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杜什・克巴图这名埃塞俄比亚籍的儿童性犯罪者,终于在周三早上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说起来这事挺魔幻的,他本来该被英国移民拘留中心接手,结果先从切姆斯福德监狱“意外放假”了两天,最后还是警方追了一圈才抓回来送走。
![]()
克巴图来英国的路子不算新鲜,今年6月29号,他坐着小船穿过英吉利海峡过来的,之后被安排住在埃塞克斯郡埃平镇的贝尔酒店。
本来以为是寻求庇护的流程,没想到他抵英才8天就开始作案——先是在埃平镇中心,对一个正和朋友吃披萨的14岁女孩说露骨的话,转天又性侵了一名女性,还试图强吻对方,更巧的是,他还偶遇了前一天被他骚扰的14岁女孩,又想强吻人家。
这连续作案的胆子,真不知道是哪来的。
![]()
犯了这些事,克巴图没跑掉,今年九月被判了12个月监禁,还加了个驱逐令。
有意思的是,他自己在庭审时就说想被驱逐,没想到后来会以“误释”这种离谱的方式先“自由”几天。
按计划,周五早上他该被转移到移民拘留中心,结果切姆斯福德监狱直接把他放出去了。
有个送货司机在监狱门口看得清清楚楚,克巴图在一个半小时里来回跑了好几次,想回监狱却都被拦在门外。
![]()
他跟狱警说自己该被驱逐,结果狱警让他往市中心走,后来找警方,警方又指他去火车站。
本来想觉得这只是个小疏漏,后来发现这流程错得离谱——相当于把一个该管控的罪犯,直接指了条“逃跑路线”。
好在警方没彻底放着不管,周日早上在伦敦北部的芬斯伯里公园把他抓了回来。
误释背后:“人为失误”四个字,能平息公众的不满吗?
![]()
克巴图被抓后,英国内政部总算行动了,周二晚上把他送上飞往埃塞俄比亚的航班,周三早上确认他抵达。
内政大臣沙巴娜・马哈茂德还出来道歉,说上周的失误本不该发生,也感谢警方和公众警惕。
但这话听着有点空,毕竟失误已经造成了,恐慌也扩散开了。
司法大臣戴维・拉米说这事是“人为失误”,先把一个负责释放流程的经理停职了。
![]()
光停一个人够吗?我查了下,过去一年英国监狱类似的“不当释放”也有十来起,大多最后就是停职调查,真能改了流程漏洞才怪。
切姆斯福德选区的议员玛丽・戈德曼说得挺实在,她觉得这事儿严重伤了公众信任,民众该知道到底为啥会出这么大错,不能就这么糊弄过去。
更别说民众的反应了,事件曝光后,不少人觉得英国监狱系统根本管不住人,对政府管控危险罪犯的能力也没了信心。
![]()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了,去年伯明翰监狱也误释过一个暴力抢劫犯,那罪犯在逃时还又犯了案,两次事凑一起,大家对司法系统的信任能不跌吗?戈德曼还强调,就算克巴图被驱逐了,也不能当之前失误的借口,公共安全受威胁这事,绝不能接受。
从“驱逐令”到实际送走:英国移民管控,到底卡在哪了?
克巴图这事能闹这么大,不光是监狱误释,还跟他“乘小船抵英”的背景有关。
![]()
现在英国好多非法移民都是坐小船过英吉利海峡来的,今年上半年就有一万八千多人,不少被安置在城镇酒店里,当地人本来就有意见,这下出了克巴图这档子事,矛盾更炸了——埃平镇酒店外直接闹了骚乱,极右翼和反种族主义的人还起了冲突,后来英格兰、威尔士这些地方的酒店外,也跟着出现抗议。
而且英国的驱逐令执行起来也挺费劲,克巴图九月就拿到驱逐令了,到十一月才真送走。
并非只有他这样,好多非法移民的驱逐令最后都没执行,要么是身份没核实完,要么是对方国家不收,这不等于白下令吗?如此看来,英国在非法移民管控上的无力,早有苗头,克巴图事件只是把这问题摆到了明面上。
![]()
克巴图被驱逐是好事,至少英国街道能安全点。
但这事暴露的症结没解决啊——监狱流程有漏洞、移民管控效率低、公众信任下滑,光靠处理一个经理、抓回一个罪犯,下次该出问题还是会出。
毫无疑问,英国要是不真刀真枪改改这些系统毛病,怕是很难再让民众相信他们能管好安全这事。
毕竟信任这东西,破坏容易,重建可就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