两季体检更有利于早发现、早处理。
![]()
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多重风险
规律作息、不吸烟、营养均衡、适量运动,都是保护“肺”和“腿”的基础工程。研究证实,中老年女性坚持每周三次快走或骑行,5年内肺癌发病风险下降19.4%。同时,糖尿病、高血脂、慢性心肺疾病患者更应做好慢病管理,避免风险“叠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