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空中力量格局迎来历史性转折!多家美媒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空军现役战机总数已达2018架,首次超越美国空军的1808架,超出对手210架。这是自1949年中国空军成立76年来,战机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标志着美军自冷战结束后独霸天空的时代彻底终结。
![]()
中国空军的崛起绝非“纸面数字游戏”。其机队结构呈现“年轻化、高端化”特征:四代半战机规模突破900架,成为全球最大的四代半机群,远超美军同类机型(约226架)3.5倍以上。
歼-10系列(750架)、歼-11系列(450架)、歼-16系列(350架)构成主力梯队,而歼-20隐身战机已部署300余架,五大战区全面列装,最新舰载隐身战机歼-35也已进入量产阶段,未来将与歼-20形成“高低搭配”的隐形打击体系。
而美国的空军却因“老龄化的飞机”与“产能的瓶颈”两方面的困扰,走到了十分为难的境地。随着F-15C/D的平均机龄高达30-37年、F-16的机群普遍超过32年,长期的机体老化也使得这两种主力战机的事故频发,已成空军的“头号隐患”。
尽管刚刚接收的F-35A的战机也因软件的多处缺陷和零部件的严重短缺,目前其战备率也仅仅只有51.5%,远远未能达到应有的实战的要求。
![]()
可谓美军的空中补充困境更为严峻,其未来十年的战机退役计划就高达1400多架老旧的战机,而此时的年采购量却不足百架,其退役的速度可谓远远大于了补充的速度,达到了4.5倍的高出之处。
基于近几年的美中军机的飞速增驻,美智库的新报告也逐步揭示了美中军机的长期发展趋势:按此趋势,到2035年美军战机的规模可能缩水至1300架,而中国将突破2300架,美中两国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但随着中国的战略性新兴装备的逐步装配部队,尤其是歼-20、055等一系列的战略性先进战机的下线,中国的空中战力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全面超越美国,而这也将成为美军在近期的所能“承受”的压倒性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中国的战机制造技术的逐步成熟,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将脉动的生产线模式推向更高的层次,如目前的歼-20的年产量就已经稳定在100-120架的水平,而将来甚至有望进一步将其推向年产200架的新的高度。
![]()
但令人意外的,尽管全球的F-35产能已达年产150余架,但美国的自用份额却仅占了不到一半,但随着F-22的生产线彻底关闭,六代机的研发进程也已明显滞后,美军想通过一厢情愿的“挤牙膏”式的采购就能一举追赶中国的空中主力,无异于一场天方夜谭。
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新一代的接班人不断成长成熟之际,尤其是近年来我们所说的“量变”就更是如此,其背后更是我们作战体系的代际跨越和从传统的“质变”向“量变”的转变。借助“A锁B射C导”的战略新思路,中国成功将地面雷达、战机与预警机等各类作战平台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出来,从而实现了对敌的超视距的联合打击。
歼-20S双座版已能指挥6架无人机组成“忠诚僚机”编队,搭配射程200公里的霹雳-15导弹,形成500公里外“发现即摧毁”的杀伤链。而美军E-3预警机老化,E-7项目推进缓慢,战场感知能力逐渐被反超。
![]()
不过中国空军仍有短板待补。空中加油机数量不足50架,仅为美军(510架)的10%;运输机规模289架,也远低于美国的918架,这意味着中国尚未形成全球投送能力,远程战略打击仍依赖轰-6系列,与美军B-2、B-52等战略轰炸机存在差距。
美国《防务一号》直言,美军想在未来十年内追上中国“已无可能”。这场空中力量的逆转,不仅是战机数量的较量,更是工业产能、技术迭代与战略意志的全面比拼。西太平洋的天空,从此换了新主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